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科研从事什么工作好(海洋科学研究什么)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9 04:11   点击:220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科学研究什么

苏纪兰,物理海洋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苏纪兰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

1935年12月,苏纪兰出生于湖南攸县。大陆解放前夕,苏纪兰随父亲去了台湾。

1957年,苏纪兰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异国生活条件的优越和事业的成功未能磨灭他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

196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在国外工作多年。

1971年,在夫人袁立宜的支持下,他们变卖了房子,辗转到加拿大打听回国事宜,后又向使馆多次申请回国。然而,当时大陆正处于“文革”动乱之中,苏纪兰的心愿迟迟未能实现。

1979年,苏纪兰带着一家人回归祖国,来到位于杭州的海洋二所工作,研究河口动力学及陆架动力海洋学。

1979年,回国到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工作。

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7.1-8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机械工程系 代理讲师

1967-1974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科学系 助教,副教授。

1971-1972 夏威夷地球物理研究所海啸研究中心 研究员。

1974-1980 佛罗里达州立大西洋大学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1977年5月取得终身任教权)。

1979-1980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访问副教授。

1981-今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1993年,杭州湾水系界面对悬浮物和污染物质迁移的影响,浙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浙江沿海(台州湾)高混浊水体动力沉积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中方成果,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中日黑潮综合研究中方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西北太平洋环流及其对我国近海环流的影响,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海洋科学的研究范围

如今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当下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最多。

近几 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该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该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3. 海洋 科学

前景挺好的

毕业生可从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工作或者可在水产、饲料、鱼药、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

4. 海洋科学研究生学什么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考难度大吗?现在不玩哪所大学应考研都有一定难度,因为大学本科生毕业太多了,但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考研难度相比较而言不算大,因为它中国海洋大学是以海洋科学为主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海洋专业是他的王牌专业,所以它的考研难度比起别的学校来,相比较而言容易一些了。

5. 海洋科学研究方向

首先来看一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做什么的。主要是利用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来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捕鱼等活动,它涉及的领域很多,比如生命科学中的遗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和酶工程,以及现代造船、机械、灌具制造、航海、通信等。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为: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渔具理论与设计、航海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

6. 海洋科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石油、矿产、环保、食品、水利和医药卫生等行业。如国家石油企业、矿产企业、国土、水利等企事业单位;与海洋化学、环保有关的机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型食品企业、医药公司、海洋局、海关、环境监管部门等。除了直接就业之外,本专业还可以赴国外深造。薪资待遇还不错。

7. 海洋科学研究的内容

海洋科学VS海洋技术

相同点:要求对海洋感兴趣或有所关注,同时必须有较为牢固的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此外,对实践训练也有一定要求 。

不同点:海洋科学:侧重于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既包括水文、海洋运动,也包括海底地质、海中生物等,更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污染监测等内容。本专业对理论要求较高,除了地质、生物、水文等领域的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关物理、化学内容,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对研究生来说,还需接受海洋科学研究的专门训练

海洋技术:侧重于研究现有相关技术如何应用于海洋环境的一门学问。当代的研究趋势主要锁定于海洋探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部分。由此,必须牢固掌握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环境学等相关课程知识。研究生阶段对于海洋技术的主要标志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还有进一步探究,并着力提高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

8. 海洋科学干啥

  国家对于海洋科学采取积极支持发展的政策,也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教育。如今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当下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最多。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本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本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就业方向  海洋科学家——研究有关海洋各种现象的演变规律;  海洋预报员——提供海洋天气和海浪预报服务;  海洋污染专家——研究海洋污染物运动和变化规律;  海洋导航员——开展航海气象等导航工作。

9. 海洋科学属于哪个研究领域

很好的一所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是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始于2014年。培养模式是采用“4+0”国内学位,或者“2+2”拿双学位。

海洋科学是中国海洋大学的金牌专业,全国排第1,实力不会弱,澳大利亚的那个大学在澳大利亚也算很不错,海洋学也是它的优势学科,算是强强合作吧。如果你有日后国际化发展的打算,学这个专业也很不错。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3698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84余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9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9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66人,“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67人,“青年英才工程”教师16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