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管辖范围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
这是根据我国国内法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是我国可以行使主权、主权权利及管辖权的海域范围。
47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精确一点是472.7万平方公里
因此说,300万平方公里是法律权利概念,472.7万平方公里是自然地理概念。
2. 海洋管辖范围有哪些
我国的海洋国土也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及经济区、大陆架。中国的大陆海岸专线长18000多公里属,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扩展资料: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线基线法,还有一种是混合基线法。
1、正常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适用于海陆分界非常明显和海岸线比较平直的海岸。
2、直线基线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
3、混合基线则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3. 海洋管辖范围包括
我国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
海洋国土又称蓝色国土,是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形象统称。管辖海域包括领海以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历史性海域或传统海疆等。近代史以前,“金戈铁马”曾是强大帝国的代称。1840年后,沿海国门的多次洞开,中国在“塞防”与“海防”之争的杂音中开始关注海洋。蓝色国土理念早已被浇灌得根深蒂固。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中国全民都应该形成一个概念,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中国的蓝色国土,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的周边海域及国际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近300万平方千米,相当我们陆地领土的30%。蓝色国土较多出现于科普读物或文学作品中,它与国家领土或领海的法律地位不同。
4. 海洋管辖范围包括哪些
中国的蓝色国土,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的周边海域及国际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近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中国陆地领土的30%。蓝色国土较多出现于科普读物或文学作品中,它与国家领土或领海的法律地位不同。中国的领海面积约为37万平方公里。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沿海国拥有主权,对领海里面的一切人和物都拥有专属管辖权,但是外国非军事船舶可以无害通过,外国军事船舶必须经过我国政府批准。扩展资料: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线基线法,还有一种是混合基线法。
1、正常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适用于海陆分界非常明显和海岸线比较平直的海岸。
2、直线基线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
3、混合基线则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来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5. 海洋管辖范围扩大对捕鱼的影响
可以,
为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农业农村部通告〔2023〕1号)《农业部关于发布珠江、闽江及海南省内陆禁渔期制度的通告》(农业部通告〔2017〕4号)《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黄河流域以南相关水域春季禁渔管理工作的通知》(长渔发〔2023〕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2023年休禁渔有关规定通告如下。
1.休渔海域:我省海洋伏季休渔海域为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
2.休渔时间: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
3.休渔作业类型: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在休渔期间从事波纹巴非蛤专项捕捞且取得专项捕捞许可证的作业类型渔船除外
6. 海洋管辖权权限的主要内容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沿海国不仅享有领海主权,还享有毗连区内的管制权利,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上的多项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一部分,属于沿海国的主权范围。历史上,各国曾主张的领海宽度从 3 海里到 200 海里不等。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直至不超过 12 海里的界限为止。
毗连区是连接领海并在领海之外具有一定宽度的海域。毗连区的外部界限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 24 海里。在毗连区内,沿海国家为防止或惩治那些违反其安全、海关、财政或卫生等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行使管制权。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测算领海的基线量起不超过 200 海里,自然空间范围包括水体、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该区域内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安全等专属管辖权,但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沿海国需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安全。
大陆架是沿海国陆地领土自然延伸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可以达到 200 海里宽,在某种条件下最宽可以达到 350海里。沿海国家享有以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其他一些专属管辖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82 年 12 月 10 日在牙买加开放签字,1994 年生效。迄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 167 个缔约方。
各国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不得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权利,均不影响其他国家船舶和飞机过境、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以及其他的国际合法
7. 海洋主权和管辖权范围
一般地说,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
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
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
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
四是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此外,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
8. 海洋管辖权
1.邻海基线:量算领海的宽度要有一条起点线。这条起点线在海洋法中被称为“领海基线”。
确定方法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线基线法,还有一种是混合基线法。正常基线是指沿海国官
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
直线基线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订攻斥纪俪慌筹苇船俩基线。混合基线则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来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2.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大陆架自海岸线(一般取低潮线)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加的大陆坡折处为止。陆架坡折处的水深在20~550米间,平均为130米,也有把200米等深线作为陆架下限的。大陆架平均坡度为0~0.7,宽度不等,在数公里至1500公里间。
3.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
一个区域。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但这种自由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2018-09-24
抢首赞
9. 海洋管辖范围示意图
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对于这些海域,沿海国有权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对在这些海域内活动的一切人,包括其国民和外国人,以及他们的船舶和飞机行使属地管辖权,执行本国的法律和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