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明朝海洋文明的发展(从明朝的海洋关系)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30 17:09   点击:29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从明朝的海洋关系

《倚天屠龙记》 因为这部小说中的主角张无忌通过不断历练和斗争,最终成为了一个具有海上霸主地位的人物,与其他势力争夺天下,成为了明末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倚天屠龙记》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海洋发展的状况,强调了文化和信仰的重要性,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2. 明朝海域

海上大王 ——郑芝龙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

郑芝龙:

明末清初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日本第一大海盗

抗荷英雄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祖籍光州(今河南固始),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原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今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不久清军入关,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3. 明朝是海洋帝国吗

在明成祖全盛时期的1420年,大明朝有着3800艘船,在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及其驻守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远播漕船,在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除此之外还有着大量的护洋巡江的警示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势远播的郑和舰队事实上只不过强劲的明帝国海上舰队的一支水上机动性舰队罢了。其总规模等同于10个西班牙无敌舰队。

4. 明朝海洋意识

1、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大规模海洋军事活动是明朝永乐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不过这不是整个国家重视推动的,推动这次航海的只是皇帝和沿海大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主、官僚阶层并不重视,并且抱有仇视心态,不然哪会有皇室航海资料被烧毁一事;

2、过后就是晚晴洋务运动时期的北洋、南洋两大近海舰队的建立了;

3、再往后就是新中国建立大规模建设海军了(核潜艇);

5. 明朝海洋霸权

海上帝国都是沿海国或岛国。海上帝国因为陆地面积少,所以来拓海上领土,开拓殖民地。荷兰,英国,葡萄牙。西班牙都是海上帝国。中国明朝也是海上帝国,到了清朝闭关锁国,使清朝使去了海上霸权,到1840年其他海上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6. 明朝的海洋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郑和下西洋: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戚继光抗倭: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7. 明朝的海洋关系和现代海权观念

海权国家。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地理环境和英国差不多,都是孤悬海外,和欧亚大陆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样的地理环境,在特定时期有非常大的优势。

面临分崩离析的欧洲大陆,英国在大航海后长期执行均势战略,也就是利用自己远离欧洲大陆的条件,联合欧洲大陆的弱国,围殴崛起的大陆强国。

不论是俄国西进,还是法德崛起,英国都能发挥搅屎棍的作用,拉拢一群弱国兄弟,把最强的那个陆权国家削落王座。

于是,英国便常年保持欧洲最强国的地位。

而面对统一数千年的中国,日本基本没有能力执行均势战略,只能苟在海岛上猥琐发育,明朝万历年间想登陆朝鲜冲塔,也被明朝的“抗日援朝”给揍回去了。

8. 明朝海洋面积有多大

明朝的国土面积是约997万平方公里。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和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136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称帝,国号大明。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 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皇帝次序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相关的小说影响比较大的有《明朝那些事儿》《回到明朝当王爷》《明朝败家子》等;相关电视剧有《大明王朝1566》《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