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海洋比陆地面积大
海洋的形成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作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
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的两倍还要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也可以找到几个特点:
第一,世界海洋不仅面积广大,而且是相互连通的,各大洋之间都有宽阔的水域或者较狭窄的水道相连,即使是比较封闭的内陆海或陆间海,也都有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通。世界上的陆地却都被海洋环抱着,相互之间比较隔离,除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南北美洲大陆之间有狭窄的地峡相连外,其他大陆都是被海洋包围的“岛屿”,只不过人们把小于格陵兰岛的陆地称为岛,而把大于澳大利亚大陆的陆地都称为洲。
第二,海洋和陆地在地球表面分布很不均匀。全球陆地面积的67%集中在北半球,而世界海洋面积的57%集中在南半球。海洋面积在北半球约占海陆总面积的6I%,在南半球约占81%。北纬60°至70°一带陆地占海陆总面积的71%,而南纬56°至65°之间几乎没有陆地,因而有人把北半球称为陆半球,把南半球称为水半球。当然陆半球和水半球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即以法国维莱纳河口的杜曼岛为中心的半球,包进了欧亚大陆、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称陆半球;以新西兰东南面的安蒂波多岛为中心的半球,海洋面积占海陆总面积的90.5%,称为水半球。
第三,海陆分布存在着不太标准的南北对称现象。从陆地分布来说,欧洲南面有非洲,亚洲南方有大洋洲,北美洲南连南美洲;从海陆分布来看,庞大的欧亚大陆南方有较小的印度洋,庞大的太平洋南侧有较小的大洋洲大陆,北极有北冰洋,南极有南极洲
2. 为什么海洋比陆地多
地球开始时是一个熔融物质,后来冷凝时,外层冷却的快,先结成地壳,之后内部再继续冷却,体积收缩,外壳就变的宽松,变成土壤,内层形成岩层,经过地壳运动,岩层发生断裂有的岩层向上凸出,有的向下凹陷,凹下去的面积比较多,最后陷下去的地方形成海洋,凸起的形成陆地!
3. 为什么海洋比陆地面积大一倍
海洋是陆地面积两倍
海洋面积大。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71%为海洋,29%为陆地。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4. 为什么海洋比陆地面积大呢
三山六海一分田,海大
海洋的面积更大。因为原先陆地所在是海洋,后来地球板块飘移,碰撞,原先的陆地慢慢下沉,形成海洋,而海洋则上升,形成陆地。并且世界各国的主要经济活动等等都是在陆地上完成的,所以这就是海洋面积大,但还是称之为地球的原因。
5. 为什么海比陆地高
江河湖海大小顺序是海,江,河,湖。
1.海(SEA,hǎi)又称为“大海”,是指与“大洋”相连接的大面积咸水区域,即大洋的边缘部分。通常大型内陆盐湖、没有与海洋连通的大型咸水湖泊如里海、加利利海不是“海”。 海分为边缘海、内海和内陆海(广大的淡水水系,如五大湖)。海域是人类最先通向大洋的桥梁。海域对人类的作用不仅是提供丰富的各类可用资源,它里面的藻类也为调节整个地球水平衡发挥出重要作用。 海在大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3000米。由于海靠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出现明显的变化,有的海域海水冬季还会结冰,河流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会变淡、透明度差。
2.江:一般是中国南方对水道的称呼。如长江、珠江、湘江等。 江指的只是长江,其他的就叫“水”,像汉水、渭水、洛水等等。后来由于黄河水含泥沙多呈黄色就叫“黄河”,而长江因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就叫“长江”,江和河就成了河流的统称。字典对江的解释是大河,不过从分布上看中部的河流好像都叫河,像淮河、渭河、海河等等。
3.河,通指一般的水道,其定义为“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线形伸展的凹地流动的天然水体”。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我国仅次于长江的黄河,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 482亿立方米。可见“河”并非专指小江,或小的河流。 河是华北地区对水道的称呼。如黄河、渭河、淮河。但东北又称其为江。如松花江、嫩江等。地理书上说,世界上有四条大河,依次是: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长江,尼罗河。世界上最大的河都不叫江。
4.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岩溶湖、泻湖、牛轭湖、风蚀湖和人工湖等。按含盐量的多少,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按湖和河的关系又可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如太湖、鄱阳湖、兴凯湖和青海湖等。
6. 为什么海水比陆地多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 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 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
7. 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但海陆分布很均匀对吗
B 试题分析: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点评: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地球上,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而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8. 为什么地球上的海洋比陆地多
1.
生态角度: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洋生物相对于陆地生物来说,环境更为宽广和稳定。海水的稳定性和高温容量,让海洋生物不会像陆地生物那样经常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海洋生物的肉体硬度和体积也更容易适应海水的高压环境。另外,海洋中存在大量的浮游生物和水草等食物,为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营养来源。与此相反,陆地生物生存的环境比较狭小,地面的承重能力也不如海水大。此外,草地和森林中的食物来源也相对有限,限制了许多生物在营养和生长方面的发展。因此,海洋生物生长的空间和营养来源可能更为优越一些。
2.
生理角度: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海洋生物的身体适应了水的特性,从而形成了比陆地生物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特质。海洋生物利用水的浮力、阻力和流动性,更容易游动,同时因为水的冷却能力强,也不容易产生过热的问题。他们的鳃呼吸器和尿液再生器官也更加先进,以适应海水中高盐分和低含氧环境的需求。相比之下,陆地生物则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移动它们的身体和四肢。它们不能通过游泳来保持体温,而是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产生体内的热量。对于分泌尿液、呼吸器等生理机制,陆地生物需要处理更强烈的盐分浓度波动和氧气压力变化。这些感应性适应能力相对有限,无法和海洋生物相提并论。
有
9. 地球上为什么海洋多,陆地少?
您是不是想问海洋和陆地谁的生物种类多?肯定是海洋。
动物的起源就是海洋,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有很多原因:例如海洋的水环境适宜生物繁殖;海洋环境的多样化;海洋能过滤紫外线保护生物(臭氧层是后来植物登录陆地光和作用的产物);海洋环境的相对稳定;温度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剧烈的变化(陆地好几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因为温度的剧烈变化);面积大也是一个原因啊。
目前所发现的34个动物门中,海洋其实就占了33个门,而且其中有15个门的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的环境。相反,34个动物门中只有13个门可以栖居陆地,这个悬殊的比例显示海洋是保存地球上绝大部份生物多样性的地方。
10. 为什么地球的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地球上的海洋总面积达到3.6亿平方千米,占据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的储水量超过13亿立方千米,大约占据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7%,由此可见,海洋是地球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将地球称为“水球”也不过分。虽然总量如此巨大,但海洋并不是在地球一开始形成就存在的,而是日积月累的产物。
地球刚形成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来自宇宙中各种陨石和小行星的撞击,再加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产生了很多热量,所以当时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喷发的火山和流动的熔岩,地球基本是一个被熔岩覆盖着的大火球。等到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减少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了,岩浆慢慢固化、结块,形成了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
原始地壳的形成过程遍地的岩浆-岩浆逐渐冷却-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
伴随着岩浆喷出的,是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由于质量比较轻,这些气体逐渐上升,因为地球引力包裹在地球外层,久而久之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层中的各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发生各种化学和物理反应,使得大气层开始降雨。这些雨水在地壳的低洼处流淌,最后顺着地势汇聚到一起,大约在35亿年前,形成了原始海洋。所以陆地的面积比海洋的面积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