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海洋鱼类图片名称
海水鱼种类有: 刺尾鱼科、蝶鱼科、盖刺鱼科、镰鱼科、 海水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因此,我们要饲养它,必须要有相关的设备,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摸拟大洋中的生活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盐度1·020%~1·023%之间,并需摆上海里的动植物。如珊瑚、海葵、海蟹、海草等。只有这样,海水鱼才肯高高兴兴地在这里安居乐业,继续生活下去。养海水鱼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要掌握要领,它比金鱼、热带鱼还好养,且一年须换一次水,每次只须换1/3就行了。关键是在于水质和盐度的控制。否则,鱼儿少到三五天,多则两个星期就会撒手而去。当然养得好的,可以三年五载的长期生存下去。海水鱼主要以珊瑚、海葵、海草等为伍,所以在鱼缸中摆入珊瑚、海葵、海草之类的东西,不仅可以与海水鱼相交辉映,点缀其生活环境,而且还是海水鱼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呢!当然,在人工饲养时,要按时加些营养液,用来调剂。
2. 常见海洋鱼类介绍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2万4千种。在海水里生活者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计有2千5百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种以上,常见的药用动物有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鳔为鱼鳔胶)、大黄鱼(耳石为鱼脑石)、鲨鱼等等。另外,还常用作医药工业的原料,例如鳕鱼、鲨鱼或鳐的肝是提取鱼肝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主要原料。从各种鱼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细胞色素C、卵磷脂、脑磷脂等。河鲀的肝脏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来治疗神经病、痉挛、肿瘤等病症。大型鱼类的胆汁可以提制“胆色素钙盐”,为人工制造牛黄的原料。
3. 常见的海洋鱼类图片
在美丽的海洋世界,有各种鱼类,有凶残的鲨鱼;温顺的海龟;活泼的鳐鱼……海底世界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里面有许多岩石,鱼儿在岩石中间窜来窜去,岩石上镶嵌着美丽的珊瑚,绿油油的水草随着水流摆动,还有各种漂亮的贝壳
海里的动物包括:鲨鱼、海星、海豚、鲸鱼、贝壳、章鱼、乌贼、水母、海马、龙虾、海狮、珊瑚、螃蟹、章鱼、海参、乌贼、虾子、海豚、管口鱼、小丑鱼、海狮、金鳞鱼、蝶鱼、比目鱼、刺河魨、海蛇等。海里的植物包括:红树林、绿藻、海草、紫菜。
4. 各种海洋鱼图
无颌鱼是最原始的鱼类,头部没有颌,口如吸盘,还不能咀嚼食物,主要靠滤食海洋中的生物或微生物(如有些鳗鱼,它们都有黏且滑的皮肤,游泳不是很好。
它们的嘴像吸盘,长着许多小牙。它们吸附在其他鱼类身上,用牙齿锉肉吃。)身上披着骨质的甲片,头部颌头后侧的结构还没有分开,活动十分不方便,在躯干部没有胸鳍和腹鳍出现,多数生活在水里,因为身体像鱼形动物,所以被称为无颌鱼类。实际上无颌类是最早的脊椎动物,在进化位置上应该比真正最早的鱼类还原始。
最早的无颌类出现在早古生代的海洋里,距今4.4亿年,是当时海洋的霸主。
5. 海洋常见的鱼图片及名称
海洋生物生物学术语是the海洋里有生命的物种,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
海洋里面那种圆圆的鱼叫气鼓鱼,也叫刺豚鱼,其实属于河豚鱼的种类
6. 常见海洋鱼类图片名称及图片
据《全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统计,我国海洋鱼类有1694种.其中硬骨鱼类有1519种,占89.7%;软骨鱼类有175种,占10.3%。
在我国整个海域,鱼类种数的分布里南多北少的趋势,南海种类最多,黄、渤海种类最少。
黄、渤海区的鱼类约有291种,其中常见的鱼类159种,主要经济鱼类约50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
东海大陆架海区的鱼类有727种,主要经济色类有近百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海鳗、灯笼鱼、石斑鱼、金色小沙丁鱼等。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鱼类有1 064种,其中经济鱼类有125种,如大黄鱼、带鱼、竹荚鱼、金线鱼、鳗鱼、石斑鱼、金枪鱼等。
南海大陆坡海域的鱼类有205种,南海诸岛海域的鱼类有523种。主要种类有短鳍拟飞鱼、鲣鱼、旗鱼、金枪鱼、箭鱼、鲨鱼以及众多的珊瑚礁鱼类。
7. 常见海洋鱼类图片大全
纺锤形、侧扁型、棍棒型、平扁型等。
1、纺锤形
又称基本型,是一般鱼类的体形,适合在水中游泳,全身呈梭形,稍平。在三个独立轴中,头尾轴最长,后腹轴为第二,左、右轴最短,使整个身体流线型或稍微变平,从而减少在水中向前移动时的阻力。因此,这种鱼擅长游泳。通常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可以远距离迁移。
2、侧扁型
在这类鱼的三个体轴中,左右轴最短,头尾轴与背腹轴的比例差异不太大,左右两侧形成对称的扁平形状,使全身显得扁平、宽阔。因此,游泳能力不如纺锤型,生活在中下层水域,很少有长途迁移。
3、棍棒型
又称鳗鱼型。这种鱼的头部和尾部轴线很长,而左右两轴几乎等于腹轴,两者都很短,使得整个身体都像棍子一样。其游泳能力优于侧平式和平式,适用于在水下土壤中挖洞和生活在水下沙中。
4、平扁型
这类鱼的三个独立轴中,左右轴很长,背、腹轴很短,使体形上下平展,运动缓慢。不像前两种类型那样灵活,生活在底栖环境中。
8. 常见海洋动物图片及名称
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海洋生物世界更是无奇不有。就拿鱼类等海洋动物来说吧,它们中的许多种能够变性。况且这些动物的性变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鳝鱼和牡蛎兼雌雄两性,而且两性能够互相变化。它们在性变后,仍能繁殖后代。
据水产学家研究,黄鳝从受精卵化成幼鳝,直至成年鳝,一般都是雌性体,并能产卵。
可是产了一次卵之后,它们的生殖系统突然发生变化,卵巢变成精巢,并产生精子。这时,变成雄性的黄鳝就要担负起为其他雌鳝卵受精的任务。
牡蛎的雌雄变性更为有趣。它们是逐年变性的。即今年是雌性,明年就变为雄性,后年再变回雌性,如此年年改变性别。当然,并非所有牡蛎都步调一致地发生性变。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上,有一种身体很小的隆头鱼。因为它们能够清除大鱼肚上和鳃内的寄生虫,所以又得名为“清洁鱼”。大个头的隆头鱼都是雄性的,而雌鱼较小。
雄鱼给许多条雌鱼产的卵受精。如果雄鱼死亡或迁移,雌鱼中必定会有一条较大的个体在一个小时内变成雄鱼。两三个星期后,它的卵巢完全变成精巢,并可执行授精任务。
更为奇特的是,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巴西沿海的蓝条石斑鱼,一天中可变性好几次。
每当黄昏之际,雄性和雌性的蓝条石斑鱼便发生性变,甚至反复发生5次之多。这种现象既叫变性,又叫“雌雄同体”和“异体受精”。
科学家们分析,或许是因为鱼的卵子比精子大许多,假如只让雌性产卵,负担太重,代价太高。而假如双方都承担既排精又排卵的任务,繁殖后代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20世纪90年代初,苏格兰的穆伊教授在人工饲养的罗非鱼才孵出来不久,就在池中加上一定量的荷尔蒙药剂,不料几星期以后,雌鱼却变为雄鱼。在穆伊教授的实验室里,每月孵出3000尾罗非鱼苗,其中99%的雌性鱼经过荷尔蒙剂的作用都变成了雄性鱼。运用此种方法可以增加雄鱼的数量,使罗非鱼的受精率大为提高,而雄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得多,因而也就可以大大提高养殖罗非鱼的产量。当然,这对养殖其他鱼种也可能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