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海洋文化概括英语(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原文)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30 09:55   点击:29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原文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From tomorrow on, I will be a happy person;喂马,劈柴,周游世界Grooming, chopping, and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From tomorrow on, I will care foodstuff and vegetables,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I have a house,towards the sea, with spring flowers blossoming.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From tomorrow on, I will write to each of my dear ones,告诉他们我的幸福Telling them of my happiness,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What the lightening of blessedness has told me,我将告诉每一个人I will spread it to each of them.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And give a warm name for every river and every mountain.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Strangers, I will also give you my well-wishing.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May you have a brilliant future!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May you lovers eventually become spouse!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May you enjoy happiness in this earthly world!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I only wish to face the sea, with spring flowers blossoming. 我也喜欢海子 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知音

2. 海洋特色英语与文化原文翻译

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不怕苦的精神、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的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世界中古八大奇迹之一。

金戈 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战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长城以它巍巍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这种精神激励我们永远前进。

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後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骑兵虽然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於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地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

3. 海洋文化翻译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那么,四大洋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太平洋。

中国有一句歇后语,叫“太平洋上的警察——管得宽”,嘲笑有的人好管闲事,爱指手画脚。这句歇后语也指出了一个事实:太平洋确实很宽。作为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总面积达到18134.4万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太平洋可以容纳4个亚洲、10个南美洲。

太平洋名字的由来,与麦哲伦有关。

麦哲伦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探险家。1519年,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他的环球旅行。麦哲伦船队首先进入的大洋是大西洋。大西洋里惊涛骇浪,给船队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因此,船队用了70天才穿越大西洋。

1520年8月底,麦哲伦船队走出了麦哲伦海峡,到达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大洋。在穿越这个大洋的行程里,船队经过赤道无风带,再也没有遭遇风浪之苦,一帆风顺。麦哲伦很高兴,给这个大洋取名为“Pacific Ocean”。翻译成中文,就是太平洋。

其次是大西洋。

相对于太平洋,欧洲人对大西洋的了解更早。毕竟,大西洋就在他们的家门口。古希腊的神话里就有大西洋的存在。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擎天巨神,叫阿特拉斯,他被宙斯降罪到人间来。阿特拉斯居住在大西洋里,知道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并支撑石柱使天和地分开。大西洋的英文名字叫“Atlantic Ocean”,即从阿特拉斯的古语“Oceanus Atlanticus”脱胎而来。

所以,大西洋的英文名字应该叫阿特拉斯洋。大西洋的中文名字,产生于明朝。明朝自居中间,将西方的印度洋成为西洋,将东方的太平洋成为东洋。所以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前往的是印度洋;日本人被称为东洋人,出处就在这里。

到了明朝末期,随着地理知识的增加,人们知道了在欧洲以西,还有一个更大的洋。怎么办呢?人们便将印度洋称为小西洋,这一个更大的洋称为大西洋。大西洋的称呼便沿用至今。

接着是印度洋。

如前所述,印度洋曾经被中国人称为“西洋”“小西洋”。它的英文名字是“Indian Ocean”,名字由来与达·伽马有关。

达·伽马是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1497年7月8日,达·伽马接受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派遣,率领一支船队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寻找一条经过非洲好望角前往印度的新航线。5个月后,船队从大西洋进入了印度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大西洋直接进入印度洋。达·伽马将这一片海域命名为印度洋。

1498年的5月20日,在经过将近1年的远洋跋涉后,船队终于抵达了印度西南海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卡利卡特。60多年前,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也曾经经过和停泊在卡利卡特。

最后是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它的发现也最晚——直到16世纪末,人们才意识到北冰洋的存在。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瓦伦纽斯才第一次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当时,它被命名为大北洋。

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将大北洋改为为北冰洋,英文名字“Arctic Ocean”。这是因为,北冰洋是四大洋中位置最北的大洋,又因气候严寒,洋面上常年覆有冰层。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航路开通较为容易。相比较而言,北冰洋的航路开通就艰难多了。为了开辟北冰洋的航路,许多探险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直到19世纪末,探险家才开辟了第一条经过北冰洋的航路。

4. 海洋文化英语手抄报

1.爱护海龟光荣,虐待海龟可耻!

2.保护海龟,人人有责。请维持生态平衡。

3.保护海龟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4.保护海龟的栖所,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5.保护海龟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6.保护海龟,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7.保护海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8.保护海龟,维护生态安全!

9.海龟也是有生命的,请保护海龟!

10.对海龟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自由生活。

11.关爱生灵,保护海龟。

5. 海洋文化 英语

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风”,但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的east wind,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和我国的西风,乃至北风相似。

只有强劲的意思,这在西方就代表一种强劲的力量,也就是东方的风吹来了。

6. 海洋文化英语翻译

海洋文化特征是其开放性、向外性。

海洋文化的代表:希腊 因为海洋文明的祖先大多从事捕鱼业,渔获不是经常能有,加上风吹雨打,常常生死未卜,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冒险性。促使这些人敢去闯、敢去冒险的精神,所以才有了大航海时代、发现新大陆。大陆文化特征是保守性、内敛性。大陆文化的代表:中国 中国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中央集权制。农业是靠自己努力的结果得来不易,因此常常固定下来就不走了,所以才有了封建制度,而农业又是靠天吃饭,时运好、收成才好,所以大家都有危机感,因此,中国人习惯了存钱。大陆文化发展重心在内陆、忽视海洋,中国人独有向心力,无论在何地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因此,大陆文明更容易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地发展。

7. 海洋文化特点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上文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在谈论敦煌之时所说。

而民国时候的梁漱溟先生则认为,世界有三大文明体系:一个是西洋文明,一个是印度文明,一个是中国文明。

但也有将印度文明排除在外,将中国、伊斯兰、西方文明并列视为世界三大文化体系的说法。

不过总的来说将世界分为四大文化体系更准确一些,除非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视为一个斗争的整体。

1,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生存环境最为恶劣。

按地理位置而言,我国东北的哈尔滨是北纬45度,可是在欧洲,巴黎是北纬48度,伦敦是北纬51度,柏林是51度到52度之间,均比哈尔滨还要靠北,而伊斯兰世界的生存环境则是沙漠居多。

所以对于欧洲和伊斯兰文明而言,和大自然斗争,和人斗争贯穿了整个文明体系,自古至今战争不断。

不过,科学本质上也是在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对宇宙的认识,这也是为何科学回产生于西方的原因所在。

2,与欧洲相比,印度几乎都处于热带,古代的印度对历史漠不关心,探讨的均是生死问题,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宗教,比如佛教,印度教。

古印度文化的特点是涅槃,想的是如何超越生死,解决生死的问题。

众生皆苦。

3,中国文化体系我们都很清楚,大约可以用“和”字来概括。

在古代没有比中国地理环境更好的地方了,四周被高山大海阻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同样是花开花落,古印度看到的是万事万物终将毁灭,而中国人看到的是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生不息。

所以,中国人重视历史,与其他三大文明体系相比,唯有中国没有真正的宗教,或者说历史和对祖先的崇拜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于是,如何在天、地、人之间保持和谐,便成了儒道等各家学说所关心的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