1. 我国拥有哪些海洋生态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1990年生物多样性专家把我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个全球最丰富国家的第8位。在北半球国家中,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如下。
1.物种高度丰富 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2.特有属、种繁多 我国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 3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57%以上。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约占19%。尤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等等。
3.区系起源古老 由于中生代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在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如松杉类植物,世界现存7个科中,我国有6个科。动物中的大熊猫、白鳍豚、羚羊、扬子鳄、大鲵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 我国有数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很早就对自然环境中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培植繁育,因而我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例如,我国有经济树种1 000种以上。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有地方品种50 000个;是大豆的故乡,有地方品种20 000个;有药用植物11 000多种等等。
5.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 我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之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气候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物群落包括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在北方,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向西依次更替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和极旱荒漠;在南方,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江南丘陵)和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云贵高原)在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
生态多样性(ecological diversity)是诸如物种,景观元和HLZ生态系统等研究对象丰富性和空间分布均一性的综合。生态多样性这一概念包含HLZ(Holdridge life zone)生太极龙多样性,景观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物种景观元等研究对象丰富性和空间分布均一性的综合,包含了空间尺度因素信息。
2. 我国拥有的海洋生态系统主要包括
不包括池塘。
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
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包括河口、海湾、
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深海、上升流等。
3. 我国拥有哪些海洋生态环境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地271处,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1个沿海省(区、市)(详情见今日本报4版),总面积达12.4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106处。保护对象涵盖了珊瑚礁、红树林、滨海湿地、海湾、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中华白海豚、斑海豹、海龟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
4. 我国拥有哪些海洋生态资源
您好,海洋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水流、潮汐、海底地形、沉积物和化学物质等。以下是海洋中常见的一些元素:
1. 水生生物:海洋中有大量的动物和植物生物,包括鱼类、海藻、珊瑚、海绵、海洋哺乳动物等。
2. 水流和潮汐:海洋中存在着各种规模的水流和潮汐,包括洋流、暖流、冷流、潮汐流等。这些水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3. 海底地形: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海底地形,包括海岸线、大陆架、海山、海沟、海脊等。这些地形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沉积物:海洋中存在着各种沉积物,包括沙、泥、砾石、珊瑚礁、海洋淤泥等。这些沉积物对海洋地质和生物学过程有影响。
5. 化学物质:海洋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包括盐、氧气、二氧化碳、硅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这些化学物质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元素,海洋中还包括海浪、海风、海水温度、海洋污染、海洋资源等。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广阔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资源。
5. 我国拥有哪几个海洋生态
1、我国拥有海洋生态系统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和深海生态系统。
2、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
3、上升流生态系统:在上升流海域由特定的生物及周围的环境构成,食物链较短、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
4、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的覆盖面积,为近30%的海洋鱼类提供了生活的家园。
5、深海生态系统:深海中缺乏阳光,静水压力大,形成黑暗、低温和高压的环境。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深海生态系统中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没有植食性动物,只有碎食性和肉食性动物、异养微生物和少量滤食性动物。人类已发现的深海生态系统包括:深海海山生态系统、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深渊生态系统、海底火山生态系统和海底湖泊生态系统等。
6. 我国拥有的海洋生态系
1红树林海洋生态系统 分布在海南、广东和福建沿海,以海南岛最为丰富,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2珊瑚礁海洋生态系统 主要类型有岸礁、堡礁、环礁和台礁。
3海岸湿地海洋生态系统 在海岸地带,地表水常难以下渗,排水能力又差,使地表水汇集停滞,为沼泽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4上升流海洋生态系统 海水运动具有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一个地方的海水流走了,相邻海区的海水会流来补充,这样就产生了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和垂直之分,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7. 我国拥有哪些海洋生态优势
海洋环境指地球上广大连续的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资源宝库。
海洋环境问题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
8. 我国拥有什么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因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9. 我国拥有哪些海洋生态系统
中国海洋事业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海洋功能按开发内容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依据主体功能,将海洋空间分为四类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针对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和优化的海域。重点开发区域指的是对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较为重要、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限制开发区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而禁止开发区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禁止开发区域的管制原则是,对海洋自然保护区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实施分类管理;对领海基点所在地实施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擅自移动领海基点标志。
对于海洋自然保护区,目前国家级的有34个,总面积约1.94万平方公里。《规划》中明确,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不能建设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工程,涉及保护区的航道、管线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需要经过严格论证才能实施,甚至保护区内的科研,所考察的路线也要合理。目前,我国已公布94个领海基点。
10. 我国拥有有哪些海洋生态系统
从地理位置来分,一是我国拥有太平洋生态系统,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生态;二是我国拥有印度洋生态系统,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西南部地区生态;三是我国拥有大西洋生态系统,大西洋主要影响我国西北生态系统,由于受乌拉尔山脉限制,其影响范围不大且影响力小;四是我国拥有北冰洋生态系统,北冰洋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生态。
11. 我国拥有什么海洋生态
1、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盐沼生态系统。盐沼是受周期性潮汐运动影响,覆盖有草本植物的滨海或岛屿边缘区域的滩涂。
3、海草床生态系统。海草床是中、低纬度海域潮间带中、下区和低潮线以下数米乃至数十米浅水区海生显花植物(海草)和草栖动物繁茂的平坦软相地带。
4、海藻场生态系统。沿岸潮间带下区和潮下带水深30米以内,浅硬质底区的大型底栖藻类与其他海洋生物群落共同构成的一种典型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冷温带以及部分热带和亚热带海岸。
5、珊瑚礁生态系统。由活珊瑚、死亡珊瑚的骨骼及其它礁区生物共同堆积组成的聚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