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能源开发前景分析
依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采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政策,以促进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
不断改造海洋捕捞业、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增养殖业、油气业、旅游业和医药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勘探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发电等潜在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2. 海洋能源开发要在什么样的海岸
耕海是指在海上进行劳作,生活的人。
改变过去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捕捞作业方式和养殖模式,通过伏季休渔、人工增殖放流、投放鱼礁等方法,使海洋的渔业资源得到有效的恢复,使鱼类的种群数量有效增加,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兼顾生态平衡,维持和谐的生态环境,保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海洋能源开发前景分析论文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图3.14《深海锰结核》)。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图3.15《大陆架剖面示意》)。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图3.17《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4. 海洋新能源开发
“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其形成过程为: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氧性细菌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中,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环境下形成了类似冰的透明晶体,这就是“可燃冰”。
5.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
不错。
当下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多。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地位。因此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本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本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6. 海洋能源开发技术
首先来看一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做什么的。主要是利用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来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捕鱼等活动,它涉及的领域很多,比如生命科学中的遗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和酶工程,以及现代造船、机械、灌具制造、航海、通信等。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为: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渔具理论与设计、航海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
7. 海洋能源开发前景分析报告
潮汐能。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大量的势能大都转化为动能。海水在潮涨潮落运动中所包含的大量动能和势能,称为潮汐能。
8. 海洋能源开发龙头股
大烨智能: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2.95%,最高为2020年的6328万元。
明阳智能:公司依托永磁混合驱动风机成功卡位,适时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计划定增募资研发漂浮式海风走向蓝海,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粤水电: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4.6%,最高为2020年的2.636亿元。公司投资建设阳江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厂区,扩大风电装备产能,加快切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市场。
通裕重工: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2.5%,最高为2020年的3.813亿元。专研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节能节材工艺及装备提升等项目。
大金重工: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72.22%,最高为2020年的4.650亿元。风电塔筒龙头,主营风力发电塔架和海上风电单管桩。
金风科技: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4.01%,最高为2018年的32.17亿元。公司针对不同地形、气候条件进行了差异化、系列化设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并为海上风电储备了6MW直驱永磁机组。
9. 海洋能源发展
海洋能源行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72亿元,比2017年增长12.8%。从能源结构看,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海洋能源的净进口国;2006年成为天然气的净进口国;2009年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我国海洋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海洋能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海洋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
全国海洋能源生产总值达77611万亿元,增速为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与上年持平。海洋能源总量持续增长,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1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海洋能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能源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38.8%和56.6%,海洋能源三次产业结构连续6年保持“三、二、一”的态势。海洋能源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着海洋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海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构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