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会有大地震吗知乎
答:根据已有历史记录和现有地理条件,广西北海发生大海啸的性相对较低。
解释:海啸是由于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山体滑坡等原因引发的大规模海浪。广西北海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虽然位于南海沿岸,但地震活动相对较少,火山活动极少。此外,南海海域的地震活动频率和强度相对较低,导致大海啸发生的性也相对较低。
拓展内容:要想预防和应对海啸这类自然灾害,提前建立科学预警系统和教育公众如何应对这类洪灾至关重要。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居民,应了解周边地理环境特点和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同时学会如何在遇到海啸等灾害时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和紧急救援措施。
2. 地球上的海洋会消失吗
根据研究发现,很多海洋区域的海底并非都是坚固密实的地壳,特别是在某些海底的地壳俯冲地带,比如目前已知的地球最深海域“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这里的地壳就非常的松散,再加上地震出现得也很频繁的话,那么这里的地壳也就很容易裂开,一旦地壳裂开,那么海水就会顺着这条裂缝流入地下,进入地壳后或继续渗入地幔,从而导致海水流失。
3. 海里会地震吗
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海底火山喷发的溶岩表层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却,有如挤牙膏状,但内部仍是高热状态。海底火山产生的岩浆约占全年总量的75%。
绝大部分海底火山位于构造板块运动的附近区域,被称为中洋脊。尽管多数海底火山位于深海,但是也有一些位于浅水区域,在喷发时会向空中喷出物质。在海底火山附近的热气喷发口,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全世界的活火山有500多座,其中在海底的近70座,即海底活火山约占全世界活火山数量的1/8。海底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和太平洋周边区域。大洋中脊的海底火山。大洋中脊在大洋中部,是屹立于洋底的大型山脉。它是海洋板块的生长点,是新洋壳产生的地带。大样板块物质从这里通过岩浆喷溢的形式不断产生,并向两侧朝大陆方向缓慢移动,也逐渐固化和变老。 大洋中脊是地壳最活动的地带,当熔融岩浆经过地幔沿着裂谷喷溢,就产生海底火山爆发。熔融岩浆冷却后就在洋脊裂谷两侧出现新火山。
海底火山
的分布相当广泛,大洋底散布的许多圆锥山都是它们的杰作,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山体都是圆锥形状。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底火山约2万多座,太平洋就拥有一半以上。这些火山中有的已经衰老死亡,有的正处在年轻活跃时期,有的则在休眠,不定什么时候苏醒又“东山再起”。现有的活火山,除少量零散在大洋盆外,绝大部分在岛弧、中央海岭的断裂带上,呈带状分布,统称海底火山带。太平洋周围的地震火山,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80%。海底火山,死的也好,活的也好,统称为海山。海山的个头有大有小,一二公里高的小海山最多,超过5公里高的海山就少得多了,露出海面的海山(海岛)更是屈指可数了。
4. 海洋会发生地震吗
地震时陆地上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摇晃,在水中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因为地震时有一个震源中心,发生地震时有横波和纵波,横波来袭时只是物体上下摇动,最关键使物体倒塌的是纵波,因为它可以使物体左右摇摆.当你在水中时,因为水是液体,分子的结构并没有固体那样的紧密,所以在水中自己是感觉不到纵波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存在的.
5. 海洋里会不会有地震?
海南发生过大地震,所以还是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的。海南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南端,历史上1605年曾发生海口塔市7.5级地震,海南岛及近海平均几十年发生一次中强地震,但华南的地震强度与频度比我国台湾、西部和华北地区要弱。盘点海南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一、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山塔市7.5级地震二、1969年12月17日陵水东南海域5.1级地震三、1969年12月20日陵水东南海域5.2级地震四、1982年1月25日崖县西北部扎南4.0级地震五、1992年至1995年东方近海震群六、1994年12月31日北部湾6.1级地震1995年1月10日北部湾6.2地震七、1999年5月17日万宁4.9级地震八、2001年9月7日陵水4.0级地震
6. 海洋会有大地震吗知乎视频
“海底浊流是大陆坡附近的重力流,对海底建筑物的破坏很大,还可能通过引发大规模海底滑坡而引起海啸,但不会引起地震。”
--------------------------------------分割线-------------------------------------------------
海底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在暴风浪、地震以及海底滑坡等因素的诱发下发生崩塌,能够迅速与海水混合形成泥沙混杂的海底“泥石流”,科学家将其称为海底浊流。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陆地上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常常会冲毁交通设施、掩埋建筑,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同样,在海底也存在着“海底滑坡”与“泥石流”的现象,它们也是危害巨大的海洋地质灾害。
在海底,特别是斜坡地形上,那些尚未固结的松软沉积物或破裂的岩石,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沿斜坡中的滑脱面发生滑动而形成海底滑坡。与陆地上的滑坡相比,由于海水的浮力和海水在滑脱面上的润滑作用,大大减小了滑脱面上的摩擦力,使得海底滑坡更容易发生,甚至在坡度很小(0.1°)的海底也可能发生。通常情况下,海底滑坡一旦发生,其规模要比陆地滑坡大得多。曾经在靠近肯尼亚的海底发生的一次海底滑坡,把约1.8万平方千米的沉积物搬运到别处,滑坡体滑动的距离达800千米,扫过面积超过30万平方千米。另外,台风、风暴潮和地震等也是诱发海底滑坡的重要因素。海底滑坡还会诱发海啸,进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1998年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由海底滑坡导致的海啸,掀起了15米高的巨浪,席卷了20千米范围内的海岸地区,造成2200多人死亡。
海底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在暴风浪、地震以及海底滑坡等因素的诱发下发生崩塌,能够迅速与海水混合形成泥沙混杂的海底“泥石流”,科学家将其称为海底浊流。浊流是一种载有大量悬浮固体颗粒而又十分浑浊的高密度水流,其悬浮物质包括沙、粉沙和泥,有时还携带砾石。由于浊流的密度很大,在重力驱动下成束状或面状顺坡向下流动,流速可以超过20米/秒,在平缓地带会堆积成扇形的“浊积扇”。浊流多发生于大陆边缘地区,是将陆源物质由浅海输送到深海的重要机制。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密度,因此能以极快的流速和动能沿着大陆坡下滑,其巨大的能量对海底具有极强的侵蚀和破坏作用,可拉断海底的光缆,切割陆坡形成陡峭的峡谷,并形成特有的冲刷痕、沟痕和槽痕等。
海底滑坡和浊流属于危害较大的海洋地质灾害,会对海下工程及钻井平台、海底铺设的输油管道和海底电缆等造成损害。因此,应当对其危害及预防引起足够的重视。
7. 海洋发生地震什么样子
会 由于地震很有可能放出很多含硫气体 海里的鱼也不能幸免 还有很多比较敏感的鱼类可能死于地震时产生的波,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
8. 海洋地震会引发海啸吗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海啸出现垂直断层,深度小于20-50公里,震级大于6。5级条件发生;海水压缩性小,受到地震作用,水体以同等规模的形式传递能量。
海啸波进入大陆架浅海,深度变浅,能量更为集中,波高增大,出现10-20米波高的海啸。滨海区域,海啸波使海水发生陡涨,像水墙,伴着巨响,瞬时侵入,又迅速退去;先退后涨,反复多次,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印尼海底地震是太平洋、印度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互相碰撞的造成的海啸波,影响到印度洋沿海,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并非所有的地震引发海啸,引发海啸的必须是垂直运动的海底地震,震级大于6级。 5级以上,深度小于20--50公里。据统计,海洋发生的地震能造成海啸的只占4%左右。
海上飓风、台风等气候也能引发海啸,为风暴海啸,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汕头市牛田洋海域受台风侵袭,正逢大潮,引发风暴海啸,浪高10米,造成万人死亡的结局。 有地理因素:广东省沿海地区有漏斗形的地形,牛田洋与珠江口就是这种地形,易加速大气和洋流漩涡,导致风暴海啸。
滨海沿岸的山崩、曾引发海啸,1702年,有明海域山崩引发海啸,波高达50米左右,造成15000人左右死亡的结局。
1964的安克雷奇市南部沿海地带的悬崖滑入太平洋引发海啸,浪高70米。
水下核爆炸引发海啸,在瞬间释放能量,使海水剧烈振荡产生海啸。规模与核爆炸释放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海啸也越大。
美国在各个海洋中都有核导弹的核潜艇。核武器是引发海啸的隐患。核爆炸引起的海啸是局部的,影响范围有限。
9. 海洋会发生什么
巨浪可引起海上船舶倾覆、折断和触礁,摧毁海上平台,对海上运输和施工、渔业捕捞、海上军事活动等带来很大的灾害。
巨浪可摧毁沿海的堤岸、海塘、码头、海水养殖设施等各类海工建筑物。
海浪对沿岸工程设施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二次巨浪来袭可能会破坏整个港口的设施。据测量,近岸浪对海岸的压力,可达到每平方米30~50吨。据记载,在一次大风暴中,巨浪曾把1370吨重的混凝土块移动了10米,20吨的重物也被它从4米深的海底抛到了岸上。巨浪冲击海岸能激起60-70米高的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