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海洋大学的院士
青岛有7人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分别为: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田原宇、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战略委员会张训华、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行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延致、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崔洪芝、中国海洋大学——美国奥本大学水产养殖与环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董双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董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两院院士增选中,山东省科协共推荐了11位候选人,其中青岛有7位,数量全省最多。
2. 中国海洋大学10位院士
刘国清教授,男,汉,江苏江阴青阳人,“清清我”经络康复养生创始人,1988年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本科,曾任上市公司中层管理10年,1996年底白手创业,投身于健康养生慢性疾病康复行业,拜师尹志超教授。至今已成为中国大健康行业领军人物,系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国保健会保健品推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管院健康康复行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副所长,中管院商学院客座教授,北大博雅客座教授, 成为2022年度邮票上的纪念人物,荣耀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2024质量先锋称号,1997年创立了“清清我”健康美丽俱乐部,该平台系以国家级水平。
3. 中国海洋大学的院士有多少人
中国海洋大学一级教授有1500余人。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七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人。全日制在校学生有两万七千三百余人。其中访客生有一万五千余人。硕士生有九千余人,博士生有两千余人。大学有十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
4.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数量
一、海洋科学专业亚洲第一
既然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自然是它的王牌,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实力绝对不一般,排名全亚洲第一,是响当当的王牌专业。
除此之外,上一轮学科评估时,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学科被评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位列全国第一。
二、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自1924年创办以来,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三、学校硬件实力硬核
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这些硬件条件,估计很多其它学校都不敢想象,而这些都是中国海洋大学硬核的实力体现。
海洋资源丰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喜欢蔚蓝海洋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中国海洋大学这所行业里最顶尖的985大学。
5.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吉祥物是海之子。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81年11月,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6.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人数
水产界院士比较少。中国工程院院士有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唐启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林浩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教授)、赵法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和管华诗(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曹文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和刘建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7. 中国海洋大学的院士有哪些
不是最好的大学,但实力很强也不差!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该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设有19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专任教师1750余人,博士生导师47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8.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候选人
上海海洋大学拥有2名院士,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近80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名。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名,拥有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首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教学名师以及中青年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9. 中国海洋大学的院士有多少
152个
一、 广州(15人)
张恩虬 广东广州人。电子学家。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梁栋材 广东广州人。分子生物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苏 锵 广东广州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范海福 广东广州人。晶体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冼鼎昌 广东广州人。理论物理学家及同步辐射应用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姜中宏 广东广州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 平 广东广州人。工程热物理学专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恒强 广东番禺人。材料科学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何炳林 广东番禺人。高分子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邓景发 广东番禺人。物理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邬贺铨 广东番禺人。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健生 广东番禺人。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广志 广东番禺人。探矿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永根 广东花都人。作物遗传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申泮文 广东从化人。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二、佛山(20人)
庞雄飞 广东佛山人。昆虫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启铿 广东佛山人。数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刘允怡 广东南海人。肝胆胰外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智仁 广东南海人。骨外科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国钟 广东南海人。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关士聪 广东南海人。石油地质学家。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关肇直 广东南海人。数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衍达 广东南海人。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罗绍基 广东南海人。发电工程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岑可法 广东南海人。工程热物理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晋才 广东南海人。航天自动控制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肇邺 广东南海人。建筑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萧荫堂 广东南海人。数学家。200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刘颂豪 广东顺德人。光学与激光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叔华 广东顺德人。女。天文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苏国辉 广东顺德人。神经解剖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福邦 广东顺德人。反应堆工程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溢滔 广东顺德人。医学遗传学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悦威 广东顺德人。医学家。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胡经甫 广东三水人。昆虫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三、东莞市(5人)
邓锡铭 广东东莞人。光学、激光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毛炳权 广东东莞人。高分子化工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 广东东莞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莫伯治 广东东莞人。建筑设计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莫毅明 广东东莞人。数学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中山市(9人)
梁树权 广东中山人。化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守仪 广东中山人。海洋原生动物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植权 广东中山人。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耀宗 广东中山人。微电子学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仲衡 广东中山人。应用数学和力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健超 广东中山人。高电压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焯芬 广东中山人。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梓森 广东中山人。光纤通信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阮雪榆 广东中山人。压力加工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五、江门市(30人)
郭景坤 广东新会人。材料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梁思礼 广东新会人。导弹控制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陈国达 广东新会人。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本立 广东新会人。光谱化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佑启 广东新会人。计算力学、土木工程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 广东新会人。建筑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薛社普 广东新会人。细胞生物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陈焕镛 广东新会人。植物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椿萱 广东新会人。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灏珠 广东新会人。内科心血管病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志强 广东新会人。普通外科学专家。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钊猷 广东新会人。肿瘤外科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蔡睿贤 广东台山人。工程热物理学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余国琮 广东台山人。化学工程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邝宇平 广东台山人。理论物理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玉如 广东台山人。女。神经生物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为干 广东台山人。微波理论学家。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黄乃正 广东台山人。有机化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新滋 广东台山人。有机化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翠芬 广东台山人。女。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绍珍 广东台山人。女。眼科学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经武 广东台山人。美国物理学家。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黄耀祥 广东开平人。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甄永苏 广东开平人。微生物药物学与肿瘤药理学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艾冰 广东开平人。颗粒科学与技术、过程工程专家。2011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麦松威 广东鹤山人。结构化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大年 广东鹤山人。矿物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任咏华 广东鹤山人。女,无机化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尔卫 广东鹤山人。临床肿瘤学家。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培德 广东恩平人。飞行器导航、制导、控制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六、汕头市(18人)
侯祥麟 广东汕头人。化学工程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林励吾 广东汕头人。物理化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国雄 广东潮阳人。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运泰 广东潮阳人。地球物理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林尊琪 广东潮阳人。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儒永 广东潮阳人。女。系统真菌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猷 广东潮阳人。物理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周国治 广东潮阳人。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予元 广东潮阳人。农业昆虫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福霖 广东潮阳人。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佘畯南 广东潮阳人。建筑学家。1997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希灿 广东潮阳人。神经药理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上达 广东潮阳人。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励吾 广东潮阳人。物理化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慕孙 广东潮阳人。化学工程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范本尧 广东汕头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许宁生 广东澄海人。真空微纳电子学家。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铁冠 广东澄海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家与石油地质学家。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八、潮州市(4人)
郭慕孙 广东潮州人。化学工程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吴佑寿 广东潮州人。数字通信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香崇 广东潮安人。耐火材料专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庄育智 广东潮安人。物理冶金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九、梅州市(27人)
张楚汉 广东梅州人。水利水电工程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欢成 广东梅州人。土木结构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丘成桐 广东梅州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邱冠周 广东梅州人。矿物工程学家。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清平 广东梅州人。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伯强 广东梅县人。病理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黎尚豪 广东梅县人。淡水藻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子卿 广东梅县人。化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国豪 广东梅县人。桥梁力学专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钟惠澜 广东梅县人。医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 简 广东梅县人。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梁春广 广东梅县人。半导体器件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 广东梅县人。采矿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志杰 广东梅县人。空管技术专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万清 广东梅县人。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元元 广东梅县人。教育科研工作者。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佛松 广东兴宁人。高分子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张作梅 广东兴宁人。金属材料、机械工程学专家。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张如心 广东兴宁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懋华 广东兴宁人。农业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化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文采 广东大埔人。地球物理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 度 广东大埔人。自然地理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芳权 广东大埔人。电机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蒲慕明 广东大埔人。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涂善东 广东大埔人。长期从事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技术研发。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国平 广东丰顺人。数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钟世镇 广东五华人。临床解剖学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汕尾市(3人)
彭士禄 广东海丰人。核动力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澎湃烈士儿子,中国核潜艇之父。
陈克复 广东海丰人。投资制浆造纸工程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实戈 广东海丰人。金融数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十一、阳江市(1人)
曾庆存 广东阳江人。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十二、惠州市(2人)
黄秉维 广东惠阳人。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时龄 广东惠阳人。建筑学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十三、肇庆市(3人)
赵善欢 广东高要人。昆虫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方华 广东德庆人。女。物理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文中 广东肇庆人。桥梁建筑工程师。200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十四、茂名市(4人)
丁 颖 广东高州人。农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黎乐民 广东电白人。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甘子钊 广东信宜人。物理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麦康森 广东化州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五、湛江市(2人)
支志明 广东遂溪人。无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辛世文 广东海康人。农业生物技术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六、云浮市(1人)
傅廷栋 广东郁南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七、珠海(2人)
容柏生 广东珠海人。建筑结构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树权 广东珠海人。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十八、揭阳(5人)
杨遵仪 广东揭阳人。地层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深院士
蔡 翘 广东揭阳人。生理学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旭华 广东揭阳人。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小明 广东揭阳人。无机化学家。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 毅 广东揭西人。病毒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十九、韶关(1人)
刘耀光 广东韶关人。植物遗传学家。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广州籍院士共15人;
佛山籍院士共20人;
东莞籍院士共5人;
中山籍院士共9人;
江门籍院士共30人;
汕头籍院士共18人;
潮州籍院士共4人;
梅州籍院士共27人;
汕尾籍院士共3人;
阳江籍院士共1人;
惠州籍院士共2人;
肇庆籍院士共3人;
茂名籍院士共4人;
湛江籍院士共2人;
云浮籍院士共1人;
珠海籍院士共2人;
揭阳籍院士共5人;
韶关籍院士共1人;
广东籍院士共152人
10.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在哪些领域有成就
根据长江大学官网信息显示,长江大学目前并没有院士。
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部共建的高校。
11. 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有几人
院士3人
西南石油大学(简称“西南石大”,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高校、部省共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