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里会放电的动物
电鳗是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中。从分布范围来看,电鳗的分布十分广泛。它们可以生活在海洋之中,事实上它们在除了北冰洋之外的剩余三个大洋之中都有分布,在深海中也有分布。另外,它们也可以生活在淡水中,比如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内。有时候它们分布在较浅的地方,有时候会分布在水浑浊的地方,还有可能在岸边出现。
一、电鳗生活在哪里
电鳗属于水生生物,生活在水中。从世界范围来看,电鳗的分布还是比较广泛的,从热带的水域,一直延伸到温带的水域中,都有电鳗分布。电鳗可以生活在海洋之中,在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太平洋三个大洋之中都有分布。它们在海水之中的分布深度是不太一定的,有时候会分布在深海之中。它们也可以生活在淡水之中,比如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内。具体来说,它们会分布在水比较浅的地方,比如池沼等地。有时候它们也会分布在水比较浑浊的地方,甚至有的时候会在岸边见到它们。
电鳗生活在水中,将同样生活在水中的一些水生动物和植物作为自己的食物。它们主要吃的是动物,比如鱼类、虾类、蟹类等。它们捕食能力很强,会通过放电先将猎物电晕,然后进食。
二、电鳗能在陆地上生活吗
上面已经介绍过,电鳗既可以生活在海洋中,也可以生活在淡水之中,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域之中分布都是十分广泛的。不过,电鳗不能生活在陆地上,因为它们属于水生生物。而且,它们在水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放电的威力。当然,电鳗也不能一直待在水中,它们需要呼吸,而它们呼吸的时候需要露出水面。因此,我们可能会观察到电鳗出水呼吸的情况,有时候会在岸边见到它们。
2. 海里会放电的鱼是什么鱼
魔鬼鱼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可达300~800伏,因此魔鬼鱼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它与鲶形目的种类近缘。魔鬼鱼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盘点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 世界上已知的发电鱼类达数十种。
3. 海洋里会放电的动物
1、海里的小动物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有的会飞,还有的竟然会放电!
2、海里的小动物有的是粉色的,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金色的。
4、海里的小动物有的巴掌大,有的篮球大,有的水桶大,还有的操场那么大。
4. 会放电的海洋生物
海洋中有一些具有发电能力的动物。迄今仅在鱼类中发现,称为电鱼。电鳐是发电能手,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电鳐的发电器是由肌肉组织衍生而成,其发电部位随种类而异。发电器的放电是连续脉冲放电,高频率放电可达250~280赫,低频率放电只有10~20赫。温度对放电时间有影响,温度高时放电时间短,温度低时放电时间长。电能耗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恢复放电能力。
电鱼的发电器产生的电压,随种类不同相差很大,一般可由几伏到数百伏,最高可达近千伏。产于中国广东沿海一带的单鳍电鳐和双鳍电鳐,被当地渔民称为“震手”,电压为37~45伏。
5. 海里会放电的动物叫什么
雷鸟。
带电的鸟叫雷鸟,是鸡形目松鸡科雷鸟属动物的通称。
闪电鸟,日本任天堂公司开发的掌机游戏系列《宝可梦》和根据它改编的动画《宝可梦》中登场宝可梦中的一种,首次在第一世代游戏《宝可梦红·绿》出现,是电属性和飞行属性传说的宝可梦,地区形态是格斗属性和飞行属性宝可梦。 它是三圣鸟之一。
6. 海里会放电的生物
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化学能等能源。直接地说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等。这是一种“再生性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潮汐能就是潮汐运动时产生的能量,是人类利用最早的海洋动力资源。中国在唐朝沿海地区就出现了利用潮汐来推磨的小作坊。后来,到了11-12世纪,法、英等国也出现了潮汐磨坊。到了二十世纪,潮汐能的魅力达到了高峰,人们开始懂得利用海水上涨下落的潮差能来发电。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潮汐能约有二十亿多千瓦,每年可发电12400万亿度。 今天,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潮汐发电厂就处于法国的英吉利海峡的朗斯河河口,年供电量达5.44亿度。一些专家断言,未来无污染的廉价能源是永恒的潮汐。而另一些专家则着眼于普遍存在的,浮泛在全球潮汐之上的波浪。 波浪能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波浪能是巨大的,一个巨浪就可以把13吨重的岩石抛出20米高,一个波高5米,波长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长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象整个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该是多么惊人。据计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达700亿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为20-30亿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 除了潮汐与波浪能,海流可以作出贡献,由于海流遍布大洋,纵横交错,川流不息,所以它们蕴藏的能量也是可观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经北欧时为1厘米长海岸线上提供的热量大约相当于燃烧600吨煤的热量。据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约为0.5亿千瓦。而且利用海流发电并不复杂。因此要海流做出贡献还是有利可图的事业,当然也是冒险的事业。 把温度的差异作为海洋能源的想法倒是很奇妙。这就是海洋温差能,又叫海洋热能。由于海水是一种热容量很大的物质,海洋的体积又如此之大,所以海水容纳的热量是巨大的。这些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另外还有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放热;海流摩擦产生的热,以及其他天体的辐射能,但99.99%来自太阳辐射。因此,海水热能随着海域位置的不同而差别较大。海洋热能是电能的来源之一,可转换为电能的为20亿千瓦。但1881年法国科学家德尔松石首次大胆提出海水发电的设想竟被埋没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26年,他的学生克劳德才实现了老师的夙愿。 此外,在江河入海口,淡水与海水之间还存在着鲜为人知的盐度差能。全世界可利用的盐度差能约26亿千瓦,其能量甚至比温差能还要大。盐差能发电原理实际上是利用浓溶液扩散到稀溶液中释放出的能量。 由此可见,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海水不枯竭,其能量就生生不息。作为新能源,海洋能源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兴趣。
7. 海里有电的动物
1. 海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鱼类、鲸类、海豚、海龟、章鱼、虾等。这些动物在海洋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2. 鱼类是海洋中最常见的动物。它们根据不同的栖息环境和食性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深海鱼、珊瑚鱼、鳕鱼、金枪鱼等。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认为是海洋食物链中的关键物种。
3. 鲸类和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它们通过呼吸孔呼吸空气,而不是鱼类那样通过鳃呼吸水中的氧气。鲸类和海豚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能够捕食大型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
4. 海龟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它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域中。海龟吃海草、海藻、水母和小型动物。海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控制底栖无脊椎动物和藻类的生长、促进沙滩和岩石的侵蚀等。
5. 章鱼和虾是海洋中的节肢动物,它们在海底和海岸线附近生活。章鱼和虾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食物来源,也被人类广泛地捕捞和食用。
6. 要研究海面上的动物,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采集样本等方法。观察需要使用各种观察设备,如望远镜、潜水镜等。记录可以使用摄影、录像和笔记等方式。采集样本要注意保护动物和海洋生态环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8. 海里会放电的动物有哪些
世界上没有会放电的鸟。
水下的动物就有会放电的,南美有些电鳗放电的电压微弱到300毫伏;更有分布在非洲淡水河中的裸臀鱼,它放的电仅30毫伏,这样的区区微电是无法被人感受到的。 地球上能放电的动物多达几十种,比较著名的有“水中高压线”之称的电鳗(300~800V)、“海底电击手”电鳐(40~220V)、“水中发电机” 电鲶(200~450V),还有亚马逊电蛇(~650V)、瞻星鱼(50V)、裸臀鱼(微弱)、象鼻子鱼(微弱)、钝头刀鱼(几百毫伏
9. 海里面可以放电的鱼有哪些
1.象鼻子鱼
象鼻子鱼,原产自非洲刚果河流域,因嘴巴长似象鼻而得名。在近尾部的地方有发电器官,每秒可以发出120~300次的微弱脉冲电流,用以在浑浊的水中探测猎物、敌人和障碍物。不过相对于后面几种生物,象鼻子鱼的电力值,只能让它成为不入流的小角色。
2. 瞻星鱼
瞻星鱼是一种极其凶猛又充满心机的鱼,长了一张大嘴,胸鳍也很大,最喜欢将自己略扁的身体埋在温暖海域的沙子里,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只留两只眼睛在外面。它每只眼睛的后面都有一个放电器官,能发出高达50伏的电压,足以电晕靠近它的大鱼。
3.电鳐
电鳐长的很像个大团扇,它背腹扁平,头和胸部在一起,尾部呈粗棒状。电鳐栖居在海底,最大能长到2米,身上共有2000个电板柱,有200万块"电板"。体型较大的非洲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2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体型较小的南美电鳐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
4. 电鲶
电鲶,原产自非洲刚果河,生性凶猛,怕光,昼伏夜出。特化的肌肉具有发电能力,受到刺激时,可瞬间发出200~450伏特的电力。电鲶的发电器官很特别,它是由体内约500万块电板组成的。这些电板分布在身体皮肤和肌肉之间,头部为正极,尾部为负极,电流会从头部流向尾部。
5.亚马逊电蛇
电蛇被发现在亚马逊河口,这种长约2米的黑色电蛇外表看上去没什么稀奇,放电量却十分惊人,可发出高达650伏的电压,能使人心脏骤停。生物学家说,大海深处据说有这种电蛇,但它为什么游到亚马逊河来就不得而知了。
6.伏打电鳗
众所周知,电鳗是地球上已知放电生物中最厉害的角色了,谁知电鳗家族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就在今年的9月10日,《自然通讯》 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在亚马逊盆地发现两种新电鳗品种,其中一个名为伏打电鳗的品种达到了生物发电的电压巅峰!它能够产生860伏的电压,远远超过之前电鳗发电650V的记录。
10. 会放电的海底动物
有
1..钝头刀鱼
这是一种在2013年才被科学家们发现的生活在亚马孙河域的鱼类,壮大了放电鱼类的队伍。虽说它也能放电,但是却是一个电极的直流电,而且非常微弱。所以它的电流不是用来捕猎也不是用来攻击敌人,而是用它来“导航”,它会根据它放出的的电脉冲信号控制自己的尾巴,以掌握游动的方向!
2.电鲶
电鲶也是一种淡水鱼类,生活在刚果河流域,同时也是一位放电能手,它的放电能力比之“发电王”电鳗略微逊色一点,被称之为“水中高压电”。电鲶体长能长到70-110厘米左右,它的身体中特定的真皮腺能够发电,当遇到敌袭或者捕食的时候,它就会放出大约200-450伏的电,能够瞬间击杀比它小的猎物,或者比它大的对手!
它们白天静若处子,晚上却凶猛残暴,它们会吃掉能看到的一切小鱼。它们和普通鲶鱼最大的区别就是电鲶没有背鳍!
3.瞻星鱼
瞻星鱼不但能够放电,而且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丑的鱼类之一了,但是这却不是它的主要捕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