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海洋教学主楼(中国海洋教务)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8 06:04   点击:26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中国海洋教务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没有教务处,由烟台大学教务处统一管理。

2. 教务系统中国海洋大学

考试时间冲突很好缓的。

去海大教务处下载一份通识必修的缓考表,填好以后去给院里教学秘书签字,签字后一份交给教学秘书一份给任课老师,一份自己留底就哦了~~

3. 中国海洋教务处入口

首先是可以找教务处,再者有关系可以用用

4. 中国海洋大学教务管理

填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考生必测科目为物理,选测科目为化学、生物。海洋科学是海大的特色优势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一流本科专业,其学科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和教育质量处于国内顶尖水平。

5. 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官网

大学生保研需要的条件

  (1)国家本科招生计划招收的应届毕业生(不包括专科、二级学士和独立学院的学生)。

  (2)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对学术研究学习兴趣浓厚,创新发展意识强,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能力强。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没有考试作弊或剽窃他人学业成绩的记录。

  (4)品行良好,无违法违纪处罚记录。

  (5)对于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突出培养潜力的学生,经三名以上校本专业知识教授我们共同进行推荐,

并经免试生选拔领导通过小组严格审查后,可不受综合能力排名的限制,但应公布学生的相关说明材料和教授的推荐信。

  (6)在制定综合评价体系时,可以适当考虑文学艺术、体育和社会工作等因素。但是,具有这些专业的人员必须参加综合排名,不得单列。

6. 中国海洋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以下是江苏海洋大学现任领导:

校党委书记:邓建华

校长:李杰

党委副书记:刘继红、李勇

副校长:陈志刚、徐勇、董雪峰、王峥

纪委书记:王建新

副校长(兼):贾晓明、李晓刚、朱春来、陈惟清

学生工作部部长:陈志刚

教务处处长:徐勇

科研处处长:董雪峰

人事处处长:张宏

计划财务处处长:王峥

后勤管理处处长:陈惟清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贾晓明

信息技术处处长:李晓刚

招生就业处处长:朱春来

7. 中国海洋大学教学平台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教育部海洋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海尔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信息探测与数字海洋技术”省重点高校实验室、青岛市混合现实与虚拟海洋重点实验室为学科支撑平台。

赫瑞-瓦特大学始建于1821年,是具有199年历史的英国名校,也是英国历史上建立的第八所高等学校, 同时它还是全球第一家建立机械工程学院的高校。在英国最权威的“卓越研究框架(REF)的评估中,综合排名全英第33位,其中General Engineering排名全英第一,82%以上的科研项目被评为世界领先水平或世界水平。赫瑞-瓦特大学机器人和自动系统创新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作为“英国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的主办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机器人相关教学与研究设备。大学共有五个校区,其中英国主校区坐落于爱丁堡 (Edinburgh)。作为英国第二大、欧洲第四大金融中心,爱丁堡以其悠久的历史、迷人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闻名于世。

(1)双学籍、双学位:录取的考生入学注册后同时具有中国海洋大学和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学籍,享有两校的权益、接受两校的管理,完成学业后符合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将获得两校的学位。

(2)国际化“3+1”培养:在中英两国学习,前三年在中国海洋大学学习,第四年在赫瑞-瓦特大学爱丁堡校区学习,充分利用两校学科优势及教育资源。专业核心课程为全英文授课。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器人专业方向: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赫瑞-瓦特大学机器人专业有机结合,引进赫瑞-瓦特大学软件开发、电子设计实践、智能机器人学、机器人系统科学等十余门门国外先进的专业核心课程。

2.培养模式

中国海洋大学和赫瑞-瓦特大学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英两校师资分授课程、互访交流,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培养方案要求后,学生毕业可获“双文凭学位”,即符合毕业要求的将获授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证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及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机器人专业荣誉工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Engineering with Honours in Robotics)。

3.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全球计算机和机器人产业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引进英国教育理念及培养模式,依托中英两校在信息技术和机器人领域的学科优势及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机器人学基础知识,熟悉软硬件开发工具,能熟练运用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机网络、电气电子工程导论、电子设计实践、软件开发1-3、机器人学导论、机器人学集成小组项目1-2、机器人系统科学、硬件-软件接口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