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孟加拉NR海洋贸易集团(孟加拉造船业)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7 15:04   点击:299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孟加拉造船业

称为半岛的地方共有十个:

1、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中东国家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国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沙特阿拉伯是最大的半岛国家。沙特阿拉伯是全球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石油工业的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以上,被称为"石油王国"。

阿拉伯半岛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大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向西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

阿拉伯半岛南北长2240千米,东西宽1200~1900千米,面积322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2500米。中部为广阔的沙漠,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约占半岛面积的40%,较大的沙漠自北向南依次为大内夫得沙漠,代赫纳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其中以鲁卜哈利沙漠为最大,面积65万平方千米。

半岛地处属热带荒漠气候,气候干热。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0~55℃,是世界最热地区之一,大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阿拉伯半岛上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波斯湾沿岸盛产石油,有“世界油海”之称。

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到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且拥有面积比较大的无流区。半岛所沿的波斯湾周围拥有闻名于世的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的波斯湾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创教人穆罕默德在此出生和生活。半岛上著名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阿拉伯半岛上所有国家都以伊斯兰教作为国教。每年,世界各地有大量的伊斯兰教徒前往沙特阿拉伯西部的麦加和麦地那朝觐。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认为造物主只有一个,比如犹太教称耶和华,基督教称上帝,伊斯兰教称安拉,因此,统称世界三大一神教。这三大宗教都诞生在阿拉伯半岛,三者道统一致,一脉相承。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密切。

著名的朝觐地麦加: 半岛有名的古城,是阿拉伯半岛的宗教中心和商业中心。先知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该城。该城后来成了伊斯兰教的第一个圣地。

麦地那:位于麦加北面,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那里以后,始称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麦地那是穆斯林的第一个首都,穆罕默德及其以后的三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的中央政府都设在这里。麦地那是穆罕默德的母亲艾米娜的诞生地。穆罕默德及其父亲阿卜杜拉和部分弟子的坟墓也在那里。麦地那是仅次于麦加的伊斯兰教的第二个圣地。

2、印度半岛:是世界第二大半岛,印度半岛是世界三大半岛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世界第二大半岛。印度半岛也称南亚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

印度半岛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因此被称为次大陆。 印度半岛总面积约为209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13亿。 印度次大陆的国家大体位于印度板块,也有一些位于南亚。

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和不丹位处大陆地壳上。而岛国斯里兰卡位处大陆架上,著名旅游岛国马尔代夫位于海洋地壳上。

印度半岛东临孟加拉湾,西频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至喜马拉雅山脉,南北长1,700公里,东西最宽1,600公里,面积208.8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印度半岛的自然条件十分良好,耕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成为最大的天然资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可以吃到一年两熟的粮食,而东部沿海三角洲地区能够达到一年三熟。

印度半岛拥有丰富的资源蕴藏。其中,煤的蕴藏量是世界第八位,铁的蕴含量居世界第四位,尤其是重要的原材料云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印度半岛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山植物约有3万多个品种。森林的覆盖率十分可观,特别是74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占领土总面积的22%。印度人说,在全球都担心绿色越来越少时,印度人可以短时间地放宽心。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半岛历来有"动物王国"之称。半岛动物数量大,分布广,品种多,据统计,有7万多种。狮子和老虎是印度的国兽,古代是权和威武的象征。

在印度,母牛是最神圣的动物,绝对不允许杀食。神猴哈奴曼则是智慧的象征。大象虽笨重,但印度人却把它视为可爱的动物。蛇也是印度人崇拜的动物之一,许多印度艺人专门以耍蛇卖艺为生。孔雀是印度的国鸟,受到保护,严禁捕杀。

现代印度人,基本上是种族的混血后裔。即使在今天,印度的人种依然相当复杂,因此,印度历来有人种博物馆之称,也有人类学的天堂之说。西方很多大学的人类学专业,都是以印度作为大学生实习和研究的基地。

印度半岛重要城市:班加罗尔,印度南部城市,卡纳塔克邦首府。人口连郊区291.4万,由一城堡发展成印度南部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印度35%的IT人才都在班加罗尔,IT创造的收入在印度GDP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比如微软、惠普、3M、Infosys等世界知著名企业都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生物科技也是班加罗尔一个拳头产品。班加罗尔是南印工业城市和商业中心,大量军工厂都建在这里,班加罗尔是现代化商业中心,有印度的"硅谷"、"花园城市"之誉。

3、中南半岛:世界第三大半岛。中南半岛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因为处于中国南方,中国称为"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属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为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

中南半岛气候比较湿热,植被非常繁茂,尤其是半岛的主要河流及山脉都是中国延伸过来的,通常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

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五国以及马来西亚西部、中国云南南部,是世界上国家第二多的半岛。面积206.5万平方千米,占东南亚面积的46%。海岸线长达1.17万千米。

中南半岛上蕴藏大量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其中包括:铅、锌、银、锑、铜、锡、钨等矿藏,在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他矿藏还有有煤、宝石、岩盐、石油和天然气。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

中南半岛上的各国都是农业国家,盛产柚木,橡胶、水稻、甘蔗、油棕、椰油、胡椒等,其中,橡胶和油棕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另外还有世界最大的锡矿开采区。

湄公河为半岛最大的国际河流,水利资源丰富,经济及交通意义最为重要。湖泊以洞里萨湖最大,有抑制湄公河下游洪水泛烂,减缓三角洲泛滥的作用,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调节水库。

中南半岛南端战略性地位非常重要,其能够扼守南海、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是世界航运的交通要道。

中南半岛重要城市及主要港口有:海防、岘港、芽庄、胡志明市、磅逊、梭桃邑、曼谷、新加坡、巴生港、槟城港、毛淡棉、丹老与仰光等。半岛各国家都与中国、印度具有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因此,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

4、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洲最大半岛,世界第四大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湖泊众多,有"湖泊高原"之称。为古代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拉布拉多半岛在美洲大陆最东端,东部属纽芬兰省,西部和西南部属魁北克省。西有渥太华群岛,贝尔彻群岛。西北有曼赛尔岛,诺丁汉岛。西南有詹姆斯湾,北有昂加瓦湾。东南有安蒂科斯蒂岛,南部有米斯塔西尼湖。

重要城市:库朱瓦克(希莫堡)、伊努朱瓦克、内恩、卡尼亚皮斯科、谢弗维奇、奇萨西比、哈皮瓦利-古斯贝、波斯特维尔、卡特赖特。

主要港口:哈灵顿港,七岛港,新魁北克港,卡捷港,圣皮埃尔港。

拉布拉多半岛人口3.4万,除白人外,还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

因纽特人大多称为爱斯基摩人(意思为"吃生肉的民族"),自称因纽特人(意思为"人")。他们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隶属于蒙古人种北极类型。爱斯基摩人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

印第安人,又称为美洲原住民,是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总称。印第安人就是美洲土著居民,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他们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

印第安人经过两万多年的历史演变及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在历史上,印第安人曾建立过四个帝国,最重要的是中美洲的阿滋特克帝国和南美洲的印加帝国,尤其是发明过玛雅文字,对天文学研究的造诣也相当深,为世界提供了玉米、番薯、西红柿、烟草、可可等作物。

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世界第五大半岛,欧洲最大的半岛。在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东北部与大陆相连,其间没有明显的自然界线。南北长1850千米,东西宽400~700千米,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斯堪的纳维亚半,位于欧洲西北角,其濒临波罗的海、挪威海及北欧巴伦支海,与俄罗斯和芬兰北部接壤,北至芬兰,意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居住之地"。

"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n)一词源自条顿语"skadino",意为"黑暗",再加上表示领土的后缀-via,全名意为"黑暗的地方"。因半岛地处高纬、冬季黑夜很长而得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两个国家:挪威、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山脉(Scandinavian Mountains)横亘在两个国家之间,半岛长1850公里,面积7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其中云杉、松树等针叶树占 5/6,森林工业在挪、瑞两国均为重要经济部门。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河网稠密,河流均短小流急,水量丰沛,水力资源蕴藏量达5000万千瓦,其中2/3已开发利用。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金属矿藏丰富,矿藏有铁、铜、钛、黄铁矿等。尤以铁矿驰名。瑞典、挪威都为铁矿砂出口国,瑞典的基律纳是主要产地,是世界上地下开采的最大铁矿,储量达20亿吨。

挪威海是全球最大的渔场之一,捕鱼量位居世界前列。在加工工业方面,瑞典、挪威均以造船业见长,所造船舶大部分供出口,两国也都拥有规模庞大的商船队,在世界海运业中,多年来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重要国家:

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国家,经济高度发达,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为54%。瑞典是世界上著名的永久中立国。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瑞典在微电子、软件开发、远程通讯、光子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瑞典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砂出口国。瑞典是世界上拥有生命科学公司最多的国家,瑞典临床医学出版物也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国家。

挪威是世界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挪威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奥斯陆是195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奥斯陆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每年的颁奖仪式在奥斯陆市政厅举行。

奥斯陆城市面积的75%为森林和耕地,人均绿化面积居欧洲各国首都之首。奥斯陆是世界裘皮加工出口中心之一,被誉为"裘皮之都",奥斯陆作为"世界滑雪之都"闻名于世。

6、伊比利亚半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是欧洲第二大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之一(与意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角,东部及东南部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面积约58.4万平方公里,人口5200多万。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英属直布罗陀。

半岛约有1800条河流,最长河流为塔霍河。伊比利亚半岛有色金属矿藏较丰富,但能源矿藏较贫乏。半岛上的西班牙为全球著名的旅游业极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有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西班牙是地中海地区海岸旅游的焦点,是全球的要旅游伊比利亚半岛目的地之一。

西班牙是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西班牙经济高度发达,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排名第13。西班牙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排名第三;人均寿命排名欧洲第二,世界第四。

西班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森林总面积1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软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

著名的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市是全球建筑界公认的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最完美的城市,是一所艺术家的殿堂,市内随处可见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毕加索、高迪、米罗等人的以前遗作。

葡萄牙是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在16世纪到18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影响世界最强大的全球性帝国,而且葡萄牙是殖民历史最悠久的一国。

葡萄牙旅游业比较发达。据葡《经济报纸》报道,在欧洲众多旅游度假胜地之中,葡萄牙是游客住房率第二高的欧洲国家,仅次于荷兰;在海边旅游目的地中,葡萄牙的游客住房率位居欧洲第一。

葡萄牙是名闻遐迩的“葡萄王国,葡萄牙盛产软木塞,软木塞的知名度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第一位。

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地中海盆地有大量史前文化遗迹。在阿拉贡、加泰卢尼亚、瓦伦西亚、穆尔西亚、安达卢西亚及卡斯蒂利亚-拉曼却地区都发现了许多史前石器时代的岩画壁画,几乎分布在半个伊比利亚半岛,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遗产。

7、小亚细亚半岛:是亚洲西部的半岛,位于土耳其境内。小亚细亚半岛,又称安纳托利亚半岛,主要由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组成,陆地面积约为约50万平方公里。小亚细亚半岛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棉花、烟草等,同时还有著名的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著名景点。

小亚细亚半岛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亚美尼亚高原。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带为地中海式气候,内陆为亚热带夏干气候。半岛大部分属土耳其领土。

小亚细亚半岛农业发展较好,其中,粮、棉、蔬菜、水果、肉类等基本自给,农产品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甜菜、棉花、烟草和马铃薯等。粮食和水果自给自足并出口。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闻名世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硼、铬、铜、铁、铝矾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铬矿储量分别约为7000万吨和1亿吨。

公元前1200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发生在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之后强大的波斯大流士大帝、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古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先后统治这块神奇的大地,小亚细亚半岛历经无数帝国的打造、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猛烈撞击。

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人占比80%以上,库尔德人约占15%。土耳其语为国语,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另外,还有库尔德、亚美尼亚、阿拉伯和希腊等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著名的土耳其浴:在土耳其社会中,人们非常重视身体的清洁,因此,从中世纪起就有了被称为"哈曼"(haman)的公共洗澡堂。这种公共洗澡堂分为男性用和女性用。

洗"哈玛",土耳其浴(Hamam)对土耳其人来说,是生活的大事,往往星期五上清真寺祈祷前、男人入伍前、结婚前,都得将身体清洗干净。

著名的土耳其菜,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土耳其美食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菜系。由于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战略性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及特殊。

土耳其土壤肥沃,农牧发达,同时气候比欧洲大陆温和,而且物产丰富,历史上曾有十几个文明在这块土地上生存。

奥斯曼土耳其人曾经建立了统治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因此也融合了当时各地的饮食特色文化,由此丰富了土耳其的菜系,让其成为世界上知名的菜系之一。

8、巴尔干半岛:南欧最大半岛。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及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巴尔干一词是由土耳其语的"山脉"一词派生出来的。

巴尔干半岛面积约有55万平方公里和近5500万人口。在古典希腊时代的巴尔干半岛指的是Haemus半岛。

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阿瓦尔(柔然)、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所统治。公元4到7世纪,匈奴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保加利亚人,罗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对半岛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

从19世纪初期,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帝国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同时,英国、法国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巴尔干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战略上激烈争夺的地区,并多次发生战争,巴尔干半岛有"欧洲火药库"之称。

巴尔干半岛国家包括: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联盟、罗马尼亚及土耳其部分领土。

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联系欧亚的陆桥,东南有黑海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地形多山,“巴干”土耳其语意为多山。

巴尔干半岛,历史上一直是国际关系中最复杂、最多事的地区,历来素有"火药库"之称。在此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棘手复杂的问题不但相互影响,又盘根错节,并且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

其中,南斯拉夫地区更是矛盾与冲突最为集中和激烈的区域。再加上巴尔干地区地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欧洲各大国出于战略利益,积极插足各种矛盾与冲突。比如发生在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是一场在欧洲常见的暗杀事件。事后的一个多星期,欧洲列强竟然把其炒作成一场沸沸扬扬的"七月外交危机",进而引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9、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堪察加半岛是俄罗斯最大的半岛,从东北向西南延伸1200多公里,北部以宽仅100公里的地峡与大陆相连,面积37万平方公里。

堪察加半岛生长着各种植物,并且半岛上低矮植被养育了大量的动物:比如堪察加旱獭。堪察加半岛是遍布了火山的陆地,沿半岛的山脉链分布着100多座火山,其中29座为活火山。

半岛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居民大部分是俄罗斯人。主要城市有:堪察加州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乌斯季堪察茨克。

堪察加地区的主要动物主要有:棕熊、驼鹿、麋鹿、驯鹿、西伯利亚大角羊、雪羊、水貂、黑貂、北极狐、蓝狐、银狐、黑顶土拨鼠、麝鼠、加拿大海狸、堪察加星鸦、山鹰、榛鸡、大马哈鱼等,其中有一些属世界濒危物种。熊、雪羊、北方鹿、紫貂和狼獾是堪察加半岛的典型动物类型,各种各样的鸟类可以说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堪察加半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聚集了世界三大旅游资源:海洋、森林、冰雪,还有火山和温泉等独具一格的旅游资源,因此,堪察加半岛的奇特风光奇特,心旷神怡景的,让到过堪察加的全世界游客赞不绝口,交口称赞。特别是堪察加半岛喷泉谷,是自然景观中的一颗明珠,被称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

在堪察加半岛的东北部部署有洲际弹道导弹,在岛的东海岸建有大型机场。堪察加半岛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岛上的天然的良港,由于受到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可以全年通航,因此,它已建成大型的现代化的海空军基地,并且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四分之一的舰艇都部署这里。堪察加半岛也是俄罗斯东北联合军队集团所在地,

10、马来半岛:属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向南延伸部分,起自克拉地峡,又称马六甲半岛。

马来半岛是东南亚一块狭长的地带,半岛上有:缅甸、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四个国家,最南端的巴来海角是欧亚大陆的最南端。马来半岛在历史上被称为"金色半岛",是大陆连接马来群岛的陆路走廊,由于地峡漫长,让马来半岛成为了马来群岛一体的"海岛文化区"。马来半岛长约1100千米,最宽处约320千米。面积约23.7万平方千米。

马来半岛重要城市

吉隆坡,马来西亚首都,简称为KL。其城市风格年轻、中庸、现代化,是个与时俱进的城市。吉隆坡是马来西亚联合王国的首都,联邦直辖区,最大工业中心。坐落在马来西亚半岛海岸的中心地带,面积达243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62万。

新加坡: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拥有"花园城市"美誉。吉宝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全国土地总面积714.3平方公里,人口518万(2011)。因为城市面积占据了绝大部分,所以被称为"城市国家"。

2. 孟加拉国造船业

马士基集团。马士基集团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全球雇员达到10.8万人,在130多个国家设有400余个分公司。除航运业外,集团多元化的业务范围广及物流,石油及天然气之勘探和生产,造船业,航空业,工业生产,超级市场零售业和IT等范围。2011年美国财富500强中排名第144位。

3. 孟加拉海运港口

20天之内。通过物流网提供资料显示,上海到孟加拉海运海运运费,由于不同物品、体积等而价格不同。去孟加拉直达船正常20天以内。

4. 孟加拉国轮船

  一般到孟加拉吉大港属于中国港口到马来西亚,或者印度尼西亚然后再到新加坡然后再到吉大港。或者直接到新加坡再到吉大港航线。

  吉大港是孟加拉国最大港口城市和人口第二大城市。位于,距孟加拉湾东北岸,戈尔诺普利河下游右岸的希达贡达丘陵脊上河口16公里。天然良港,建于十六世纪。有28个码头,泊位吃水深6.4-8.5米。有现代化装卸设备。海轮可沿卡纳富利河入港,航道宽198-274米。工商业发达。有棉纺、麻纺、茶叶加工、炼油、钢铁、造纸、人造纤维、玻璃、肥料等厂和水电站。1966年设立吉大港大学。1981年开辟出口加工区。铁路、公路通库米拉、迈门辛、锡尔赫特等市。吉大港是孟加拉国的重要港口城市。市内有医院、民族博物馆、医学院、技术研究所和吉大港大学。设有军事学院和商船科学院。

5. 孟加拉造船业发展史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

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坚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方法。 到了唐宋时期,无论从船舶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体现出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造船业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船只越大,制造工艺也就越加复杂。唐朝内河船中,长20余丈,载人六七百者已屡见不鲜。有的船上居然能开圃种花种菜,仅水手就达数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见。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竟达1500吨以上。有的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舵长达三五丈。唐宋时期建造的船体两侧下削,由龙骨贯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约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于行驶。 二是造船数量不断增多。唐宋时期造船工场明显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润(镇江)、常(常州)、苏(苏州)、湖(湖州)、扬(扬州)、杭(杭州)、越(绍兴)、台(临海)、婺(金华)、江(九江)、洪(南昌)以及东方沿海的登州(烟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等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场,能造各种大小河船、海船、战舰。唐太宗曾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命洪、饶(江西波阳)、江三州造船400艘以运军粮。又命张亮率兵四万,乘战舰500艘,自莱州(山东掖县)泛海取平壤。可见唐朝有极强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东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间的造船工场。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浙江宁波)、温州两地就年造各类船只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场还曾创下年产1300多艘的记录。 三是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唐朝舟船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并进而能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

宋朝还继承并发展了南朝的车船制造工艺。车船是一种战船,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南宋杨幺起义军使用的车船,高二三层,可载千余人,最大的有32车。在与官军作战时,杨幺起义军的车船大显了威风。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顶风和逆水时行驶就很艰难,车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它是原始形态的轮船。 唐代,人们已能认识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风有规律德到来和结束,这种与航行有关的季风成为“信风”。在利用这些信风航行的同时,人们已能正确地归纳和总结出这些信风的来去规律。如义净正是借着对南海季风、北印度洋及孟加拉湾的季风和洋流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而乘船到达东南亚室利佛逝国而还归中国的。同时唐代人儿你们对海洋气象有了进一步认识,已能利用赤云,晕虹等来预测台风。 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开元年间天文学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复矩”仪器来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虽与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而且这种测量术很可能已经在航行中使用。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阳辨向,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开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针航行。而指南针的应用,在南宋时期发展成罗盘形构,随着精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针指示方向,比北宋时期更为进步。也促进了中外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两宋时期,有关海图的记述已十分明确,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刘豫献于金主亶的海道图等,都说明了当时海图的发展。海上交通航线的发展,为海道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海道图的产生出现,是人类海洋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为人类进一步征服海洋,发展海上交通事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工具与技术知识。

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根据天气变化确定方位,判断环境。并已懂得利用长绳系砣测量海深,并从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断航行位置及情况。而且还能利用季风航行,其驾驭风力的技术也具有相当水平。

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利用信鸽作为海上交通工具。并已能进行水下修补船只,防止渗漏致沉。由于航海技术不断提高,令两宋时期的对外海上交通更具安全,航向更为稳确,航行时间也大为缩短,有利于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6. 孟加拉航运

做一张源产地证明,即CO,加上装箱单、发票以及提单,这些单证即可在国外清关看你是何种产品,在中国报关出口时会涉及到商检,熏蒸等等问题,这些都可以问你的报关行或者运输公司。走海运是最便宜的一种运输方式

7. 孟加拉国船员

你用脑子想想也知道了。

21局做国家和国外工程需要从国内找人? 出海员 出国司机 什么工资多高多高的司机 请你们谨慎。如果你们的智商高 可以和他们玩玩,对于骗子怎么玩他们 不用我说了吧!谢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