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划界图示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随潮水涨落而变动。由于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实际的海岸线应该是高低潮间无数条海陆分界线的集合,它在空间上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地理位置固定的线。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却像条直线。而且,这些海岸线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中间线又称“等距离方法”,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在海域划界中采用的一种方法。中间线是海岸相向国家在海域划界时所作的一条其每一点均与测算其领海宽度的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相等的界线。用中间线或等距离线进行海域划界的方法曾应用于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的领海毗连区和一大陆架的划界。
2. 海洋划分图大陆架
渤海全部是大陆架,台湾海峡全部位于东海大陆架上;我国近海有宽广的大陆架,我国大陆是向海洋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浅海地区.故选:D.
3. 海洋划界图示图
按照以陆定海的原则,把海洋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三类。以大陆海岸线的海岸基线为基准,向外推出12海里为领海。
公海及其上空、底土,各国船只、飞机可以自由航行、开发。
专属经济区的上空、底土,各国船只、飞机可以无害通过,但是资源属于专属经济区的所有国。
领海为有关国家的专属,非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
4. 海洋划界的基本原则
我们根据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把海洋划分成了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当然也有加一个“南冰洋”划分成五大洋的,我们还是按照常用的划分方法,划分成四大洋。海洋中的海水是互相相连的,也就是说四大洋是相通的,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于人类习惯于从自己的认知过程来将所见事物进行命名。因此从历史来看,我们根据自己的感知将所有水体(海洋)都分成了几部分。例如,几个世纪前,西方航海路线聚集在某些地区,如欧洲和北美之间,西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因此,我们将这些区域视为独立的"海洋"。随着我们的航线多样化和视野的开阔,我们开始认识到不止一个大西洋。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也认识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最终得到了四个大块的大洋(即四大洋),这些大洋主要是按陆地划分的。
为了处理不能使用按陆地划分的方法进行划分的部分,我们的地图制定者或政府等组织,他们采用了从陆地画出延长线的方法来再次划分海洋。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得划分海洋了!但是还有问题,例如,印度洋边缘的水体与旁边太平洋的水体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实际上,这两个水域彼此之间的相似性比它们各自海洋中的其它水域彼此更相似。因此,尽管这种划界的方法很清晰,很方便,但它们并没有真正提及海洋本身的特征,但水体(海洋)自身的特征似乎也很重要,也许我们应该利用我们对海洋的实际了解来划分它们。
5. 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
岛屿距离大陆的远近不会直接决定其主权归属。关于岛屿的归属成因比较复杂:
1、历史性权利,比如我国的南海岛礁,中国人最早发现、使用、管辖这些岛礁。起码早在汉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之际,中国人就发现和利用这些岛礁了,继而对其进行行政管辖。
2、殖民扩张的成果。诸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丹麦、挪威、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老牌殖民帝国/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占据远离其本土数百、数千,甚至数万公里的海岛,尤其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中的海岛大部分曾经被他们瓜分、占有,至今仍有部分海岛。
6. 海洋界限划分
大海与大海之间的分界线往往是以陆地或岛屿凸出的尖角的连线为分界线。
如我国四大海域的分界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洲:辽东半岛蓬莱角与山东半岛老铁山角的连线。黄海与东海分界线:长江口北角与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东海与南海分界线是:台湾南端鹅鸾鼻与福建广东交界处的连线。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7. 海洋划分图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海域的划分从内海开始向外延伸依次是领海、 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
1
领海
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从海基线量 起 12 海里的水域是我国的领海,它和陆地领土一样都是我国的领土。
对于领海,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外国船舶在领海有“无害通 过”权,就是一个船只在不损害沿海国国家和平以及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自由通过。但是对 于军事船只来说,只有在沿海国的许可下,才可以通过。
我国有四大领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
内海
内海指的就是四周被大陆或岛屿、群岛所包围,但是有狭窄水道或海峡与大洋相通的海 域,我国的渤海就是内海。内海属于一个国家的领土,内海之内沿岸国有权制订法律规章加 以管理,而他国船舶无通行之权利。
领海基线:内海和领海的分界线叫领海基线,通常是沿海国的大潮低潮线。低潮线是指 海水在海岸上退落的最低界线。
3
毗连区
又称“连接区”、“特别区”,它是指在领海基线以外 24 海里到领海之间的海域。毗 连区是由沿海国加以特殊管制的区域,并不享有主权,只有某些特殊的管制权,比如进行反 走私、反偷渡等涉及到海关、财政、移民等违法行为。大家注意,沿海国对毗连区的管制只 包括领土和领海,不包括毗连区上空。毗连区既不属于国家领水的一部分,也不属于公海领域。
4
专属经济区
又称经济海域,是指国际公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因领海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 概念。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 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 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
在这一区域范围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也享有 航行、飞行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符 合国际法的其它用途,比如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还享有对渔业的 专属管辖权,外国渔船非经许可不能在此区域内捕鱼。
8. 海洋界线划分的依据
海和洋是没有确切的界线的。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海与洋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从大范围整体考虑的时候,一般指的是洋。
9. 海洋划界图示图片
1. 海峡是按照地理位置和国际法规定进行划分的。2. 海峡的划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地理位置、水域宽度、国家主权和国际航行规则等。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海峡的划分应该遵循公平、合理和互利的原则。3.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国家主权,海峡可以被划分为国际海峡、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等不同的区域。划分海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航行自由,同时也促进国际合作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海峡的划分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各国通过谈判和协商来确定海峡的划分原则和具体范围。划分海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海洋秩序和保护海洋环境,同时也促进国际贸易和航运发展。海峡的划分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