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空间按其目的可以分为
海洋由四部分组成:
(1)海水水体——海洋的主体;
(2)海岸——海洋的边缘;
(3)海底——托起海水的固体层;
(4)海空——海面以上的大气。可见,海洋是一个包括海水、水下、水上的立体概念,由具有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物质组成,由无机物和有生命的海洋生物并存的复杂的统一体。
2. 海洋空间包括哪些地带
我看过一部类似的,不过受不是养子,婴儿是他爷爷从海边捡的。当年受的父母相爱,后来受的父亲出国留学,之后受的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联系不上受的父亲,便以为受的父亲抛弃了她,便回了家乡。攻貌似活了很久,与受因为上好的海鲜食材相识。受的空间好像叫做七号渔场,受每次打渔会用空间里的海水作鱼饵。
《随身渔场》by凡人阿嘟
3. 海洋空间利用的概念
依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采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政策,以促进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
不断改造海洋捕捞业、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增养殖业、油气业、旅游业和医药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勘探新的可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发电等潜在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4. 海洋空间按其利用目的可以分为哪五类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海洋渔业提供了世界20%以上动物蛋白质,全球30%的石油与50%的天然气产量也来自海洋,国际贸易运输量的90%在海上,加上海洋旅游等等产业,海洋资源利用的总产值在全世界达每年7万亿美元。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蛋白质资源的“仓库”,目前只有少数被人类利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995年全球71个国家海上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为768.7亿吨。除此之外,在2000~6000米水深的海底区域,蕴藏着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和钴结壳,其中,据初步调查,15%的深海区有锰结核资源,总储量约3万亿吨;在海洋的空间资源中,对滩涂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人工造地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对海湾的主要利用主要是建港口,对海洋水域利用得最多的是海洋运输业;海水化学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矿物质,含量最大的10种依次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溴化物、硼酸盐、氟化物、钠、镁、钙、钾、锶等;海洋能资源的总蕴藏量十分巨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估计,全球海洋能理论可再生的总功率为766亿千瓦,技术上允许利用的功率为64亿千瓦,这一数字是目前全球发电机总容量的两倍。
5. 海洋空间的特点
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
海洋象征着各种困难的根本,象征着人类劣根性和罪恶的源泉。
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残酷的敌人面前是一种强者的藐视,在欢乐与胜利的时刻是一种舒畅。《礁石》写于1954年7月,时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伊始之际,百事待兴。但中国面临的困难却难以消失,不说那“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单就经济建设来看,困难,打击就没有间断过。
中国人民在这样一个的新历史时期,与战争时期共同的是最需要精神上的鼓舞。
诚如诗人所说:“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个人,遇到连续的迫害该怎么办呢?”
“这也只是从受到‘无休止地扑过来’的‘礁石’的角度所应采取的态度——它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然而有人说礁石是‘与大大小小的航船为敌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动的,应该则‘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顽固不化的礁石。
这就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不同的结果。”(《艾青诗选·序》)《礁石》正是应时而生,它实实在在地鼓舞了几代中国人。
6. 海洋空间按其目的可以分为几类
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为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目的是利用空间飞行器作为手段来研究发生在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现象。
但对“天”目前专家们有两种理解:一是把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无限遥远空间称之为“天”;另一是把地球大气层外、太阳系以内的有限空间叫做“天”。若按前一种理解,空间技术和航天技术完全是一回事;若按后一种理解,人们把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空间活动称之为航天,超出太阳系以外的空间活动称之为航宇。这样,空间技术则应涵盖航天技术和航宇技术。但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主要还是在太阳系内从事活动,因此,当今把航天技术和空间技术视为同义词已得到公认。 ——我国的航天专家将空间技术的主要特点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空间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很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综合集成。它主要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空间技术的成就,最能体现其科学技术的水平,是衡量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空间技术是一门快速的、大范围的、在宏观尺度上最能发挥作用的科学技术。比如,通信卫星可以大面积覆盖地面以至全球;气象卫星可以进行全球天气预报;侦察卫星可以及时监视广大地区的军事活动等等。 ——空间技术区别于一般常规技术的这两大特点,使其对一个国爱的实力和进步起到意想不到的战略性作用:在经济上能产生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普遍认为,开发利用外层空间资源,其投资效益能达到1∶10以上;在军事上最能显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一个国家只要占有空间优势,就掌握了军事战略上的主动权;在政治上对提高一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的地位影响深远。一项重大空间成就,往往成为国际谈判的重大筹码;在科学技术上还能带动电子、自动化、遥感、生物等学科的发展,并形成包括卫星气象学、卫星海洋学、空间生物学和空间材料工艺学等一群新的边缘科学。 ——(二)空间技术的重大成就 ——空间技术的开创和发展是人类开拓宇宙空间的壮丽事业。空间技术自50年代崛起以来,以其辉煌的成就对国际政治、军事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类经济、文明作出的贡献举世瞩目。几十年来,空间技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各类卫星大显神通。
7. 海洋空间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陆地已全部被人类占有,海洋和宇宙空间是两个待开发的领域。比较来说,海洋对人类活动更为现实一些。事实上,人们在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围海造地、滩涂利用、浅海养殖、跨海架桥、开凿海底隧道、海洋运输、建人工岛、发展海洋旅游业等。随着科学技术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发展,海洋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活动的空间。
8. 海洋空间包括
信息化战争七维空间是指信息化战争中的七个空间层面,包括:
物理空间:指现实世界中的物理空间,包括陆地、海洋、天空等。
信息空间:指信息化社会中的信息空间,包括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等。
电磁空间:指电磁波传播的空间,包括无线电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
知识空间:指信息化社会中的知识资源和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等。
心理空间:指人类心理活动的空间,包括认知、情感、态度等。
时间空间:指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包括时序、时差等。
社会空间:指信息化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等。
这七个空间层面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构成了信息化战争的全面战略空间。在信息化战争中,各个国家和组织需要在这七个空间中进行有效的战略布局和战术应对,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