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海洋温度(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怎么的现象)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8 17:56   点击:146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怎么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上暖湿水流向东移动的一种气候现象,它会对全球天气产生响。以下是厄尔尼诺现象在天气表现上的一些特点:

1. 气温异常:厄尔尼诺时期,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较平均年份明显升高,这会导致大气近地层温度升高。全球大部分地区也会受到影响,气温普遍偏暖。

2. 降雨变化:厄尔尼诺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降雨模式改变。通常,厄尔尼诺导致南美西海岸干旱,而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则可能出现异常降雨,引发洪灾或异常干旱。

3. 强风暴活动:由于厄尔尼诺增强了大气环流,全球某些地区可能经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风暴活动。例如,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东太平洋地区出现更多的热带风暴和飓风。

4. 生态系统的影响:厄尔尼诺对全球生态系统也有重要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受到冲击,导致鱼类迁移、珊瑚白化等现象。陆地上,植被生长与消失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并非绝对规律,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一般为数个月至一年左右。气象专家会通过监测海洋温度和大气环流等指标来追踪和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并对其可能的天气影响提供相应的预警和预测。

2.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水温度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于位于赤道附近东太平洋南美沿岸的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一种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成为“圣婴”。

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徙。

3.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名称 西班牙文EL-Nino是“圣婴”的意思,其译名为“厄尔尼诺”。

过去,地处南美洲的秘鲁渔民,称呼每年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水温度上升的现象为“圣婴”,即“厄尔尼诺”。后来,气象学家与海洋学家,把厄瓜多尔至秘鲁赤道东太平洋沿岸一带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称之为“厄尔尼诺事件”。判断是否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气象界是以若干个关键海域的海表温度至少连续三个月正距平(比常年同期偏高)在0.5℃以上,或者季距平达到0.5℃以上为依据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相反,当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比常年同期偏低)在0.5℃以上时,气象界称之为“ 拉尼娜事件”,本来LaNina,西班牙文指小女孩。它是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海温变化的“冷事件”。“厄尔尼诺 和“拉尼娜”都是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暖或偏冷现象。影响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呢?原来,南美沿岸原本是冷水上规区,亦称之为冷水涌升区。水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是鲱鱼的最好食物,但若冷水上翻减弱,由于浮游生物大量减少,鲱鱼就会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这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渔业生产和经济收入。从气象方面来说,气象学家的许多研究表明;当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不仅会使热带环流和天气气候发生异常,甚至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异常,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洪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由于,一九九七年以来厄尔尼诺现象连年出现,我国一些地区范围较大的严重的气象灾害多有发生,所以气象界和社会上很关心“厄尔尼诺”问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些局部地区来讲,天气的某些异常变化不一定都与这两种现象有关,千万不可误导。

4.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怎样的现象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5. 厄尔尼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的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6.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水温度的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会造成地球一部分地区干旱和一部分地区暴雨洪灾。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厄尔尼诺”一词源自西班牙,意即“圣婴”。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的时空分布。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隔1~6年发生一次,平均间隔为3.5年。厄尔尼诺的发生期平均大致—年左右,个别厄尔尼诺现象可持续两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距平一般都在12月份前后表现比较明显,而在下一年的春季逐渐恢复正常海温。因此,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间都是跨年度的。

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气候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影响范围比较广泛。南美洲西岸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直接在厄尔尼诺活动范围之内,所受到的影响最强烈。正常年份,赤道东风气流在印度尼西亚地区形成辐合上升气流,在该地区形成比较多的降水。而靠近秘鲁地区,下沉气流形成该地区的干旱环境。当厄尔尼诺出现时,赤道东风减弱或转变为东风,原来处在印度尼西亚的辐合带沿赤道地区东移,秘鲁沿岸的下沉气流减弱,因此,从赤道中太平洋到东太平洋区域降水增加,而印度尼西亚地区出现干旱天气。厄尔尼诺还造成南亚和东亚地区的暖冬天气,并对非洲南部和南美东岸的冬季气候也造成明显影响。厄尔尼诺还影响澳大利亚、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和墨西哥湾周围地区,菲律宾以及夏威夷群岛等地。

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给全球经济活动产生强烈影响,给全球气候带来大范围的异常,引发多种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雨,暴风雪,飓风,洪水,干旱,高温,酷暑,虫灾,低温,寒冬及泥石流等。重点的灾害是暴风雨,洪水,干旱和高温。它造成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导致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受影响的领域主要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和生态系统,同时也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和贸易等方面。

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曾经给全球气候和经济活动产生强烈影响。它使印度尼西亚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结果导致农业减产,带来饥荒,营养不良,疾病和数百人死亡;使澳大利亚遭受严重的干旱: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遭受到极具破坏性的沿海风暴和泥石流的影响,而墨西哥湾周边各洲则洪水泛滥,中北部各洲旱灾肆虐,导致谷物和大豆减产;非洲大部分地区受到干旱的影响。此外这次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干旱影响还波及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南部,墨西哥以及夏威夷。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一般认为是2O世纪最强列的一次。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的显著特征是来势快,规模大,强度强。这次厄尔尼诺发生以后,造成世界许多地区的严重干旱,旱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澳大利亚,中美洲,南美洲北部以及非洲部分地区。印度尼西亚发生了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造成至少800多人因饥饿而死亡。在菲律宾发生了16年来最严重的干旱,1998年上半年的水稻产量只有270万吨。此1997年上半年产量下降15%。据国外专家分析,东南亚的干旱造成几十亿美元的损失。澳大利亚官方预测,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干旱天气使澳大利亚农业在1997-1998财政年损失13.5亿美元。1997年由于世界许多地区出现长时间持续干旱和高温的天气,引发森林火灾也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发生森林火灾最严重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大火烧毁了至少500hm2森林。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所产生浓烟笼罩东南亚,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使东南亚各国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其污染危及全球。据初步估算,仅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造成的损失就不少于200亿美元。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海洋渔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厄尔尼诺对墨西哥和美国渔业的影响将可能持续几年;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域渔产量大幅减少,使鱼粉价格上升了35%。1997年的世界鱼粉产量也因厄尔尼诺比上—年减少了175万吨。

据粗略估计,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大约2000多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130多亿美元。

我国不是厄尔尼诺影响的主要地区,但厄尔尼诺的影响也不是可以忽略的。厄尔尼诺现象时常和其他影响因子共同作用,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产生明显的影响。199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导致秋粮减产250多亿千克,油料减产近100万吨。另外,在浙江沿海登陆的9711号台风,是近30年来罕见的,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多亿。这些气候灾害现象,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厄尔尼诺这一具有潜在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极其广泛和严重的。因此厄尔尼诺现象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7.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

厄尔尼诺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表现为太平洋赤道区域海温异常增暖、季风环流、降水分布发生变化等一系列的气候变化现象。它通常发生在2-7年的周期内,持续时间一般为几个月到两年不等。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分布异常导致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海水温度较低,而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较高,形成了所谓的“厄尔尼诺态”。当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引发厄尔尼现象。这种异常海水温度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的影。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变化。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期间,赤道太平地区的降水量增加,而亚洲南部、澳大利亚和美洲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减少。此外,厄尔尼诺还会引发热带气旋活动增加、风暴形成频率增加、干旱或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的周期性和持续时间难以准确预测,但通过观测和研究,科学家们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提前预警和监测。这对于气象预报、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8.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什么的现象

厄尔尼诺是南美洲秘鲁渔民最早对影响当地鱼流的秘鲁近海暖洋流的通俗叫法,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的意思,指的是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尔尼诺附近,即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

现在,对厄尔尼诺已有了一个基本一致的定义: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不仅扰乱秘鲁渔民的正常渔业生产,引起当地气候反常,而且在厄尔尼诺现象强烈的年份,还会给全球气候带来重大影响。如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异常,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依然没弄清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

但有一种目前较为盛行的观点,即“大气因子论”。这种观点认为,赤道太平洋受信风影响,形成了海温和水位西高东低的形势。与此同时,在赤道太平洋西侧的上升气流和东侧的下沉气流的影响下,信风会加强,一旦信风减弱,太平洋西侧的海水就会回流东方,赤道东段和中段太平洋的海温因此会异常升高,从而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学家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更多与厄尔尼诺相关的事情,

在探索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机理的过程中,有的科学家们提出时海底火山爆发造成了厄尔尼诺暖流;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但对于厄尔尼诺现象,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研究。相信有一天,人类能最终彻底走出“厄尔尼诺”怪圈。

9.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水温的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

10.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什么的

是的,厄尔尼诺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厄尔尼诺冬季是热的。

厄尔尼诺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