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印度历史海洋扩张的原因(印度历史海洋扩张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8 21:09   点击:132  编辑:jing 手机版

1. 印度历史海洋扩张的原因是什么

尼摩船长出于对于诺第留斯号的热爱和对于大海的热爱,所以尼摩船长才会选择居住在海里。

解析:

尼摩船长制造并驾驶鹦鹉螺号,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几乎游遍了海洋上的每一个角落。他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谴责了殖民主义者在印度次大陆的野蛮的扩张行为。表面看来,尼摩船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尼摩船长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生的自由和幸福。

2. 印度 海域

印度附近的海域有印度洋、阿拉伯海。

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

3. 印度的海洋资源

印度西临阿拉伯海!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大国,国土面积为二百九十八万平方千米,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阿拉伯海,亚洲较大面积边缘海之一,是亚洲重要的海洋经济利益区之一!大国争夺的国际海域之一!

4. 印度海洋问题

印度洋的气候受温度的分布而改变的。印度洋南纬40°以北的广大海域全年的平均气温为15~28℃。而赤道地带全年气温为28℃,有的海域高达30癈。印度洋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气温高,因而被称为热带海洋。

在印度洋上,气温的分布是随纬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赤道地区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气温为25~27癈,冬季气温为22~23℃,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岛东西两侧的波斯湾和红海一带,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前者与周围干热陆地的烘烤有很大关系。对于后者而言,由于西南风吹走表层海水使得深层冷水上泛,进而使气温下降。

在印度洋南部,气温也随着纬度的改变而变化。夏季,印度洋南部的气温在南纬20°附近为25~27℃,南纬30°附近为20~22℃,南纬40°附近约15℃,南纬60°附近在0℃左右;冬季,印度洋南部的气温在南纬20°附近22~23℃,南纬30°附近15~17癈,南纬40°附近为12~13℃,南纬60°附近低达-10癈。由于温度的分布不均,印度洋的气候也有关着很大的变化。

印度洋气候特征还表现在降水量上。赤道带的降水量最丰富,年降水量在2000~3000mm。此外,降水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mm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风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较少,是热带季风分布区。红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约100~200mm,为热带荒漠气候区。在南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中,全年降水一般在l000mm左右。可见,印度洋除了赤道带较为丰富,南北印度洋年降水量分配较为均匀。

按照大气流的基本特征,印度洋可划分为下列4个气候带:

1.南纬10°以北为季风气候。夏季(5~10月)强劲的西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风速达12公里/秒;冬季(10~4月)北风和东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孟加拉湾和东阿拉伯海的年降雨量在1016mm以上,但西部海域不及254mm,赤道地带平均达1778mm。夏季气温在25~28℃,但在非洲东北岸由于受到索马利寒流的影响使得气温降至23℃;冬季气温北部为22℃,赤道以南仍在25~28℃。

2.南纬10°~30°为东南信风带。年降雨量北部为203mm,南部为102mm。北部的夏季平均气温为25℃,冬季略高;在南部,夏季为16~17℃,冬季为20~22℃。

3.南纬30°~45°为西风带。全年平均气温向南递减;冬季北部为20~22℃,南部为10℃;夏季北部为16~17℃,南部为6~7℃。

4.南纬45°以南为副极地气候。夏季(12~2月)平均气温北部为6~7℃,靠近大陆为-16℃;冬季的相应气温在10~-4℃之间。年降雨量自北至南在1000~500mm之间。

印度洋表层水温受季节影响而变化不大。孟加拉湾为25℃,南极海域为-1~0℃。含盐度一般在32~375之间,仅在邻近红海及波斯湾的大洋西北海域超过37%。南极大陆海岸地带的冰川,在1~2月时融解、断裂入海,形成冰山,可漂移至南纬40°的海域。南纬10°以北的洋流流向在季风的影响下,随着季节而改变。在阿拉伯海,冬季形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环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稳定。南印度洋的洋流是逆时针方向环流的,主要由南赤道洋流、尼德尔角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

气候形成因素

1.地理位置

印度洋北部与亚洲相毗邻,因而受到季节的变更使得海陆热力出现差异,进而造成气压梯度的变化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世界上显著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洋主体位于北纬30°到南纬40°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多,因而气温高。在印度洋北部,由于三面被陆地包围,因而几乎不受寒流的影响。而澳大利亚向南突出只到南纬35°,从而使得大洋东岸寒流发育程度和影响范围都比较小,这样就加强了北部的热带海洋性气候。

2.大气环流

印度洋气候最大的影响是气压系统。印度洋上分布的气压主要有:印度低压、赤道低压、蒙古高压和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冬季(1月),在蒙古高压影响下,印度洋北部吹东北季风,风向与东北信风一致,这时印度洋北部气温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东南信风,东北季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强烈多雨的热带辐合带。到了夏季(7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蒙古高压就被印度低压所取代,那么来自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信风,经过高温高湿的赤道海域,进入印度洋北部时转为西南季风。由于受气温增高的影响,降水量也大会大增加。

5. 印度的海洋面积是多少

印度的陆地边界长约15200公里。

其大陆国土加上拉克沙群岛及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总海岸线长度为7516公里。印度海岸线相对平直,只有中国海岸线长度的一半。

6. 印度国海洋加陆地总面积是多少

日本国(Japan),陆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群岛国,它横贯赤道,领土有19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1400万。德国面积35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8237万英国陆地面积24.4820万平方公里,人口 6094万

7. 印度海洋领土

是的,印度是被太平洋和印度洋包围的国度!三面环海!

8. 印度历史海洋扩张的原因是什么呢

1995年6月,印度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照公约规定,印度可主张海域面积高达220万平方公里,大陆架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从而造成与邻国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虽然问题复杂,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通过与周边国家谈判,成功解决了大部分海洋边界问题,包括马尔代夫(1976年)、斯里兰卡(1974年和1976年)、印度尼西亚(1974年和1977年)、泰国(1978年和1993年)和缅甸(1986年)(表1),以及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1976年)、印度尼西亚和泰国(1978年)、缅甸和泰国(1993年)。

9. 印度濒临的海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 南极洲之间。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411.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342.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包括属海的体积为 28460.8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34万立方千米。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39.9米,不 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72.4米。最深为9074米。其北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

10. 印度洋海域海水流动有什么特别

此题错误,应该是:冬季的时候北印度洋与南印度洋洋流方向一致. 以赤道为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印度洋,赤道以南为南印度洋. 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规律为: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南印度洋也不例外,常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而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并与沿海轮廓基本一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大致自东向西流,并与沿海轮廓基本一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所以,冬季的时候北印度洋与南印度洋洋流方向一致,而夏季的时候北印度洋与南印度洋洋流方向相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