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钻井平台造价
不同地区的水井造价不一样,如果当地钻井队多,费用能便宜点,如果需要外地的钻井队,那价格就要高不少。我认识一个三仁宝业的业务员,他是做空压机租赁的,专门给钻井队提供空压机租赁,配合钻井机施工。据他说,一般按米付费,一米200元到500元吧,看你需要的井眼是多大,一般得上万块钱。
2. 海洋钻井平台价格
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
①自升式钻井平台
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
②半潜式钻井平台
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新发展的动力定位技术用于半潜式平台后,工作水深可达900~1200米
。半潜式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相比,优点是工作水深大,移动灵活;缺点是投资大,维持费用高,需有一套复杂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钻井平台。
3. 海洋钻井平台造价标准
超深海洋钻井平台的原理: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 超深海洋钻井平台的种类:
1、坐底式钻井平台又称沉浮式或沉底式钻井平台,其上部和固定式钻井平台类似,其下部则是由若干个浮筒或浮箱组成的桁架结构,充水后,使钻井平台下沉坐于海底并处于工作状态,排水后,使钻井平台上浮可进行拖航和移位。坐底式钻井平台多用于水浅、浪小、海底较平坦的海区。
2、自升式钻井平台是有多个(一般为3~4个)桩腿插入海底,并可自行升降的移动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安放钻井设备、器材和生活区的平台,另一部分是可升降并可插入海底的桩腿。我国自行制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一号”平台的四根桩腿是由圆形的钢管做成的,桩腿的高度有七十多米,升降装置是插销式液压控制机构。该型钻井平台造价较低、运移性好、对海底地形的适应性强,因而,我国海上钻井多使用自升式钻井平台。
3、漂浮在海面上的钻井船。钻井船的排水量从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它既有普通船舶的船型和自航能力,又可漂浮在海面上进行石油钻井。由于钻井船经常处于漂浮状态,当遇到海上的风、浪、潮时,必然会发生倾斜、摇摆、平移和升降现象,因此钻井船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海上钻井船的定位常用的是抛锚法,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200m以内的水深,水再深时需用一种新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4、半潜式钻井平台其结构形式与坐底式钻井平台相似,上部为钻井的工作平台,下部为浮筒结构。它综合了坐底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优点,解决了稳定性和深水作业的矛盾。钻井作业时,平台呈半潜状态漂浮在海面上,浮筒在海水下的20~30m处,受大海风浪的影响小,所以平台的稳定性比钻井浮船要好,钻井作业结束,排出水形成浮箱后可进行拖航,是目前海上钻井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石油钻井平台。
4. 海洋钻井平台造价表
固定式钻井平台,直接固定于海底的钻井平台,是通过管架结构在海底将平台固定,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位置固定不变,不能再移动。
主要用于有工业油流的油田,一般工作水深在20m左右。某些钻采综合固定平台的工作水深超过90m,但平台建造费用较高。
固定式钻井平台的优点是稳定、海面气象条件对它的影响较小,而且完井后可作为采油平台,使用时间大大增加。
但是,它的灵活性差,不能及时运移,而且造价高,不能在较深的水域工作。
重力式平台适用的水深较浅,导管架式平台适用的水深稍深,张力式和绷绳塔式平台则可在较深的水域使用。
5. 海洋钻井平台造价多少钱
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油气勘探开发从陆地转入海洋。因此,钻井工程作业也必须在灏翰的海洋中进行。在海上进行油气钻井施工时,几百吨重的钻机要有足够的支撑和放置的空间,同时还要有钻井人员生活居住的地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就担负起了这一重任。由于海上气候的多变、海上风浪和海底暗流的破坏,海上钻井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显重要。
目前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钻井平台大都建在浅水中,它是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
为解决平台的移动性和深海钻井问题,又出现了多种移动式钻井平台,主要包括:坐底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浮船和半潜式钻井平台。
坐底式钻井平台又称沉浮式或沉底式钻井平台,其上部和固定式钻井平台类似,其下部则是由若干个浮筒或浮箱组成的桁架结构,充水后,使钻井平台下沉坐于海底并处于工作状态,排水后,使钻井平台上浮可进行拖航和移位。坐底式钻井平台多用于水浅、浪小、海底较平坦的海区。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有多个(一般为3~4个)桩腿插入海底,并可自行升降的移动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安放钻井设备、器材和生活区的平台,另一部分是可升降并可插入海底的桩腿。我国自行制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一号”平台的四根桩腿是由圆形的钢管做成的,桩腿的高度有七十多米,升降装置是插销式液压控制机构。该型钻井平台造价较低、运移性好、对海底地形的适应性强,因而,我国海上钻井多使用自升式钻井平台。
钻井平台桩腿的高度总是有限的,为解决在深海区的钻井问题,又出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钻井船。钻井船的排水量从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它既有普通船舶的船型和自航能力,又可漂浮在海面上进行石油钻井。由于钻井船经常处于漂浮状态,当遇到海上的风、浪、潮时,必然会发生倾斜、摇摆、平移和升降现象,因此钻井船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海上钻井船的定位常用的是抛锚法,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200m以内的水深,水再深时需用一种新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半潜式钻井平台其结构形式与坐底式钻井平台相似,上部为钻井的工作平台,下部为浮筒结构。它综合了坐底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优点,解决了稳定性和深水作业的矛盾。钻井作业时,平台呈半潜状态漂浮在海面上,浮筒在海水下的20~30m处,受大海风浪的影响小,所以平台的稳定性比钻井浮船要好,钻井作业结束,排出水形成浮箱后可进行拖航,是目前海上钻井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石油钻井平台。
6. 海洋钻井平台包括哪两个
看是钻什么井了 如海上天然气钻井平台有几千到上万个平方。
自升式钻井平台 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 海上钻井平台 航能力。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半潜式钻井平台 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新发展的动力定位技术用于半潜式平台后,工作水深可达900~1200米 。半潜式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相比,优点是工作水深大,移动灵活;缺点是投资大,维持费用高,需有一套复杂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钻井平台。7. 海洋钻井平台造价多少
不同地区的水井造价不一样,如果是当地钻井队费用能便宜点。一般按米付费,一米200元到500元,看你需要的井眼是多大,一般得上万块钱。
8. 海洋钻井平台981
发现时机不对
1.
发现时机不对。南海的石油虽然在上个世纪便已经有所发现,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因为技术不发达的原因,我国并没有发现石油的储量,所以对南海的石油储量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因此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勘探,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大庆油田等几个内陆油田上。等我国技术有所发展,将南海油田勘探出来后,我国又已经打通了进口油田的道路。此时如果放弃进口石油,而开采南海的油田,显示不是智者所为。毕竟自己的油田可以储存在那里,以后再用,现在完全可以靠进口石油来维持国家的发展。所以说,南海油田的出现时机不对,要是早一点出现,在建国初期便被发现,那国家为了发展工业,便很有可能大力开采。不过受限于当时国家的技术,开采南海油田的话,很有可能会请外国专家,和外国合作,这样国家的收益就自然会减少,所以从这一方面讲,当时没有发现,也是一件好事。虽然现在的南海油田开采,一样是和外国合作,但因为国力增强,我国也能占据主导地位。
2.
开采成本太大。南海的油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浅层的油田,容易开采的,比如陆丰13-1、陆丰22-1,以及文昌13-1,文昌13-2这些开采了一二十年的油田都属于浅层油田。但像荔湾深水气田、陵
9. 海洋钻井平台面积多少
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
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
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
10. 海洋钻井平台造价高的原因
中海油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2011年下海,造价约60亿。
11. 海洋钻井平台未来前景
你这个问题我看都好几天了也没人回答,我就说说吧。
首先说石油这种东西虽然表面上是有价格的,但是从开发难度到成本投入都相差巨大。而且产能效果在一个区块也会因为油层蕴藏带分布的原因相差甚远。
南海钻井的施工难度属于世界海上油田中的中等偏下,产能效果也属于中等水平,按照造价和投入比来讲现阶段是没有什么利润的。因为海上钻井平台的运行成本少的一天几万美金,多的一天几十万美金。而整套设备的价格也高的离谱,比如美国壳牌的REX6000型套装设备的造价就在1.8个亿,你说要出多少桶原油能收回成本?如果和国内几大油田相比(大庆 长庆)简直属于赔钱的买卖。
但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短时间内又没有能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东西能投入大规模使用,所以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绝对不会出现郁金香效应。
所以,不好给出具体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