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发展海洋经济
你好!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广阔的海岸线与海域空间、相对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海洋经济与科技基础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是领先于其他沿海省市的相对优势。
2. 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
山东省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七市,定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动能转换区域传导引领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威海、日照、潍坊等市,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区和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四市,定位是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3. 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
海洋是国际化的媒介,是威海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优势。
威海海域面积1132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78公里,自然岸线保有率达100%,近岸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达到98.6%。拥有8处国家级、省级海洋保护区,200多公里清洁沙滩,30多个公益性滨海公园,7处大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骨干城市,威海大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强化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先后获评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获得五个国家级海洋示范试点的城市。
依托地域优势,发挥海洋全领域竞争力
海产品产量连续30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威海拥有海参、鲍鱼、对虾、海带、扇贝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是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鲍鱼、牡蛎、牙鲆、河豚、扇贝、石鲽、海蜇和裙带菜养殖基地。拥有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拥有1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3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典型。
4. 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意义
公司经营宗旨是:围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导向作用,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公司主要从事海洋运输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建筑、海洋能源矿产、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投资、经营与管理。
5. 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一般来说,山东省未来发展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山东靠海,可以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同时,山东离京津近,离江苏近,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后劲十足。
6. 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天然优势
1.海域面积广阔
2.海洋渔业传统良好
3.高校科研院所多技术支持雄厚
4.政府支持提倡
7. 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措施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作为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十三五时期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2020年完成海洋生产总值1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7%,交出了一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8. 山东省发展海洋经济
山东省海岸线3345公里。
2011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8300亿元,较2010年增长16%;直接从事海上作业人员达500万人,各类渔业船舶6万余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