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海洋生物最有名(你知道哪些海洋生物之最)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7 13:03   点击:190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你知道哪些海洋生物之最

1、上龙

从外观上看起来,它似乎有些像远古鳄鱼,但事实上它们并没有什么相关性。它们的化石最初是在19世纪中叶在挪威被发现的。这种史前爬行动物的特点是短颈、头部较大,并且拥有宽阔的鳍状肢。

上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大约1.5亿至1.45亿年前。最大的上龙重大30吨,体长12米。最重要的是,它的咬合力比人们熟知的霸王龙还要厉害4倍。

2、克柔龙

克柔龙也属于上龙科,它的特征与上龙相似。它们的化石在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都有被发现。有史以来发现过的最大的克柔龙从鼻子到尾巴长10米,重约12吨。这种海洋爬行类动物的牙齿并不会真的很致命,通常在7厘米左右,也并不算特别尖锐。但这不妨碍其称为彪悍的海洋掠食者,因为它可能拥有非常快速的速度,咬合力也很强。

3、幻龙

根据化石研究,幻龙可能属于上龙的亲戚,它虽然不是那么的庞大,长约4.5米,但它可能是最邪恶的海洋生物之一,因为它拥有相当尖细的牙齿。一些专家表示,幻龙可以将他们的长头侧向移动以捕捉游过身旁的鱼,有点像鳄鱼的样子。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爬行动物与现代海狮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幻龙有四条腿,可以像海狮那样行走,此外,它们不仅可以在海洋捕猎,还可以在岸上休息。专家仍然无法确定这种生物是通过下蛋还是直接生育的方式来繁殖的。

4、神河龙

神河龙属于蛇颈龙家族,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大约在8500到7000万年前。神河龙的长度约为10.6米,但它们的颈部就超过了4.8米了。它们的体积相对较小,重约4吨。

它们的嘴里充满了锋利的锥形尖齿。它们无需咀嚼猎物,因为其腹中拥有200块小石头胃石,科学家推测它们会对消化起着作用。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推测,它们通过这些石头让自己沉入海底,以寻找特点的鱼类。

5、薄板龙

薄板龙是蛇颈龙家族的另一个代表,这意味着这种海洋爬行类动物在一个非常长的脖子和一个大的鳍状肢体上有一个小头,帮助它在水中移动。这些生物在7600到7000万年前占领了北美洲的海域。

它的长度可以达到11.5米,而颈部就长约7米,它的脖子相当长,拥有76块骨头,在人类已知的其它物种当中,没有任何动物有这么多的椎骨。我们所熟知的长颈鹿其实也只有和人类一样多的椎骨。它们拥有这么长的脖子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用来收集海底的贝壳,有或者是帮助它们捕捉鱼和鱿鱼之类的猎物。它们的肚子里也有和神河龙一样的胃石,有一些甚至直径14厘米。

6、海霸龙

海霸龙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海洋之王”,这个名字背后有一个贴切的原因。 蛇颈龙家族的这些代表可以说是巨大的捕食者,其身长可以达到12米长。就像4层楼建筑一样大。它们的四肢长度可达2米,这使得它们可以以惊人的效率在水中爬行。它的颈部有62块椎骨,长6米(约体型一半)。与整个身体相比,它的头部也相对较小,只有73厘米,而牙齿约2厘米长。同样的,其胃里也有帮助消化的胃石。

7、海王龙

海王龙属于沧龙家族。它在大约8500到8000万年前主导了北美的浅海。这是一个巨大的捕食者,最大的代表长达13米。它的头部非常强壮,可以用来撞击和击晕猎物。而脚部还拥有敏捷的脚蹼。

作为食肉动物,海王龙不仅会吃鱼类、海龟和小鲨鱼,甚至还会吃其它一些类型的沧龙、蛇颈龙和一些不会飞的鸟类。总之它是相当残暴和厉害的。

8、秀尼鱼龙

大约2.15亿年前,秀尼鱼龙在三叠纪晚期生活在我们的星球上。这种生物的遗骸最初于1920年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现,距离肖肖尼山脉不远。

这种史前爬行动物的外形好似一只巨大的胖海豚。它长约15米,重约30吨。关于这种生物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知识,那就是它没有牙齿。研究人员发现,秀尼鱼龙的宝宝出生时是有牙齿的,但是当它们成熟时牙齿就会掉落。为此,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它们在成年以后因为自身的庞大而无需牙齿。

9、沧龙

沧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巨大捕食者,在大约6600万年前占据了全世界的海洋。根据化石证据,一些标本的长度可能超过15米。这一证据使得沧龙成为当时最大的海洋肉食性动物。

它恐怖的地方在于,其鳄鱼般的头部,拥有相当多尖锐的牙齿。

10、萨斯特鱼龙

萨斯特鱼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洋爬行类动物。这些掠食者生活在大约2.1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它们可以长到大约21米,重量超过75吨。如果将这个生物垂直立起来,差不多有7层楼高。但除此之外,萨斯特鱼龙的身材其实是很苗条的,它的胸腔只有2米宽。

2. 哪种海洋生物

大西洋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

海神海蛞蝓,海豹,蓝龙,鳕鱼、鲱鱼、比目鱼及沙丁鱼等、,太多了。

此外还有牡蛎、贻贝、磷虾、等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动物现知有大约20多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一直到高等哺乳动物——鲸类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3个大的类群。

海洋到处都是生命,光照的浅层水域里有,黑暗的深层水域也里有。海洋是我们地球上生物最大的栖息地。海洋中已知生活着大约20多万种生物,海洋动物总质量共计325亿吨,是陆地动物总质量的3.3倍。

如果从海面上一路向海底潜行,在水下200米以内是光照区,200米至1000米是弱光区,这里的水温也急剧下降,当进入1000米以下,就是深海的黑暗区,阳光已经照不到这里了。

光照区:(水面至水下200米)这里阳光能够穿透海水,提供基本能量,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变成食物,这里生活着大量的浮游生物、海藻以及珊瑚礁生物等。这个区域海洋的生活条件相对一致,面积广大,动物中除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外,还有大量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如水母、头足类等,以及海洋爬行动物、海鸟等。珊瑚动物在热带海洋发展最充分。在海底生活有底栖动物,包括固着动物,如海绵、腔肠动物、管沙蚕等和运动动物,如甲壳类、贻贝、各种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红海星等。

弱光区:(水下200米至1000米)这里光线基本消失,海水变得异常冰冷,海藻在这里无法生存,食物较为贫乏,但这里有一些生物的尸体、排泄物从水面缓缓落下,为生活在弱光区的浮游动物、虾和鱼提供了现成的食物。这里的生物多数长有大大上午眼睛和发光器官,还有一些动物白天躲在弱光区,夜间则到浅层水域去寻找食物。

深海区:(水下1000米以下)太阳的光线从来照不到这里,终年漆黑一片,也少有沉落的食物,在更深的海下就很少有动物能够生存

3. 海洋里有名的生物

海洋中生活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是以单细胞或以群体形式存在,能独立生活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及原生动物等等。但按狭意所指仅为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细菌。微生物体积大多非常微,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如海洋细菌,它的直经大多仅为几个微米到零点几个微米。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颇大。如胶州湾每毫升海水中生活着几百个,多至几千万个细菌。它们对我们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参与海洋中物质循环,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那么海洋中生物尸体无法分解。生物所必须营养元素逐渐枯竭,生命无法繁延。同时海洋微生物在消除海洋中污染物质、海洋自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能将石油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类氧化菌,能分解有机酸等有机物的光合细菌,还有许多细菌能分解农药。海洋中污染物质几乎都能被微生物分解,只是速度快慢而已。海洋中还有许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用作药物、酶制剂等微生物制剂。

但是海洋中也有一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如夏天我们吃了不新鲜的又没有很好煮孰的蛤蜊等贝类,能引起呕吐和腹泻,这主要是贝类中生活着付溶血孤菌之故,水产养殖中鱼、虾、贝、藻等病害发生,大多也是由于感染了致病微生物造成的;另外,港口、码头、船只污损都是有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4. 海洋生物世界之最

在生物学家眼中,章鱼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能像近亲墨鱼那样变换体色,也能模仿海洋中各种生物或非生物,甚至能有目的地玩耍和学习。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水族馆,章鱼都以出色的“逃跑”能力著称,它们甚至会为了食物而在夜晚突袭隔壁的水族箱。。一只名为“Inky”的章鱼就在新西兰水族馆上演了“胜利大逃亡”,钻入排水管逃回了大海。或许对章鱼来说,水族箱和海边的潮池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进出时要多费点劲而已。当然,章鱼家族令人瞠目结舌的高超本领还不止这些。   喷水的章鱼   在新西兰的奥塔哥大学,一只章鱼会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朝着灯泡喷水,致使电线短路,从而达到关灯的目的。最后,研究者被迫野放了这只章鱼,因为维修电路的成本太高了。当然,这只章鱼并不是真的知道这么做可以让自己重获自由,它只是不喜欢明亮的灯光。和其他所有章鱼一样,它会朝各种各样惹恼自己的东西喷水。   有趣的是,同样在奥塔哥大学那间遭遇“熄灯”的实验室里,一只章鱼无缘无故地讨厌起某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要后者经过水族箱,头部后方就会遭到章鱼的喷水袭击——水量将近两升!无独有偶,在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的实验室中,养了一只会对新访客喷水的乌贼,但不会对熟悉的人喷水。2010年的一项实验表明,北太平洋巨型章鱼能够辨别人类个体,即使穿着制服也能区分。   使用工具   1984年,科学家在百慕大海域观察到一只真蛸(又称普通章鱼)有用小石头在巢穴前方筑起“石墙”的行为。有人认为这说明了章鱼会使用工具,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章鱼的本能行为,而不是经过计算的结果。   那么,有没有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说明章鱼会使用工具呢?这里就要条纹蛸出场了。2009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一些条纹蛸会挖出落在海底的废弃椰子壳,用水流清洗之后把它们拖动多达20米的距离,再重新组合成一个庇护所。在潜水者拍摄的视频中,条纹蛸把椰壳凸出的一面朝下,用触腕“抱住”椰壳,以一种非常喜剧的方式“走”过海床。虽然看起来很缓慢、笨拙,并且耗费许多能量,在遇到天敌时也更加脆弱,但条纹蛸愿意接受这些风险,以换取未来能获得保护。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据,表明章鱼确实能使用工具。   会玩又会学   除了会使用工具,章鱼还很会玩。玩耍通常是高认知能力动物的专利。很难准确定义什么是“玩耍”,但在广义上,玩耍可以视为一种不会马上带来好处而只提供乐趣的活动。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8只北太平洋巨型章鱼放入没有其他东西的水族缸中,再放入一些能漂浮的塑料药瓶。一开始,这些章鱼都把药瓶放到嘴里,显然是想知道能不能吃,之后就把药瓶丢到一边。   几次实验后,其中两只章鱼开始对着药瓶喷水。这些药瓶翻滚到水族缸的另一端,又被水流推回章鱼身边。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探索性的玩耍行为。当身处新的环境时,章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探索。它们对新事物的态度会逐渐从“这有什么用”转变为“我能用它来做什么”。   科学家还对章鱼的个性差异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水族缸里养了44只太平洋红蛸,在两周时间里,研究者每隔一天打开水族缸盖子,用试管刷触碰章鱼,并给它们美味的螃蟹吃。研究人员记录了19种不同的反应。可以看出,不同的章鱼有着非常不同的“个性”,比如有的章鱼会比较被动,有的则过分好奇。   章鱼还能通过不断尝试来解决问题。北太平洋巨型章鱼在摄食不同贝类时有不同的方法,为了吃到美味的贝肉,它们会打碎外壳比较脆弱的贻贝,拉开外壳相对较硬的花蛤,以及用齿舌钻入坚硬有力的蚌蛎外壳。如果三种贝类都在眼前,章鱼会更青睐贻贝,因为它们花最少的力气就能饱餐一顿。   伪装大师   在所有伪装者中,拟态章鱼毫无疑问是“伪装大师”头衔的最有力竞争者。其他章鱼能改变体色和皮肤纹理来欺骗掠食者,而拟态章鱼是唯一能模拟其他动物形态的章鱼。它们能改变形状、运动和行为方式,模仿至少15种动物。   在沙质海底移动的时候,拟态章鱼会把触腕贴着身体放平,并像有毒的比目鱼一样上下起伏地游动。在开阔水域中游动时,它们又会模仿蓑鲉——同样是有毒的。拟态章鱼的另一个把戏是将6只触腕放入一个洞穴里,然后伸出剩余的两只触腕,就像一条有毒的海蛇。   迷宫测试   科学家观察到,章鱼在捕猎之后通常不会走老路返回巢穴。它们会在捕猎中不断造访生活范围内的不同地方。章鱼具有复杂的记忆能力,能记住已知地点的捕猎价值,以及最近造访过哪些地方。   当动物利用地标来帮助导航时,它们必须理解地标在环境中的关联性。这种能力被称为“条件区辨”,是一种复杂的学习形式,通常只有脊椎动物才具备。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把加州双斑蛸放入两个不同的迷宫。每次实验中,章鱼必须从一个中央被照亮的水族缸爬回黑暗的洞穴——它们更加喜欢的环境。为了达成目标,章鱼还必须避开一个假洞穴,那里面被一个翻转的玻璃瓶堵住。几次实验后,大部分章鱼都学会了识别自己所处的是哪一种迷宫,并且能很快地朝着正确的洞穴移动。这个实验表明章鱼也具有一定的“条件区辨”能力。   相似而又不同   章鱼的大脑在许多方面与我们人类的大脑很类似。它们具有与脊椎动物类似的折叠脑叶,这一特征正是复杂性的表现。此外,章鱼大脑的电生理模式也与哺乳动物十分相似。   章鱼还具有单眼视觉,即喜欢一只眼的视觉胜过另一只眼。这一特征通常出现在那些大脑两个半球具有不同特殊功能的物种中,最初还被认为是人类独有,并且与更高的认知技能(比如语言)有联系。   章鱼甚至在储存记忆的方式上也与人类相似。人类与章鱼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要追溯到多细胞生命历史的最初阶段,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生命。也就是说,这种大脑结构的相似性是独立演化出来的。   比这些相似性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差异性。在章鱼5亿个神经细胞中,有超过一半位于触腕,这意味着它们的8只触腕既能独立行动,也能互相合作。研究者发现,章鱼的触腕被切断后,捏起来时还会收缩——甚至是在切断一小时后。很显然,章鱼的触腕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自主活动。   章鱼为什么会如此聪明?一项新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科学家发现,章鱼和鱿鱼等动物能通过编辑自己的基因来学习新的技能,但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演化速度的减慢。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鱿鱼的RNA(核糖核酸,负责蛋白质合成的分子)编码区域表现出非常高的编辑率。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海洋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乌贼大脑中超过60%的RNA转录物是通过重编码记录下来的,而人类身上这一比例只有1%。   在后续研究中,科学家在其他3个头足类物种中发现了同样活跃的RNA编辑水平。这3个物种包括两种章鱼和一种墨鱼,它们都属于蛸亚纲(Coleoidea)。研究人员还鉴别出了数千个演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RNA重编码位点。RNA编辑现象在这些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尤为突出,影响了许多在大脑功能和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合成。

5. 海洋生物之最大全

  海洋是一个暗藏着危机的地方,里面暗藏着很多危险的地方,现在海洋里有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

  1、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亦称'青环海蛇','斑海蛇',生活在热带海域地区,多在澳大利亚海湾浅水带。它长着一张大嘴,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平。它的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大,如果被它咬一口,数十分钟内就会死亡。在世界上十大毒蛇排行榜上排名第2。

  2、箱水母

  方水母(又称箱水母),有毒,人若触及其触手,30秒便会死亡,被认为是最致命的水母,没有之一。世界上最危险的水母是澳洲的箱水母,它的毒性比眼镜蛇毒(5分钟内杀死一个人)还厉害。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

  3、沙岩海葵

  海葵长在水中的食肉动物,海葵是刺胞动物。是捕食性动物,它的几十条触手上都有一种特殊的刺细胞,能释放毒素。而且海葵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动物。生长在百慕大的沙岩海葵,其毒性更大,被称为世界上最厉害的生物毒素,比氰化钾还厉害得多,是已知非蛋白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其毒性比河豚毒素还要大几十倍。

  4、河口鳄

  河口鳄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爬行动物。成年河口鳄体长可达6米,体重超过1吨。河口鳄性情凶猛,强健有力,是游泳好手,在澳洲北部最为集中。河口鳄食性很广,会捕食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大型哺乳动物,有时会主动攻击并捕食人类。世界上最大的鳄鱼“洛龙”就是河口鳄,体长达到6.17米。

  5、大白鲨

 大白鲨身长可达6.5米,体重3200公斤。是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最早出现于中新世,是唯一现存的噬人鲨属的成员。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难,可以说每一只大白鲨的存在都是生命进化的奇迹,恰如白垩纪的恐龙一样。

  6、吸血鱼

  吸血鱼是一种寄生的淡水鱼,只发现于亚马逊河中。由于身体呈半透明,且体形较小,因此吸血鲶鱼在自然条件很难被发现。它们拥有非常灵敏的传感器,可以探测到水中氨的痕迹,这种氨通常是由经过的其他鱼类的鳃中排出的。吸血鲶鱼跟着氨的踪迹,将鳃上尖利的刺钉于其他鱼类的鳃上,从而将自身隐藏于受害者的鳃中,只要感到饥饿就从受害者身上吸血。

  7、河豚

  河豚的毒素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属于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其五千万分之一,就能在30分钟内麻醉神经,对人体的最低致死量为0.5毫克。

  8、深海龙鱼

  深海龙鱼属于巨口鱼目,生活在1524米深的海底。它是一种凶恶的捕食者。它有一个大头,有大量又长又尖的獠牙,它有一个发光器钓饵长在下颌。它不断闪烁,前后摆动,以此来诱惑猎物,等猎物近了之后就用尖牙利齿一口咬定。深海龙鱼身体两侧还有两排发光器,这些发光器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鱼发信号,也可以模仿从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从而误导那些来自下方深处的捕食性鱼类。

  9、石鱼

  石鱼之所以上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10、海鳗

  海鳗拥有蛇一般的身体、突出的口鼻以及宽大的颚。它们是鱼类家族成员,身长最高可达到8英尺(约合2.43米)。看着这种较为原始的动物,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海鳗颚部力量强大,牙齿锋利,被牙齿咬伤后产生的锯齿状伤口很容易被海鳗口内的细菌感染。

6. 海洋之最的生物

目前为止发现最深的动物是吸血鬼乌贼也叫幽灵蛸。

幽灵蛸是一种发光的生物,身体上覆盖着发光器官,这使得它们能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点亮和熄灭,当它熄灭发光器时,它在自己所生存的黑暗环境中就完全不可见。1000米左右的深度是它们适宜生活的地方,但到13,000英尺(4000米)深还能找到它。

7. 海洋之最有哪些海洋动物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

8. 很少人知道的海洋生物

海底小纵队就是关于海洋生物的

9. 你知道哪些海洋生物之最呢

人类可能是地球上存在的最危险的生物,人类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大气层,制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大规模砍伐森林。而海洋深处是人类无能为力的地方,海洋里到处都是危险的生物,让我们来看看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吧。

10.海蛇

海蛇是世界十大毒蛇之一,当它们咬中猎物的时候,只会注入一点点毒液,而在6到12小时后(如果不治疗的话),极度的高钙血症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并且可能会发生一些死亡事件。

9.梭鱼

梭鱼有着非常快的速度,而且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伤害,它有长长的蛇一样的身体,锋利的牙齿看起来和食人鱼的牙齿一样,它们在咬住猎物的时候会注射毒液,让猎物的大脑失去知觉。

8.海鳝

海鳝经常保持与人们接触的战略距离,无论在什么地点,都可以被认为是适度温和的动物。然而,它们也可以保证不是人类可以轻易接触的生物,它可以带来严重受污染的伤害。

7.石头鱼

这类鱼的外观不寻常,就像一块石头,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避免食肉动物生存的方法。而且这种鱼也是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们所含有的神经毒素能让人类死亡。

6.黄貂鱼

黄貂鱼是世界上最毒的鱼之一,它锋利的尾巴会造成一些让人难忘的伤害,里面有着剧毒,被刺中之后会导致生命衰弱,曾经有人因此死亡。

5.虎鲨

虎鲨一般不把人当做食物,但它们经常去浅滩、港口和海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鲨鱼咬人是非常罕见的,然而虎鲨却有着很多攻击人类的事件,它们敏锐的嗅觉和锋利的牙齿能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险。

4.大白鲨

大白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大小,它们有另一种突出的习性,会用嘴完全张开来攻击它们的猎物,它们的牙齿非常锋利,无论如何,它们的伤害都是可以预料到的。凡是看过电影《大白鲨》的人,都知道这种动物对人类的破坏性。

3.咸水鳄

和大多数鳄鱼一样,咸水鳄也不挑剔它们的食粮,并根据可达性选择它们的猎物。尽管如此,在过去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死于咸水鳄,其中绝大多数仍未被报道。

2.蓝纹章鱼

尽管它的体型很小,但它的毒液足够致命,能在几分钟内杀死26个成年男人。其毒液会带来疾病、呼吸困难,如果不治疗,就会导致死亡。

1.盒水母

盒水母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它有着地球上最致命的毒液之一,那些偶然接触过盒水母有毒肢体的人会经历令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这对人们来说是致命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