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藏族锅庄舞蹈音乐
1、堆谐舞
堆谐舞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日喀则西部到阿里整个地区的圆舞曲,后来逐渐兴盛至拉萨,“堆”在藏文中是西部的意思,“谐”则是“歌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但是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只唱不跳,或者是歌舞皆不用,仅仅只用乐器。
2、锅庄舞
锅庄舞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圆圈歌舞,主要分部在西藏昌都、那曲以及四川阿坝、甘孜等藏族聚居区,在跳舞的时候大多男女各排成半圆,手拉着手,由一个人领头,男女一问一答式反复对唱,之舞蹈的形式是先慢后快。
3、弦子舞
弦子舞流行于四川、云南邓生的藏族地区以及西藏昌都一带,最早起源于巴塘,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出现,跳舞的时候人们围成圆圈,领舞者边唱歌边跳舞,用弦子伴奏,其他人跟随,跳动过程中时候向内聚拢,散开,还会挥动长袖,极为优美。
2. 藏族锅庄舞步
碌曲万人锅庄是每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举行的民间舞蹈活动,由31支藏族锅庄舞队伍参加。 据我所知,这个活动通常在每年的7月举行。
3. 藏族舞蹈锅庄舞视频
藏族舞蹈主要有“卓(锅庄)”、“依”、“热巴”、“则柔”、“锅瓦”、“拉什则(神舞)”、“莫合则(军舞)”、“跳欠”(寺院僧人舞)等很多种。每种舞蹈都自成体系,风格各异。“锅庄表演”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十几人、几十人皆可,常常是男女各半,无时间、地点限制,围成圆圈一起跳唱。歌的内容主要是赞颂山水人情,歌唱友谊理想。藏族歌舞的特点是歌舞一体,有歌必有舞,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舒展洒脱、情绪热烈,气势粗犷,从中表现出藏族人民豪放、刚强、坚毅的性格和情怀。
4. 藏族锅庄舞蹈音乐大全
基本步法手部动作为晃,甩,撩,脚上动作为跨腿踏步蹲,趋步辗转,悠颤跨腿,然后所有舞者再围成一圈顺时针进行走动,而围成的圈圈也时大时小。
虽然锅庄舞在甘肃,云南,西藏都是有所分布的,但是如果非要去追究源头,其实是很难找到的,因为关于这种舞蹈在历史上是完全没有任何史书有记载的,所以也只能根据舞步来推断,最后确定为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原始的舞蹈。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锅庄舞是藏族地区的一种古老歌舞,在碌曲县境内广泛流传且历史悠久。而碌曲县更被中国舞协授予中国锅庄舞之乡的荣誉称号,已连续数年举办锅庄舞大赛。香浪节源于上山采薪,香浪的藏语意思就是采薪。
节日期间,高原上鲜花盛开,农牧民群众乘草盛花艳、丰收在望的大好时机,身着华丽的藏服,纷纷来到景色宜人处安营扎寨。节日期间,当地人烹牛宰羊煮酒熬茶,尽情享用美味可口的系列传统藏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5. 藏族锅庄舞蹈音乐有哪些
《跳起欢乐的锅庄》歌词(修改稿) 整理:邓云君 王扣成 王艳霞 前奏:梭……梭呀,梭……梭呀啦,梭……梭呀,梭……梭呀啦 …梭…梭…梭梭呀,…梭…梭…梭呀! 燃起熊熊的篝火,跳起欢乐的锅庄。抒发丰收的喜悦,畅饮生活的酒浆。 噢……哈,噢……哈, 热血在我们胸中奔涌,笑脸像鲜花一样开放。
梭……梭呀,梭……梭呀啦, 梭……梭呀,梭……梭呀啦, …梭…梭…梭梭呀,…梭…梭…梭呀! 踏着轻快的舞步,跳起欢乐的锅庄。迎接远方的家人,跳出心中的欢畅。
噢……哈,噢……哈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来也噢……朋友,来哟…噢…朋友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朋友们尽情地跳吧,莫辜负美好的时光。
6. 藏族锅庄舞的音乐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
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1、果谐: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
2、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
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
3、弦子: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4、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
5、谐钦:流传于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的古老仪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节日或仪式时演唱。
谐钦一般由带有标题的歌舞曲多首组成,首尾乐曲分别称为“谐果”及“扎西”,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音乐古朴热情。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6、热巴谐:流行于康巴地区的流浪艺人表演的歌舞。包括鼓铃舞、杂耍、歌舞剧、木棒舞、鹿舞、刀舞、热巴弦子等多种表演形式。
热巴弦子音乐与民间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铃舞音乐包括散板的男声领唱及慢板齐唱,音乐热情优美,富于魅力。扩展资料:歌舞《藏族舞蹈 高原天使》 陈玉先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
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果谐: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
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
弦子: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
引子的曲调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异,多数为商调式,个别乐曲结束于羽、宫调式;歌曲部分的曲调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关系转调;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
7. 藏族锅庄舞曲
广场舞曲《格桑拉》。藏族民歌。 演唱:德乾旺姆 歌词: 今天我们在一起,格桑拉, 跳起欢乐的锅庄,格桑拉, 祝我们大家幸福哟, 祝我们大家吉祥,格桑拉 今天我们在一起,格桑拉, 手捧洁白的哈达,格桑拉, 祝新郎新娘幸福哟, 祝你们相亲相爱,格桑拉。 嘿嘿 嘿 嘿嘿 嘿嘿 嘿 嘿嘿 嘿嘿 嘿 嘿嘿 嘿嘿 嘿 嘿嘿 今天我们在一起,格桑拉, 高举醇香的美酒,格桑拉, 祝新郎新娘情义美, 祝愿白发到老,格桑拉。 今天我们在一起,格桑拉, 唱起吉祥的颂歌,格桑拉, 祝我们幸福永久,格桑拉, 祝祖国繁荣昌盛,格桑拉, 祝我们幸福永久,格桑拉, 祝祖国繁荣昌盛,格桑拉。 嘿嘿 嘿 嘿嘿 嘿嘿 嘿 嘿嘿 嘿嘿 嘿 嘿嘿 嘿嘿 嘿 嘿嘿
8. 臧族锅庄舞蹈
三步舞,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9. 藏族锅庄舞音乐下载
1,锅庄舞。
集体舞,几人至几百人不等,围成一圈,顿足为节,连臂跳歌。边歌边舞,节奏以歌而动,舒畅悠扬,优美壮观。锅庄舞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踢踏舞。
藏语叫堆谐,系古典宫廷舞,起源于17世纪,后传到民间,不断完善改进,它以踏步为节,注意脚下节奏变化。又分节奏较慢的降谐,节奏较快的觉谐两种。
3,热巴舞。
热巴是对民间艺人的称呼,讲说,唱,舞融为一体,金铃银鼓相伴,又称铃鼓舞。
10. 藏族锅庄舞蹈音乐视频
锅庄舞,也称“果卓”或“歌庄”“卓”等,在藏语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源于古老的宗教活动,后来逐渐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这舞蹈。
11. 藏族锅庄舞蹈视频
热巴舞是藏族最古老的舞种之一。热巴舞、弦子以及锅庄舞,合并称为藏族三大舞蹈。热巴舞的起始可追逐到公元11世纪。我国西藏为主要传播区域,逐步从西藏那曲、林芝、阿里一直到四川省甘孜、巴塘,云南省迪庆,甚至延伸到中国的邻国,如印度,尼泊尔等。热巴舞是一个在铃鼓的伴奏下进行表演的集体舞蹈,主要特点就是大胆无限制,浑厚有力,而且动作难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