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资源包含哪几类(海洋资源包含哪几类生态系统)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8 18:43   点击:16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资源包含哪几类生态系统

海洋资源按成因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生物资源:即生活在海洋中可被人们利用的动、植物资源,包括鱼、虾、贝、藻及其他各种野生海洋动、植物。

2. 化石燃料资源:主要指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煤矿。这些资源是埋藏在海底岩层中的碳氢化合物,可做燃料。

3. 深海矿物资源:包括大洋锰结核、海底钴结壳和海底热液矿床等。这些资源都是分布在海底表层,在深海条件下自生成矿的多金属矿产资源。

4. 海滨砂矿资源:主要是指因海水流动而使金属或非金属固体矿物砂粒在海滨聚集而形成的次生矿床。包括砂、砾石及其他各种珍贵的金属、非金属砂矿资源。

5. 海水化学资源:海水中富含各种化学物质,包括海水水资源、地下卤水资源和其他海水化学物质资源,如盐、溴、碘、氯化镁、氯化钾、铀、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稀有化学元素等。

6. 海洋能源:因海水运动和态势而形成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7. 海洋空间资源:指可以利用的各种海洋空间,例如:港湾、航道、滩涂、湿地和退海荒地等。

总之,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是人类重要的资源来源之一。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它们,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海洋资源包括

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矿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

3. 海洋资源有哪几类

海洋型国家有两类:

一、沿海国家,沿海国家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既背靠大陆,又面向海洋。既可以有辽阔的大陆土地,又可以有海上的运输。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等发达国家都是沿海国家。

二、是岛国,岛国属于海洋国家,虽然有优越的港湾有利于海上运输,但是岛国一般都比较小,缺乏土地资源,国土面积也无法扩张。作为岛国的发达国家并不多,著名代表英国,新西兰,日本等。

4. 海洋资源类型

海洋化学资源指: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包括海水及海水中的盐。

海水(地球表面海水的总储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7%)中含有大量盐类,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主要包括:海水制盐及卤水综合利用,海水制镁和制溴,从海水中提取铀、钾、碘,以及海水淡化等。

5. 海洋资源包含哪几类生态系统类型

1 油气资源

南海海域内含有大量油气储量的地区.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2 其他矿产资源

华南海岸带的沙坝、海滩和岸裙等的沙体中蕴藏有丰富的砂矿资源,已达工业品位或已开采的有钛铁矿、钨、锡、金、锆石、独居石、磷钇矿、金红石、铌钽铁矿和玻璃石英砂。已划出几个砂矿成矿带:粤东钻石砂带、粤中锡砂带、粤西独居石—磷钇矿砂带、雷州半岛—琼东钛铁矿—锆石砂带,桂南玻璃石英砂带。

南海大陆架第四纪古河谷、古沙坝、古海滩和底砾层,均是砂矿远景区。建筑填料用的内大陆架砂砾估算资源量约为4500亿吨。香港自1985年以来已在内大陆架全新世海相淤泥层下浚挖了约2.5亿立方米的砂砾,用于各种吹填工程。南海诸岛上蕴藏有一些鸟粪磷矿。此外,南海深海沉积采样已获得锰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的样品,水深超过4000米的下大陆坡和深海盆地是锰结核与富钴锰结壳的远景区。

3 生物资源

3.1 动物资源

南海北部的鱼类约有750种,以暖水性为主,暖温带种较少,未发现寒温带性种。鱼类区系为亚热带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中—日亚区。南部的鱼类有1000余种,皆为暖水性,主要分布在南海中部诸岛之间的热带区,向北到西沙群岛,为热带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印—马亚区。主要经济鱼类有蛇鲻、鲱鲤、红笛鲷、短尾大眼鲷、金线鱼、蓝圆鲹和钝头双鳍鲳等。

南海海蛇种类约有10种,数量不少。每年4至5月间在万山群岛水域,9至10月间在北部湾猬集,具有开发捕捞价值。南海是海龟活动的海区,每年4至12月来南海诸岛产卵,尤以4至7月为繁殖盛季。习见种有海龟、玳瑁、蠵龟和棱皮龟等。海兽有豚类、鲸类。北部河口区常见有白海豚、海豚和儒艮等。中部海区常见到成群的海豚。

浮游生物种类繁多。上层水中生活的浮游生物具有热带大洋特性。北部沿岸浅水区,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有暖温带种入侵。但出现时间较短,且随不同年份有较大变化。南海浮游生物仍以热带种为主要成分,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的印—马亚区。海盆深层水中生活的浮游生物种类稀少,生物量也很低。沿岸水域主要浮游生物资源有日本毛虾、红毛虾、锯齿毛虾、海蜇和黄斑海蜇等。

底栖动物种类相当丰富,但优势种数量一般不是很大。北部沿岸浅水区生活的底栖动物基本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种。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中—日亚区,为亚热带性质。南部,包括南沙群岛海域,底栖动物基本都是典型的热带种,特别是造礁珊瑚极其发达。南部底栖动物类群远较北部为多。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印—马亚区,为热带性质。南海海盆1000米以下的深水区底栖动物具有深海的特征。南海底栖动物资源主要有软体动物的珠母贝、近江牡蛎、翡翠贻贝、日月贝和杂色鲍等,甲壳动物的墨吉对虾、长毛对虾、中国龙虾、密毛龙虾、远游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等,以及棘皮动物的梅花参、刺缘参、黑海参等。

3.2 植物资源

南海沿岸分布着众多的红树林,种类达20余种。它们呈不连续分布,大都出现在河口附近泥滩上,构成了具有热带特色的红树林群落,它对沿海鱼类繁殖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底栖植物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为广东沿岸,由于受大陆气候影响,出现以亚热带性种为主的代表种,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日亚区。南区为南海诸岛海域,主要为热带性种类,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印—马亚区。南海沿岸底栖植物资源丰富,经济海藻主要有羊栖菜、紫菜、江蓠、鹧鸪菜、麒麟菜和海萝等。

3.3 珊瑚礁资源

南海诸岛地处热带,具有热带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大致由深海中、下层生态系统、深海上层生态系统、珊瑚礁区生态系统和珊瑚岛上生态系统等有机组成。

西沙群岛的珊瑚非常繁茂,各类珊瑚约160余种,其中造礁珊瑚124种,数量较多的是大分枝状的魅力鹿角珊瑚和多枝蔷薇珊瑚。西沙群岛中除了高尖石为火山岩岛外,其余各岛全是珊瑚礁岛。其中永乐群岛实际上是多个珊瑚岛分散在周围、中间有一个潟湖的大环礁,潟湖有多条通道与南海相通。宣德群岛是一个半月形的开放式多通道的大环礁。

东岛是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1.55平方千米)。东岛由上升礁及珊瑚贝壳砂复合而成,岛的四周是阶梯式的礁平台(第一阶水深3至5米,第二阶15至25米,第三阶40至50米)。在礁平台上的生物分带极为明显,且不同坐向有差别。东北向的礁平台发育良好,500米宽的浅水台地分橙黄滨珊瑚带、苍珊瑚带和珊瑚藻带。西南向的礁平台仅150米宽,珊瑚发育不好。除珊瑚外,珊瑚礁热带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已记录种数:海藻400种,鱼类500种,无脊椎动物1800种。

南沙群岛主要是由珊瑚礁组成,具有典型的热带珊瑚礁(主要是环礁)特征,已记录近百种造礁珊瑚,以滨珊瑚、蜂巢珊瑚、鹿角珊瑚、菊花珊瑚的数量最大。

4 旅游资源

4.1 海岛旅游资源

我国的南海诸岛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

南海诸岛是我国海洋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是研究我国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在南海诸岛逐步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将会与历史文化研究形成相互促进。

南海诸岛形态各异的珊瑚礁,蔚为壮观的水下礁盘,千姿百态的珊瑚,清澈透底的海水,如花园般绚烂多姿的潟湖,松软白细的沙滩,各种名贵海产,都为南海诸岛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条件。在这里既可以享受热带海洋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又可以尝试诸如潜水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同时,一些岛屿上发现了我国古代渔民生产生活的遗物遗址,这一方面证明了是我国人民最早开发南海诸岛,另一方面,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滨海旅游资源

我国大陆濒临南海的海滨旅游地区主要有三个:广东海滨海岛旅游带、海南旅游区和北部湾旅游圈。

广东海洋旅游以度假为主题,形成了阳江海陵岛、湛江东海岛、深圳大鹏湾、惠州大亚湾、汕头龙虎滩、汕尾红海湾和江门川岛等八大海滨旅游度假区。

海南具有宜人的海岛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热带风情,是我国最具备条件建设热带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整个旅游区在布局上以三亚为中心、东南部海滨为重点,形成规模发展的格局。海上观光方面有游艇观光、潜艇观光、水上飞机观光、海上捕捞、养殖观光等;海洋游乐方面有摩托艇、帆板、帆船、冲浪、牵引划水等;海上休闲游垂钓、游钓、潜水、游轮等;以及海洋生态科普教育、科学考察、探险等。

北部湾旅游圈包括海南省及粤西、桂南。一是将形成桂东、粤西和琼北的小三角旅游圈,并有望成为国内旅游的一个热点地区。二是随着北海、三亚至越南的游轮开通,以及从广西东兴口岸直达下龙湾的陆地旅游线的形成,该地区出现了多条旅游热线。

5 其他资源

太阳能:南海诸岛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超过我国其他海域和绝大多数的内陆地区,堪比青藏高原。全年各月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90至260W/㎡,终年可利用。

风能:有效风速3至20m/s,出现时数5500至8000h,出现时间65%至89%,有效风能密度300至650W/㎡,属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台湾海峡南口和巴士海峡的风能高值为全国海区之冠。

海洋能:南海海域广阔,波能资源丰富,据估计可达38.3×1013W,为渤、黄、东三海区波能蕴藏总和的2倍。更具有显著优势的是南海的温差能资源。南海表层海水全年温度大都超过26℃,而在1000米深处终年低至5℃,稳定、持久而显著的温差,是温差发电的有利条件,如能全部开发,估计可发电(1~2)×1012W。此外,在南海礁群附近,由于受地形影响,潮差较大,有些地区的潮差甚至大于2.5m,且具有较大流速。因此,亦可以考虑利用地形和潮汐规律,利用口门或人工口门进行潮汐及海流发电。

空间资源:南海地区总的陆地面积十分有限,但是海域广阔,有巨大的空间资源开发潜力。当前的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一般包括:港口航道、海岛土地开发、水下仓储等。随着人类社会科技进步,利用海洋空间可以发展海上种植业、海上城市等新型的人类生存及发展空间。

6. 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有哪些

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总称。 对人类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价值与用途的遗传资源、生物体、种群或生态系统及其中的任何组分的总称。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潜在价值,它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结构千差万别,分布极其广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目前已经鉴定的生物物种约有200万种,据估计,在自然界中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0~5000万种。它们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卫生保健等都离不开生物资源。此外,它们还能提供工业原料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的 生物资源 总和。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其中:   动物资源包括陆栖野生动物资源、内陆渔业资源、海洋动物资源。   植物资源包括森林资源、草地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和海洋植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包括细菌资源、真菌资源等。   从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为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栽培作物资源、水产资源、驯化动物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遗传基因(种质)资源等。

7.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

海洋矿物资源有石油、海滨砂矿、可燃冰、锰结核、富钴结壳等。1、石油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

2、海滨砂矿海滨砂矿是指在海滨地带由河流、波浪、潮汐和海流作用,使重矿物碎屑聚集而形成的次生富集矿床。

它既包括现处在海滨地带的砂矿,也包括在地质时期形成于海滨,后因海面上升或海岸下降而处在海面以下的砂矿。

它主要有金红石、钽铁矿、磁铁矿、磷钇矿、金矿、铁矿、金刚石、石英砂、煤等矿种组成。

海底及海底以下埋藏着丰富的固体矿物,主要包括海滨砂矿和锰结核、海底热液矿等深海矿产。

其中海滨砂矿广泛分布于沿海国家的滨海地带和大陆架。

世界上已探明的海滨砂矿达数十种,主要包含金、铂、锡、钍、钛、锆、金刚石等金属和非金属。

3、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4·xH2O。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4、锰结核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

锰结核的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等。

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

锰结核是沉淀在大洋底的一种矿石,它表面呈黑色或棕褐色,形状如球状或块状,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最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锰、铜、钴、镍等。

5、富钴结壳富钴结壳又称钴结壳、铁锰结壳。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壳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因富含钴,名富钴结壳。

表面呈肾状或鲕状或瘤状,黑色、黑褐色,断面构造呈层纹状、有时也呈树枝状,结壳厚05~6厘米,平均2厘米左右,厚者可达10~15厘米。构成结壳的铁锰矿物主要为二氧化锰和针铁矿。其中,含锰2.47%、钴0.90%、镍0.5%、铜0.06%(平均值)、稀土元素总量很高,很可能成为战略金属钴、稀土元素和贵金属铂的重要资源。

8. 海洋资源包含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海洋中蕴藏着一笔巨大的宝藏,这笔宝藏包括四个方面: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这些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化解未来的能源危机是毫无问题的。

海底是海洋动植物残骸的集聚地,这些海底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形成了多余的带正电的氢离子,于是海洋表层和底层的电位差产生了,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生物电池。

海底的矿产资源,其种类之繁多,含量之丰富,令人惊叹。在地球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中,有80多种在海洋中存在。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钠、镁、硫、钙、钾、溴、碘、碳、氟、硼、铀等。它在海水中的含量是很大的,如果把它们都提取出来,平铺在全世界的陆地上,那么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0米!

海洋每时每刻都在不息地运动着,这永不息止的海水运动,使海洋拥有了无穷的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9. 海洋资源包括几类

海洋是生命的摇蓝。从第一个有生命力细胞诞生至今,仍有20多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据估计,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鲜重)为5000 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0亿人食用的水产品,这是一座极其诱人的人类未来食品库! 海洋生物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有生命的,能自行增殖,并不断更新的资源,但从另一方面说,它因为是通过活的动植物体来繁殖发育,使资源以更新和补充,具有一定的自发调节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但是一旦其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就意味着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

藻类在海洋生物资源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它能够自力更生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海洋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

同时,它在光合作用中还释放大量的氧气,总产量可达360亿吨(占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为海洋动物甚至陆上生物提供必不可少的氧气。

10. 海洋资源包含哪几类生态系统组成

海洋是一个蕴含丰富资源的地方,主要的海洋资源包括:

1. 石油和天然气:海洋中存在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海底油田和天然气田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2. 鱼类和海产品:海洋是重要的渔业资源来源,提供了各种种类的鱼类、贝类、虾类等海产品。人类依赖海洋捕捞食物和提供的营养价值。

3. 矿产资源:海洋底部富含各种矿产资源,包括锌、铜、镍、钴等金属矿产,以及磷、钾和硫等化学元素。

4. 盐和海水淡化:海洋中的盐水可以用来生产盐,同时海水中还可以提取淡化水供人们使用。

5. 海洋能源:海洋还有其他可再生能源资源,如海洋风能、潮汐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6. 珊瑚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是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资源。

此外,海洋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资源,包括海洋矿泉水、海洋药物和化学品、海洋纤维和海底地热能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平衡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1. 海洋资源包含哪几类生态系统构成

您好,海洋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水流、潮汐、海底地形、沉积物和化学物质等。以下是海洋中常见的一些元素:

1. 水生生物:海洋中有大量的动物和植物生物,包括鱼类、海藻、珊瑚、海绵、海洋哺乳动物等。

2. 水流和潮汐:海洋中存在着各种规模的水流和潮汐,包括洋流、暖流、冷流、潮汐流等。这些水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3. 海底地形: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海底地形,包括海岸线、大陆架、海山、海沟、海脊等。这些地形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沉积物:海洋中存在着各种沉积物,包括沙、泥、砾石、珊瑚礁、海洋淤泥等。这些沉积物对海洋地质和生物学过程有影响。

5. 化学物质:海洋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包括盐、氧气、二氧化碳、硅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这些化学物质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元素,海洋中还包括海浪、海风、海水温度、海洋污染、海洋资源等。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广阔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资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