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的海洋,灯的世界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的雄伟轮廓。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照明灯、草坪、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北京的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的、阵阵的吹着,除了偶然一声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
北京的夜,太静了,而且月光又像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样,在树叶上,廊柱上,藤椅的扶手上,人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光。海似乎也睡着了,我听到轻柔的浪花拍在沙滩上的微语
树下的桔圆亮玻璃的屋顶可以看见,从山峡升起了缥缈的雾气。幽静的紫丁香丛,花还没开,沉浸在月光当中。所有的花,露水沾湿了的,彼此可以分得利落。光与影在澳径上那样混在一起,好象不是树与路组成的,而是晃来晃去的透明的房屋。
2. 灯的海洋作文
海底世界,千姿百态,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海鸥有的飞在半空,有的贴近水面,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住海面上冒出的一个个水泡泡。
要是有小鱼浮出水面,就用尖尖的长嘴把它叼起来,与蓝天碧海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3.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是什么意思
即使没有矢志不渝的承诺,我也会坚持不离不弃的誓言。
沧海与光的意思是即使没有矢志不渝的承诺,我也会坚持不离不弃的誓言。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沧海与光合为一体,在茫茫人海看见那一缕光,在爱情诗歌中,沧海是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
4. 这是灯的世界灯的海洋广告语
手拉手保护海洋环境,心连心传承海洋文明。
5. 光的海洋,灯的世界的心情
心沉大海就是说没有心情了,没有心劲儿了,不感兴趣了,心灰意冷了,心如纸灰,烧过的纸变成了灰,风一刮就没了,没有斗志了,再也找不到了,大海是无边无际的,深不见底的,心沉下去了,掉下去了,没法找,比喻一个人,心伤透了,对某些事情永远不提了,更没有希望了
6. 海底的灯光 灯光是什么
北海海底世界是建在室内的,里面有很多灯光,光线很充足分!北海海底世界为A,B个馆区。A区最为精彩是美丽的活体珊瑚、五彩斑斓的珊瑚鱼厅和海龟馆。B区即为新建的海洋馆,其展示方式为第三代水族馆模式,是大西南地区最大的海底观光景点。
7. 整个光的海洋
意思是:心藏万丈海,眼无世俗光意思是心胸像海洋一样宽广,眼睛里就不会有世俗的眼光。 俗一点讲就是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着眼于更广阔的天地,只有自己心胸宽广,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常指一个人能力非常的强大和优秀,普通人在他的眼中根本是不放在心上的。
8. 灯的海洋是词语吗
灯塔
大海里指引方向的灯叫灯塔。灯塔是建于航道关键部位附近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它一般会存在于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并且还要有足够高的高度,这样一来即使在远处的船只,也能够轻易地察觉到它的存在。
9. 灯的海洋图片
大海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由于大海的宽阔,人们热爱大海向往大海,所以常常把大海比母亲,把大海比做家乡 ,海边出生,海里生长!因为大海海纳百川,有无限的胸怀,寓意深远,因此人类爱把大海做为抒发情感的原因。所以一个女生会突然用大海做头像。
10. 灯的海洋下一句是什么
大海中最需要船,黑夜最需要灯,意思为我最需要人在哪里啊,抒发了一种感叹
11. 光的世界内容
哈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Halldó Kiljan Laxness 1902年4月23日—1998年2月8日)冰岛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哈多尔·古兹永松的长篇小说《世界之光》(4部,1937~1940)取材于19世纪冰岛民间一个贫穷的诗人的痛苦的经历。《世界之光》内容主要讲的是他并非英雄,却自以为可以给世界带来光明,结果在腐败堕落的社会中悲惨地度过一生。这与作者生平生活经历有很大干系,生于雷克雅未克他父亲所开办的拉克斯内斯农场,童年即在这里度过,后以此为笔名。1930年他回到冰岛,结婚后定居于雷克雅未克,从事文学创作。以后曾两次访问苏联,并到过西班牙等地。30年代他以冰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题材,接边写出了以冰岛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三部长篇小说,其中就包括《世界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