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农业地理特征图(海洋农业logo)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8 11:18   点击:237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农业logo

航空母舰辽宁号、山东号的服役,不断走向深蓝进行巡练,同时其他各种战舰频繁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始走向海洋,不断成长壮大。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航[1]。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2]。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3]。

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4]。

2. 海洋农业局

一、主要职责:

(一)按照规定权限,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制定全县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有关政策措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负责全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依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

(三)负责全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组织实施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县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

(四)负责全县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组织实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依照有关标准组织考核。按照规定权限,执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全县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战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方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

(六)负责建立全县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政策。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七)负责统筹全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全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提出重大备选项目。

(八)负责组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牵头拟订并实施全县耕地保护制度,负责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组织实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监督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执行情况。

(九)负责管理全县地质勘查行业和地质工作。拟订全县地质勘查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管理县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矿产勘查专项。负责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负责古生物化石的监督管理。

(十)负责全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按照职责权限,负责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压覆矿产资源报批。负责矿业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承担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的调控及相关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十一)负责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负责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督管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负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负责测量标志保护。

(十二)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组织、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保障工作。

(十三)推动全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发展和对外合作。组织实施全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及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和信息资料的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全县自然资源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十四)配合国家对县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按照上级安排,组织实施自然资源督察相关工作。依法查处全县自然资源领域重大违法案件。

(十五)承担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审批服务便民化等工作。

(十六)统一领导和管理德昌县林业和草原局。

(十七)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八)职能转变。落实关于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作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创新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措施,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精简下放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强化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规则、标准、制度的约束性作用,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评估的便民高效。

(十九)在自然灾害防救方面的职责分工。

县应急管理局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防震减灾机构等部门要做到各司其职、无缝对接。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救灾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防震减灾机构依法依规承担相关行业领域的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工作及抢险救援的技术保障工作。

1.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牵头组织编制全县综合应急防灾减灾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承担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并落实。承担灾害指挥部工作,负责组织灾害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编制全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导、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同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防震减灾局、县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组织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承担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2.县自然资源局负责落实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组织、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保障工作。

3.必要时,县自然资源局可以提请县应急管理局,以县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3. 海洋农业化

您好,河北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该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完备。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海洋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等,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海洋科学知识。

该专业还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习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毕业后,学生可以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如果你对海洋科学感兴趣,那么河北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4. 海洋农业银行

海阳农商银行2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2.73%。

2022年泰州海阳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利率表如下(单位:%):

活期存款0.30,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三个月1.43,半年1.69,一年1.95,二年2.73,三年3.575。

山东海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04-09,法定代表人为温向东,地址为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阳路208号,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等。

5. 海洋农业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效益

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利:

有利影响

1、我国整体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就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而言,一般是温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洋性较强。季风气候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2、受太平洋上的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雨量较为充足,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因此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

不利影响

1.季风气候带来的降水差异大是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打击。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

2、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6. 海洋农业化名词解释

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985,211综合大学,其农业管理专业并不是强势学科,不如山东农业大学的农业管理专业。

7. 海洋农业公司

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等联盟成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高校。

综上,两个学校都很棒,知名度方面不相上下。

8. 海洋农业是什么意思

两种文明体系之间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

第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生活形态的不同 。在农耕文化中,人们可以依靠农业发展自给自足,这就决定了,农耕文明安土重迁,不倾向于打乱已有的生活秩序,寻求的是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而在海洋文化中,以海洋为基础的文明体不能够自给自足,这就需要他们积极向外寻求资源,向外拓展,寻求的是一种崇尚冒险的生活状态。

第二,农耕文明是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对于家庭更为重视,所以对于家庭伦理观念强调较多。而海洋文明却是强调外出,对于家庭的依赖并不像农耕文明这么明显,所以对于家的依赖性相对较弱,家庭伦理观念不如中国强烈,这从西方的神话中可以看出。

第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对外策略不同,在农耕文明中,人们可以依靠内生资源维系生存,向外寻求生存资源的欲望并不强烈,所以基本上不会为掠夺资源而爆发对外战争。所以,在中国,很少发生为寻求资源而发生的向外侵略。中国很早就是一个大一统国家,在中国发生的战争大部分都是在大一统的理念下,寻求统一的理念,不是为了掠夺资源。而海洋文明则不同,海洋文明难以依靠内生资源维系生存,需要积极向外拓展领地,满足自身的生活基础,所以海洋文明更具侵略性,大家可以看到,在《理想国》中,建立军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资源或者掠夺资源。这在近代欧洲殖民行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四,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对于商业的态度不同,农耕文明既然能自给自足,对于商业的需求自然较弱,而在海洋文明中,生产相对单一,在不进行殖民的情况下,需要依靠商业贸易互通有无,所以在中国,商业长期受到压抑,而在海洋文明中,贸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五,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求新创变需求不同,农耕文明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需要,自然容易滋生惰性,满足于眼前。而海洋文明因生活所迫,经常面临不稳定的环境,所以需要求新求变,这在近代的发明创造中可以看出。

9. 海洋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开展海洋环境容量研究 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农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流域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相结合 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我国海水养殖主要位于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浅海滩涂和内湾水域,养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环境恶化。 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加强资源养护措施,保护渔业资源。 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区,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促进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近岸海域赤潮的监测、监视和预警,努力减轻赤潮灾害

10. 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申报指南

第三十三章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一节 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水平。以沿海经济带为支撑,深化与周边国家涉海合作。

第二节 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严格围填海管控,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滨海湿地保护。拓展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保障入海河流断面水质。加快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防范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露等重大环境风险,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能力。完善海岸线保护、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第三节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深化与沿海国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科学研究和海上搜救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深海战略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参与北极务实合作,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提高参与南极保护和利用能力。加强形势研判、风险防范和法理斗争,加强海事司法建设,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序推进海洋基本法立法。

11. 海洋农业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坐落于海滨城市——广东省湛江市,是国家海洋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1],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1997年1月10日,湛江水产学院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489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92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有81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5万人,独立学院2.1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万人。[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