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渔业营商环境(海洋渔业呈现什么布局)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31 09:57   点击:239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渔业呈现什么布局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矿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运输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和保险、不动产、个人服务。

渔业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

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广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

2.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中国海洋事业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海洋功能按开发内容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依据主体功能,将海洋空间分为四类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针对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和优化的海域。重点开发区域指的是对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较为重要、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限制开发区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而禁止开发区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禁止开发区域的管制原则是,对海洋自然保护区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实施分类管理;对领海基点所在地实施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擅自移动领海基点标志。

对于海洋自然保护区,目前国家级的有34个,总面积约1.94万平方公里。《规划》中明确,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不能建设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工程,涉及保护区的航道、管线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需要经过严格论证才能实施,甚至保护区内的科研,所考察的路线也要合理。目前,我国已公布94个领海基点。

3. 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中国(China)国拥有世界鱼类产量的三分之一,年产量为5880万吨。多年来,中国一直鼓励养殖鱼类和水产养殖,以增加产量,以满足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印度(India)的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已在19世纪初期建立起鲤鱼养殖场。现在,印度鱼类年产量为为945.892万公吨,占全球鱼类产量6%。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渔业贡献约3%GDP,鱼类年产量估计为610.1725

秘鲁(Peru)鱼类年产量为585.4233万公吨,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约50多种鱼类。此外,秘鲁还拥有1.2万个湖泊和泻湖,大大的促进其水产养殖,以满足国内和国际需求。

4. 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

舟山渔场位于浙江省境内的舟山群岛,它东接长江口,南临珠江口,中部又有台湾岛,舟山渔场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四大渔场中海域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之一。

在我国众多的海洋渔场中,形成了我国四大著名渔场,即黄勃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和北部湾渔场,而在这四大渔场中尤以舟山渔场最大。

5.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我国海洋河流湖泊众多,无论是淡水渔业资源还是海洋渔业资源都特别丰富,不但有丰富的野生渔业资源还有广泛的渔业养殖基地。

提起我国的渔业资源首先要介绍一下海洋渔业资源,在我国从南到北有着很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的渔民在渔政部门的管理下有序的获得渔业资源,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有带鱼、黄鱼、鲅鱼、石斑鱼、等等。淡水渔业资源也是异常丰富,主要以鲤鱼、鳙鱼、黑鱼、草鱼、鲫鱼、武昌鱼、鳜鱼等等。我国的渔业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6. 海洋渔业的发展前景

回答如下:海洋发展的利与弊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利:

1. 资源丰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库,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对于矿物、石油、天然气、鱼类等的需求。

2. 经济贡献:海洋经济包括渔业、航运、旅游等多个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3. 科学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对于气候变化、地质演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4. 交通运输:海洋是连接各大洲的重要通道,海洋交通运输能够实现大规模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

弊:

1. 环境破坏:海洋开发活动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破坏珊瑚礁等,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 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会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气候变化:海洋发展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海洋污染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4. 国际争端:海洋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如领土争端、渔业争端等,影响国际关系稳定。

综上所述,海洋发展既带来了利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需要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

7. 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1、北海道渔场

北海道渔场位于北海道附近海域,这里的浮游生物丰富,有着世界第一大渔场的称号。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会导致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沉积的有机质则会被带到海面之上,从而为鱼群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所以鱼群也非常的密集、渔业资源丰富。 渔场主产鱼类有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等等。

2、纽芬兰渔场

纽芬兰渔场历史非常悠久了,是1534年由西欧航海家约翰卡波特发现。但是这个渔场现在已经辉煌不在,由于上世纪中期大量的捕捞作业,使得渔场渐渐消亡,90年代之后甚至导致大量鱼类已不可见,但这个渔场依旧存在于地理教科书中,所以也依旧保持着全球三大渔港的地位。

3、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的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沿岸海域有着大量的渔业资源,光是贝类和鱼类加起来就有800多种。由于秘鲁沿岸有强大的寒流从此处经过,再加上西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使得水温下降严重,还将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被带出,从而加速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使得渔港的水产资源越来越丰富。

8. 海洋渔业呈现什么布局特色

渔业包括海洋与渔业和淡水渔业。海洋渔业主要有海洋捕捞、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渔业工程(渔业港口、渔船补给、渔民救治)、水产品的冷藏加工、鱼类新品种的引进开发、渔业政策研究等等。淡水渔业主要是淡水鱼的养殖,捕捞的比例已经很小,渔业饲料的研究开发、鱼病的防治等等。

9. 海洋渔业呈现什么布局特征

四大渔场的名称是北海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它们的分布分别是:北海渔场在欧洲西部,北海道渔场在日本,纽芬兰渔场在加拿大,秘鲁渔场在秘鲁。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 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寒流是深层海水上涌。

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丰富。

10. 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您好,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可以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的问题,许多地方的海洋资源得不到保护和合理利用,造成了不可逆的生态破坏。

为此,政府应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方案,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监管和保护,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渔业企业也应关注生态问题,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11. 海洋渔业呈现什么布局特点

第三十三章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一节 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水平。以沿海经济带为支撑,深化与周边国家涉海合作。

第二节 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严格围填海管控,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滨海湿地保护。拓展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保障入海河流断面水质。加快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防范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露等重大环境风险,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能力。完善海岸线保护、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第三节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深化与沿海国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科学研究和海上搜救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深海战略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参与北极务实合作,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提高参与南极保护和利用能力。加强形势研判、风险防范和法理斗争,加强海事司法建设,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序推进海洋基本法立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