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外海洋传感器(海洋传感器上市公司)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30 07:15   点击:28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传感器上市公司

你好,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中国传感器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

1.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惯性导航系统。

2. 研究开发了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高精度、长距离探测,适用于机器人导航、智能交通等领域。

3. 研究开发了新型微波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材料、生物等特殊材料的检测和分析。

4. 开发了多种新型传感器,如声波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等,实现了多元化的应用。

5. 研究开发了智能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了大规模、分布式的传感器网络,为智能城市、物联网等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上仅是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部分成果,该中心在传感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 海洋传感器研究中心

海洋智能观测与传感器是海洋观测的发展趋势,学习主要包括海洋背景知识,海洋观测平台,传感器技术,海洋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3. 海洋传感器有哪些

NOAA卫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第三代实用气象观测卫星,其轨道是接近正圆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为870千米和833千米,轨道倾角为98.9°和98.7°,周期为101.4分钟。NOAA的应用目的是日常的气象业务,平时有两颗卫星运行。

传感器

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AVHRR/2)和泰罗斯垂直分布探测仪TOVS。

AVHRR/2是以观测云的分布、地表(主要是海域)的温度分布等为目的的遥感器,TOVS是测量大气中气温及温度的垂直分布的多通道分光计,由高分辨率红外垂直探测仪(HIRS/2)、平流层垂直探测仪(SSU)和微波垂直探测仪(MSU)组成。

AVHRR是NOAA系列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它是一种五光谱通道的扫描辐射仪,包括5个波段,可见光红色波段、近红外波段、中红外波段和两个热红外波段。

Terra卫星

Terra卫星是EOS计划中第一星,沿地球近极地轨道航行,高度是705km,它在早上当地同一时间经过赤道,此时陆地上云层覆盖为最少,它对地表的视角的范围最大。Terra的轨道基本上是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垂直,所以它的图像可以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球总图像。

传感器

Terra卫星上共有五种传感器,能同时采集地球大气、陆地、海洋和太阳能量平衡等信息: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U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US)、多角度成像光谱仪MISR(US)、先进星载热辐射与反射辐射计ASTER(JP)和对流层污染测量仪MOPITT(CAN)。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又称资源一号)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传感器

CBERS-02B传感器是具有高、中、低三种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搭载的2.36米分辨率的HR相机改变了国外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农业、林业、水利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CCD相机(CCD):CCD相机在星下点的空间分辨率为19.5米,扫描幅宽为113公里。它在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有4个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具有侧视功能,侧视范围为±32°。相机带有内定标系统。

高分辨率相机(HR):2.36米分辨率的HR相机

宽视场成像仪(WFI):宽视场成像仪(WFI)有1个可见光波段、1个近红外波段,星下点的可见分辨率为258米,扫描幅宽为890公里。由于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扫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高重复率的地面覆盖。WFI星上定标系统包括一个漫反射窗口,可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为了满足中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建设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由三颗卫星组成(FY-3A卫星、FY-3B卫星、FY-3C卫星)。

传感器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这一遥感器是由 FY -1 继承下来的,仍具有10个通道,但对 1 个通道的光谱范围作了调整 , 即将0. 94μ m 通道调整为1.325~1.395μm。无论在 FY-3 还是在 NOAA 卫星中,扫描辐射计都是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的探测器,用它的资料可生成各种云图 、云参数、海面温度、植被指数、射出长波辐射、积雪、海冰、气溶胶、地面反照率等一系列产品,还可进行多种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 。

红外分光计和微波辐射计:FY-3上的红外分光计和微波温度探测辐射计与NOAA卫星上的红外分光计HIRS和微波辐射计MSU在性能上很接近,主要用于探测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还可以用以反演射出长波辐射、臭氧总含量、云量、云顶温度和高度、洋面温度、陆地表面温度、冰雪覆盖和降水率等。

臭氧和地球辐射收支探测器:FY -3 上的臭氧和地球辐射收支探测器与美国 NOAA 卫星等上的同类仪器在性能上基本相同。

微波成像仪:NOAA 卫星中没有装载微波成像仪 , 而美国国防气象卫星( DMSP) 1987 年起载有微波成像仪SSM/I,它在 19.35、37.0、85. 5GHz 具有双极化通道 ,在 22. 235GH z 具有垂直极化通道。FY-3 的微波成像仪的性能与 SSM/I 比较接近,都是采用圆锥扫描,地面分辨率略高于 SSM/I,主要区别是增加了10.65 和 150GHz 双极化通道(150GHz 为试验通道),因此增强了洋面风速、土壤湿度、洋面温度、降水等的探测能力。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新的一代气象和地球环境探测卫星中的一种主要遥感器,具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它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设几十个通道,光谱分辨率大大提高,具有云、地表、海表和大气多种参数的综合探测能力。典型仪器是美国 EOS 中装载的 MODIS,它具有 36 个通道。

环境系列卫星

环境系列卫星是中国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的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系统由2颗光学卫星(HJ-1A卫星和HJ-1B卫星)和一颗雷达卫星(HJ-1C卫星)组成的。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等不同探测方法,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能力。

HJ-1A及HJ-1B卫星(光学卫星)

HJ-1A和HT-1B卫星是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它们也搭载了CCD相机和超光谱成像仪(HSI)。

HT-1C卫星(雷达卫星)

HJ-1C卫星也是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是中国首颗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会与已经发射的HJ-1A卫星、HJ-1B卫星形成的卫星系统。

A星任务: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星是一颗光学星,主要在可见光谱段范围内,采用多光谱和高光谱探测手段,形成对地物大范围观测和高光谱遥感的能力,为灾害和生态环境发展变化趋势预测提供信息,对灾情和环境质量进行快速和科学的评估提供信息。

B星任务: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B星是一颗光学星,主要在可见光与红外谱段范围内,采用多光谱和红外光谱探测手段,形成对地物大范围观测的能力和地表温度探测能力,为灾害和生态环境发展变化趋势预测提供信息,对灾情和环境质量进行快速和科学的评估提供信息。

landsat 卫星

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 ERTS ),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 已发射8颗(第6颗发射失败)。Landsat1—4均相继失效,Landsat 5于2013年6月退役。 Landsat 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Landsat8于2013年2月11日发射升空,经过100天测试运行后开始获取影像。

陆地卫星的轨道设计为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25°一30°)的上午成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的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如Landsat 4、5轨道高度705km.轨道倾角98.2°,卫星由北向南运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卫星每天绕地球14.5圈,每圈在赤道西移159km,每16天重复覆盖一次,穿过赤道的地方时为9点45分,覆盖地球范围N81°—S81.5°。

MSS传感器

TM传感器

ETM+传感器

OLI传感器

TIRS传感器

1.LandSat系列卫星介绍:

1.Landsat系列卫星概述:

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发射8颗(第6颗发射失败)。目前Landsat1-4均相继失效,Landsat-5于2013年6月退役。Landsat-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 升空。Landsat-8于2013年2月11日发射升空,经过100天测试运行后开始获取影像。

2.Landsat-5介绍:

Landsat-5卫星是美国陆地卫星系列中的第五颗。Landsat-5卫星于1984年3月发射升空,它是一颗光学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为专题制图仪(TM)和多光谱成像仪(MSS)。Landsat-5卫星所获得的图像是迄今为止在全球应用最为广泛、成效最为显著的地球资源卫星遥感信息源,同时Landsat-5卫星也是目前在轨运行时间最长的光学遥感卫星。

3.Landsat-7介绍:

Landsat-7卫星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是美国陆地探测系列卫星。Landsat-7卫星装备有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ETM+有8个波段的感应器,覆盖着从红外到可见光的不同波长范围。与Landsat-5卫星的TM传感器相比,ETM+增加了15米分辨率的一个波段,在红外波段的分辨率更高,因此有更高的准确性。2003年5月31日起,Landsat-7的扫描仪校正器出现异常,只能采用SLC-off模型对数据进行校正。

4.Landsat-8介绍:

Landsat-8卫星于2013年2月11日发射,是美国陆地探测系列的后续卫星,Landsat-8卫星装备有陆地成像仪(简称OLI)和热红外传感器(简称TIRS)。OLI有9个波段的感应器,覆盖了从红外到可见光的不同波长范围。与Landsat-7卫星的ETM+传感器相比,OLI增加了一个蓝色波段(0.433-0.453μm)和一个短波红外波段(band9-0.136-1.390μm),蓝色波段主要用于海岸带观测,短波红外波段包括水汽强吸收特征,可用于云检测。

4. 海洋监测传感器

雷达型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微波雷达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雷达传感器。雷达型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波原理的,根据不同的频段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微波雷达主要用于军事、民防、交通运输等领域,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医疗、安检、气象预警等领域,而激光雷达主要用于自动驾驶、3D重建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雷达型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微波雷达传感器可以用于海洋石油勘探、风云卫星监测等,而激光雷达传感器不仅可以实现精准测距,还可以被用于无人机抗干扰等领域。因此,随着各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雷达型传感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 海洋环境传感器

海洋智能观测与传感应该气象专业

6. 海洋传感器技术主要测量什么

信息化的21世纪,离开不了传感器,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电子计算机、生产自动化、现代信息、军事、交通、化学、环保、能源、海洋开发、遥感、宇航等等。

1、传感器与环境保护

目前,环球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浊及噪声已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现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保护环境,利用传感器制成的各种环境监测仪器 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环境检测是比较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这个也是气体传感器比较多的一个应用领域,比如空气中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会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PM2.5等气体,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应的气体传感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2、汽车与传感器

目前,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及燃料余量等有关参数的测量。已不只局限于对行驶速度、行驶距离、发动机旋转速度以由于汽车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和汽车对环境的危害,传感器在一些新的设施。如汽车安全气囊系统、防盗装置、防滑控制系统、防抱死装置、电子变速控制装置、排气循环装置、电子燃料喷射装置及汽车"黑匣子"等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可以预测,随着汽车电于技术和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

3、传感器与家用电器

现代家用电器中普遍应用着传感器。传感器在电子炉灶、自动电饭锅、吸尘器、空调 器、电子热水器、热风取暖器、风干器、报警器、电熨斗、电风扇、游戏机、电子驱蚊器、洗衣机、洗碗机、照像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收音机、电唱机及家庭影院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提高家用电器产品的功能及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极为强烈。为满足这些要求,首先要使用能检测模拟量的高精度传感器,以获取正确的控制信息,再由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家用电器的使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并减少能源消耗,为更多的家庭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目前,家庭自动化的蓝图正在设计之中,未来的家庭将由做为中央控制装置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各种传感器代替人监视家庭的各种状态,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着各种控制。家庭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监视与报警、空调及照明控制、耗能控制、太阳光自动跟踪、家务劳动自动化及人身健康管理等。家庭自动化的实现,可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教育或休息娱乐。

4、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目前,在劳动强度大或危险作业的场所,已逐步使用机器人取代人的工作。'一些高速度、高精度的工作,由机器人来承担也是非常合适的。但这些机器人多数是用来进行加工、组装、检验等工作,屑于生产用的自动机械式的单能机器人。在这些机器人身上仅采用了检测臂的位置和角度的传感器。要使机器人和人的功能更为接近,以便从事更上等的工作,要求机器人能有判断能力,这就要给机器人安装物体检口传感器,特别是视觉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使机器人通过视觉对物体进行识别和检测,通过触觉对物体产生压觉、力觉、滑动感觉和重量感觉。这类机器人被称为智能机器人,它不仅可以从事特殊的作业,而且一般的生产、事务和家务,全部可由智能机器人去处理。 

5、传感器在医疗及人体医学上的应用

随着医用电子学的发展,仅凭医生的经验和感觉进行诊断的时代将会结束。现在,应用医用传感器可以对人体的表面和内部温度、血压及腔内压力、血液及呼吸流量、肿瘤、血液的分析、脉波及心音、心脑电波等进行高难碗度的诊断。显然,传感器对促进技术的高度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增进国内人民的健废水平,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将把医疗服务对象扩大到全民。以往的医疗工作仅局限于以为中心,今后,医疗工作将在的早期诊断、早期、远距离诊断及人工器官的研制等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传感器在这些方面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6、传感器在工业上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深圳三达特代理的英国DDS气体传感器主要应用在石化工业中,一些氧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等都能用在检测各种有害气体应用中。另外,可用来检测半导体和微电子工业的有机溶剂和磷烷等剧毒气体;电力工业方面,氢气传感器能够检测电力变压器油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而在食品行业,气体传感器也可以检测肉类等易腐败食物的新鲜度;在果蔬保鲜应用中,气体传感器检测保鲜库中的氧气、乙烯、二氧化碳的浓度仪以保证水果的新鲜安全;在汽车和窑炉工业检测废气中氧气,公路交通检测驾驶员呼气中乙醇气浓度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需求。

目前,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遍布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家庭生活、宇宙开发等许多方面。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速度、位移、压力、温度、湿度、流量、声强、光照度等)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的一种组件,通常把传感器定义为“对应于特定被测物理量提供有效电信号输出的器件”。例如,光电传感器利用光敏电阻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热电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将热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把角度、浓度、压力、位移等非电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力电传感器利用敏感元件把速度、加速度等力学信号转化成电流、电压等电学信号。

7、气体传感器在民用方面的检测应用

在民用方面,气体传感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厨房检测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城市煤气等民用燃气的泄漏,检测微波炉中食物烹调时产生的气体从而自动控制微波炉烹调食物。

7. 海洋传感器上市公司有几家

中创蓝谷建设有限公司很不错。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7日。注册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青岛国际海洋传感器研究院311-8

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海洋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承接总公司工程建设业务;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用机械销售;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

海洋工程装备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管理服务;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销售;装卸搬运;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机械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8. 海洋传感器上市公司有哪些

深圳鳍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07月13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翀,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下机器人、电子产品、水下设备、船用设备等。

FIFISH是一款水下机器人产品,在2016年由深圳鳍源公司研发。

亮相2016美国CES展,被媒体评为“2016 美国 CES 上的黑科技及中国军团的创新代表”

2000万像素SONYCOMS传感器,4000流明LED补光灯,续航方面,满足2小时不间断工作,下潜深度100米,双向十通道六姿态运行,可自由穿梭在珊瑚堡礁间及其他复杂的水下环境。

深之蓝

成立于2013年的初创公司深之蓝来自天津,主要从事水下缆控机器人(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的研发与生产。3月24日,这家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两款新的 ROV 系列产品“白鲨”,其中体型较大的白鲨Max面向企业专业市场,而体型较小的白鲨Mini面向个人娱乐市场。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全系列水下机器人及相关水下核心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位于国内发展最快的高新开发区-滨海新区。公司围绕海洋资源探测和海洋环境监测两大主题面向社会提供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滑翔机(AUG) 以及缆控水下机器人(ROV)等小型水下运动载体的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水下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国家安全提供核心装备保障能力。

产品使用范围:潜水娱乐、救援打捞、潜艇清理维护、海洋工程检测与作业、海洋环境维护与检测、海洋科学调查等领域,是发展海洋经济、提升海洋工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臻迪科技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owervision Tech Inc)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专业提供智能无人系统、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系统、虚拟仿真系统等产品及专业服务。

公司目标是在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及大数据挖掘分析等领域集世界最新软硬件技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各个应用行业提供专业的系统集成和咨询及软件开发。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在无人系统领域,臻迪自主研发的系列企业级无人机产品四旋翼PowerQuad、直升机PowerCopter和固定翼PowerEye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电力、测绘、石油矿产、警用、救援等多种领域。

9. 海洋传感器种类及应用

海洋机器人是一门将水动力分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等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于海洋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智能水下机器人、遥控水下机器人、水面无人艇等海中无人平台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顺应国家建设需求和国际发展趋势而设立的专业,在自动化类专业基础上深化机器人工程的专业特色,培养精通机器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2、海洋机器人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分析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到研究、建造等部门从事海洋结构物的研究、设计、制造、检验、贸易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10. 传感器在海洋探索中的应用

船用雷达是一种传统的无线电导航设备,在船舶近海定位、引导船舶进、出港,窄航道航行以及在避碰中发挥作用。GPS导航仪在海洋船舶中已普遍使用,它与雷达相比具有全球、连续、实时、高精度、多功能等优点。随着海用信标差分GPS(DGPS)基台的不断建立,可将使用GPS C/A码的定位精度提高到米量级。因此,还可应用DGPS或GPS导航仪来改善雷达的使用性能,测定雷达测距、测向精度,弥补雷达在避碰和锚位监视等方面的某些局限性。

2 GPS与雷达的定位与导航功能

2.1 定位功能

船用雷达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该电波从目标反射的回波,在显示器上一目了然地显示周围物标相对于本船的图像。测定一个或几个固定物标相对于本船的方位和距离,可在海图上作出船位。由此可见,雷达对于船舶在近岸海区或窄航道上安全航行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雾航中更加显示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雷达电波传播的视距所限,探测物标的距离通常只有几至几十海里,不能用于远洋定位。 GPS导航仪同时跟踪3颗或4颗卫星信号,测定到达卫星的伪距,通过导航仪内部计算机解算,实现实时、连续、全球、高精度定位,可弥补雷达不能实现远洋定位以及定位不连续、定位操作工作量大等缺点。

2.2 导航功能

30m左右的中型引航船。考虑到天津港冬季多大风,

锚地无遮蔽,以及在海况好时的工作方便,可考虑配置1艘不小于40m的大型子母引航船。天气及海况不好时,可单独执行任务;海况好时,可将其携带的2艘高速艇放下,共同执行任务。如子母船的设想不能成立,也可只配置1艘大型引航船,另配置2艘高速艇。 无论任何型号的引航船(艇),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到靠船的要求和引航员上、下船的方便。

3.3 对速度和操纵性能的要求 引航船在速度上不能低于16kn。 高速艇一般不能低于20kn。 从操纵灵活的要求出发,采用可变螺距船;驾驶操纵系统,应以方便1人操作为原则;大型引航船,还应加装首侧推器。

3.4 要配置先进的雷达及通信设备

另外,船身应为白色,并在明显处标注英文“引航(PILOT)”。

以上仅是对引航船提出一些的初步设想,根据规范化及国际大港口的要求来考虑,配置专用引航船是非常必要的。

普通船用雷达要获得航速、航向航迹等航行数据,需通过几次定位,由人工标绘实现。自动雷达标绘仪(ARPA)虽然自动显示上述数据,但存在跟踪延迟和雷达、计程仪、罗经等传感器引入的误差。另外,由于ARPA设备昂贵,不能在所有的船上安装。 GPS导航仪采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可实时计算并显示航速,航向,航迹偏差,风、流压差,还具有设置航路点、计划航线、显示到达航路点的距离、时间等导航功能。

3 GPS的避碰功能

船用雷达测定海上运动物标和静止物标的距离、方位等相对参数,通过人工标绘得到最近会遇距离(CPA)和到达最近会遇点的时间(TCPA)等避碰数据,驾驶员根据这些数据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但是,有些物标反射回波微弱,操作人员难以看清它们的回波图像,ARPA有可能对它们漏跟踪或错误跟踪而不能提供避碰数据。在气象条件恶劣时,出现严重的海浪回波干扰或雨、雪回波干扰,上述丢失物标的现象时有出现。对于未露出海面的暗礁、沉船、浅滩等潜在物标,雷达更是无能为力。根据海图和航海通告事先查出在航线附近水面危险的小物标和水下的潜在障碍物,把它们作为航路点在GPS导航仪中存贮,并根据障碍物和船舶状况设置报警范围。在航行中,驾驶员可以随时检查这些物标相对于本船的距离和方位。一旦船舶进入所设定的报警范围的边界,GPS导航仪立即发出报警,驾驶员作出避让措施。

4 GPS辅助雷达定位

雷达定位的难点是正确识别物标,对于不大熟悉雷达观测的驾驶员更是如此。若用雷达观测几个比较接近的非独立物标,由于物标回波图像边缘扩大、失真等原因,这些物标的回波图像难以清楚分开,因而观测雷达图像找不出与海图所对应的物标,或把一物标回波图像错认为另一物标的回波图像,获得错误的雷达船位或造成不能允许的船位误差。又由于在海图上查找雷达回波反射点要耽误时间,因而定位是不连续、不实时的,获取船位的时间滞后于实测船位的时间。滞后时间的大、小与观测者对雷达观测的熟练程度有关。

普通的GPS导航仪,除了直接存贮任一位置的经、纬度以外,还可输入当前位置到达雷达测量位置的距离、方位,计算并显示物标的所在位置的经、纬度。若把雷达测定的物标的距离、方位数据迅速输入GPS导航仪,根据它显示的经、纬度数据,可迅速在海图上找到对应的物标,由此作出雷达船位。用此方法取得的雷达船位比用常规法作得的船位准确、可靠,避免因识别反射物标错误而引起雷达船位错误或偏差,标绘所用的时间也可明显缩短。如果将雷达测定的距离和方位数据通过接口和控制装置输入GPS导航仪,导航仪就不需人工干预直接显示相应物标所在位置的经、纬度。

5 锚位监视功能

在船舶锚泊时,船用雷达可通过测定陆标的方位和距离监视本船的锚位偏离状况,也可通过测定到达他船的方位和距离监视他船的漂移状况,一旦发现本船和他船走锚,便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事故。GPS的锚位监视是以锚位点为中心,输入的设定距离为半径,一旦天线所在位置超出此范围,即被认为走锚而发出报警。监控半径大、小的选择要根据GPS导航仪的定位精度、周围环境及船舶状况而定。由于GPS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可以减小设置监控半径,提高监控灵敏度。若采用DGPS可进一步减小监控半径,提高监控灵敏度。通常,GPS导航仪的最小设置监控半径为0.1n mile。 虽然GPS不能监视他船的锚移状况,但对本船的锚移监视具有不需通过测定物标定位、监视灵敏度高、快速实时等优点。GPS与雷达相结合的锚位监控手段,对防止大风造成的损失可起到很大的作用。

6 DGPS测定船用雷达测向、测距误差

7 GPS与雷达配合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