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海洋动植物的知识
经过几十年来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 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水域海洋生物种数的分布趋势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种类较多,而黄海、渤海的种类较少.物种约占世界物种总数的10%,数量占50%根据最新的调查资料,分布在我国滩涂上的海洋生物种类共有1580多种.其中以软体动物(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贝类)最多,有513种,其次是海藻358种,甲壳类(主要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虾、蟹)308种,其他类群种类很少.我国沿海滩涂生物的种数与海域生物一样,也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
2. 关于海洋动植物的知识点
虎鲸和大白鲨都算得上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然而非要比较它们谁更强一些的话,当然是虎鲸。首先,虎鲸是海洋哺乳动物,鲨鱼是软骨鱼类,体型尺寸相近的情况下,它们的骨骼结构和身体构造差异就决定了虎鲸的运动能力是要高于大白鲨的。
这里说的并不是单纯的最高游速比拼,而是综合运动能力。
虎鲸游动的时候是上下摆尾的,而鲨鱼是左右摆尾。然而,虎鲸也可以左右扭动身体啊!大白鲨,你上下弯曲身体给大家看一个啊。
更不要说虎鲸的呼吸器官是肺(肺的效率远远高于鱼鳃)。
再加上虎鲸的智商、社会性、有语言、会用声纳定位、基于鲸群的知识传承体系等等,大白鲨啊,那真就是一盘菜了。
几乎所有被人类观察到的虎鲸攻击大白鲨事件中,虎鲸采用的几乎都是同一种战术,从一侧咬住大白鲨鳍根,把大白鲨给翻成肚皮朝上的状态。
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这是虎鲸这个海洋霸(黑)主(帮)对付大白鲨的标准操(殴)作(打)流程。
因为大白鲨一旦被翻过来,会有一段时间进入一种叫“强直静止”的状态,失去游动的能力,只能漂在那里任人宰割。
然后么,虎鲸甚至会只挑大白鲨的肝脏吃掉就扑腾扑腾地游走了……澳大利亚还是哪里的,曾经有一个地方,经济产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观鲨业。
有一次,当地一条大白鲨咬死了一只幼年的小虎鲸,结果那个地区的虎鲸对整片海域的大白鲨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以至于大白鲨在当地海域销声匿迹了很久,导致当地观鲨业遭到了沉重打击233333……所以啊,咱们这些人类看着大白鲨凶得很,在虎鲸面前,它真就是一盘菜啊。
3. 关于海洋动物植物的知识
1、海蜘蛛原文: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有一只高一米的海蜘蛛,斜着眼注视我,就要向我身上扑来。虽然我的潜水衣相当厚重,可以保护我不会被它咬伤,但我也不能不害怕,不能不颤抖。
2、植虫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原文:海产植物虽然已经放弃了这些变为贫瘠的土地,但数量很多的动物、植虫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仍然到处皆是。
3、水獭原文:倒下来的是一只很好看的水獭,一只水兽,它可能是住在海中的唯一的四足兽了。
4. 关于海洋动植物的资料
藻类植物:红藻的种类丰富,藻体为玫瑰红或紫红色,褐藻的形态为扁平的带状。
海草:根系极其发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够保护海底的生物。而且海草和多数陆生植物相似,都需要充足的阳光,否则植株很难在海里生长。
红树林:一种生活在海里的树种,生长高度由周围的环境来决定,一般最高可达五米
5. 关于海洋的植物与动物的知识
海里有很多的植物,目前发现最普遍的就是藻类植物,它有很多的种类,如绿藻、红藻、褐藻,褐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带。
还有,生长在海滩的红树林以及海里的海草,红树林有时可生长到5米,具有绿色的树冠,海草是生长在海水下的一种被子植物。
6. 有关海洋植物的小知识
海里面的植物通常都是体型比较小的藻类植物,所以水生草食动物主要都比较小。实际上地球上70%的氧气都是海里的藻类生成的。较大的草食性鱼类也有,比如遮目鱼、梭鱼、蓝子鱼等。动物的食性是远在鱼类登陆前形成的。
7. 关于海洋植物的资料有哪些
海里的植物有:紫菜、海带、绿藻、珊瑚藻、红藻、海草、红树林、海绵、螺旋藻、轮藻、海萝、裙带菜、鹧鸪菜、海藻球、浮游藻、巨藻等。海里的植物以海草为主,海藻种类繁多。我国海草多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香港、台湾、福建沿海、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沿海等地。
海里的动物包括:鲨鱼、海星、海豚、鲸鱼、贝壳、章鱼、乌贼、水母、海马、龙虾、海狮、珊瑚、螃蟹、章鱼、海参、乌贼、虾子、海豚、管口鱼、小丑鱼、海狮、金鳞鱼、蝶鱼、比目鱼、刺河魨、海蛇等。
8. 关于海洋动物的小知识
你好,海底深处的知识特点如下:
1. 难以观测:海底深处是指海洋中深度较大的地区,通常指深海区域,由于水压巨大、光线不足等原因,很难进行观测和研究。
2. 多样性:海底深处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包括海底热泉、冷泉、海山、海沟等不同的生境,生物种类繁多,但也存在很多未知的生物种类。
3. 影响全球环境:海底深处的研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海底沉积物的研究可以了解过去地球的气候变化情况,海底热泉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生命起源等。
4. 技术含量高:海底深处的研究需要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潜水器、遥控器、声纳探测等,技术含量较高,成本也较高。
5. 安全风险高:海底深处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例如深海潜水器可能会遭遇海底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