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潮流能发电最新展(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8-01 18:11   点击:253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的朗斯潮汐电站,它的海堤大坝长750米,装有2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英国在1991年建成一座海浪发电站,该电站装有一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浪发电设备——韦尔斯气动涡轮机。

海流在流动中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潜能,因而可以用来发电,据估计,世界海洋能的总功率达50亿千瓦左右,是海洋能中蕴藏量最大的一种能源。

2. 海洋能发电技术有哪些?其中潮汐能为什么应用广泛

潮汐发电要建水库,形成水头并保持水位平稳,利用水位差来发电,潮汐发电有单库单程电站、单库双程电站和双库双程电站。

(1)单库单程式:仅有一个水库,水轮机是单向式的,在潮落时发电。其工作过程为涨潮时进水,不发电,因为水位差不够和水轮机的单向性也无法发电。落潮时,先不发电,在落潮过程中,落到一定程度,与水库水位差足够时,才可以发电。整个过程是不连续的,但发电过程是稳定的。

(2)单库双程式:一个水库,用双向水轮机,涨潮落潮时都发电。其工作过程为涨潮时先不进水,由于是双向水轮机,等有一定水位差时再发电,同时也给水库充水。退潮时,水库水位差不够时停止发电,直到足够的水位差时,水轮机反向运转发电。

(3)双库式:两个水库,涨落潮时都发电。其工作过程为一个高位水库,一个低位水库,增加了水位调节的能力,实现了不间断发电,水的流向永远是从高水位库流到低水位库,发电也是单向的。如果进水阀门与泄水阀门控制得当,可使水轮机水头保持稳定。

B、海洋能水轮发电机组

(1)轴流式水轮机组。水轮机轴是垂直的,水流从侧面的叶片方向流入,改变方向沿轴下部流出。发电机是立式的,在水轮机上与水轮机同轴。这是老式发电机组,效率低、功率小,但寿命长。

(2)贯流式水轮机组。水轮机和发电机均沿水平方向安装,通过一个竖井的皮带连接,中间安装齿轮变速箱。水经闸门流道落下,改变方向沿水平方向经叶片流出。其特点是效率低,但简单,易安装与维修。

(3)流线型的灯泡式水轮机组。像一个光滑的灯泡或炸弹,全封闭,水平安装,大头装有发电机,小头装有水轮机,水流先经过大头密封的发电机,再流向水轮机。尽管机组占有不少体积,但由于采取紧凑同轴发电机与水轮机,其效率高。缺点是整个发电机在水下密封维修不便,发电机在流道里使能量损失。

(4)全贯流水轮机组。水轮机和转子装在流道中阻力小、效率高;定子装在流道外。

(5)国产化水轮机组。灯泡贯流式机组具有适用水头范围大、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电站建设土地淹没少、移民少,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有利,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C、波浪发电

(1)一般收集波浪动能有四种方式:

a.运动型,收集一定方向的机械能。

b.震荡型,把震动的水柱变成变化的气柱,有个震荡腔,如果能产生共振,效果就更佳,震动变为旋转也较容易。

c.水流型,改变水流形状,形成压差,就可做推动力。

d.压力型,比较直观,直接用波浪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

(2)通过适当的转换就变为推动水轮机的动力。这种转换方式大致为:

a.机械式的,用齿轮、杠杆;

b.水动式的,用液压系统;

c.气动式的,用空气泵。

3. 海洋潮汐能发电原理展示

在海湾或者一些河口,可见到海水和江水每天有两次的涨落现象,早上的称为潮,晚上的称为汐,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劳和晒盐提供方便,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效应所造成的,利用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就是潮汐发电。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1913年德国在北海海岸建立了第1座潮汐发电站。

第1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兰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

4. 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

潮汐能发电

仅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但是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

潮汐能发电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但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一种。

潮汐能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其水位差表现为势能,其潮流的速度表现为动能。这两种能量都可以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在海水的各种运动中潮汐最守信,最具规律性,又涨落于岸边,也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在各种海洋能的利用中,潮汐能的利用是最成熟的。

扩展资料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他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于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

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电站的站址。

5. 海洋潮汐发电

波浪发电和潮汐发电是两种利用海洋能源的方式,它们存在一些区别。

1. 能源来源:波浪发电主要利用海浪的能量,而潮汐发电则是利用潮汐引起的海水水位差异。

2. 原理:波浪发电利用波浪的运动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而潮汐发电则是利用潮汐引起的水流运动驱动涡轮机发电。

3. 设备类型:波浪发电通常使用浮标、浮筒或压力差装置等设备来收集和转换波浪能,而潮汐发电则使用涡轮机、水轮机等设备。

4. 受影响因素:波浪发电受到风力、波浪强度和波浪频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潮汐发电则主要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

5. 适用区域:波浪发电一般适用于有较强波浪资源的海域,如海洋中部和东部的大洋地区。潮汐发电则更适合在潮汐变化大且潮汐差异明显的海域,如一些海峡和湾区。

6. 环境影响:波浪发电在设备安装和运行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潮汐发电虽然可以对水生环境产生影响,但如果适当规划和管理,可以减轻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体而言,波浪发电和潮汐发电都是可再生能源的形式,可以为人们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并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6. 海洋潮流能发电原理与风力发电相似

漂浮式波浪发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

这项技术利用波浪的能量转化为电力,具有潜力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漂浮式波浪发电装置可以在海洋或湖泊等水域上漂浮,并通过浮子、液压系统和发电机等组件捕获波浪的能量。相比于传统的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波浪发电具有更为稳定和可预测的能量来源。虽然这项技术仍面临挑战,如材料耐久性和设备维护等问题,但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实际部署。

7. 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温差发电站的功率是500千瓦。

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温差发电站在商定的运行条件下并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发电机组以可变负荷持续运行且每年运行时数不受限制的最大功率。24h运行周期内运行的平均功率输出(Ppp)应不超过PRP的70%。

除非与RIC发动机制造商另有商定。在要求允许的平均功率输出Ppp较规定值高的应用场合,应使用持续功率COP。在商定的运行条件下并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扩展资料:

商用温差发电站介绍如下:

发电机组每年运行时间可达500h的最大功率。按100%限时运行功率,每年运行的最长时间为500h。该标准同时也对发电机组运行的现场条件作出规定:现场条件由用户确定,在现场条件未知且未另做规定的情况下,应采取下列额定现场条件。

每年可能运行的时数不受限制的某一可变功率序列内存在的最大功率,等同于国标和ISO标准中的基本功率(PRP)。一般适用于厂矿、军队等负荷变化较少的经常运行工况

8. 海洋潮汐发电站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潮汐发电站之一,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的潮汐发电站。

朗斯潮汐电站位于法国圣马诺湾朗斯河口,这里是世界上著名大潮差地点之一,平均大汛潮差10.85 m,最大潮差13.5 m。朗斯潮汐电站于1959年开工建设,1966年建成投产。

9. 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发电吗

“海明”号海浪发电装置利用海浪上下的力量工作。它是一个巨大的像油轮一样的浮体,长80米,高5米,宽12米,重约500吨,浮体的底部有20个“洞”,这些“洞”实际上是一个个空气室。当海浪不停地上下运动的时候,空气室中的空气不断地受到压缩和扩张,就像风箱一样,空气来回地冲向空气涡轮机的叶片并使它快速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电来。

在这里,海浪的升降运动起着一般发动机活塞的作用,它使海浪缓慢的升降运动变成高速气流冲动涡轮机后形成的快速旋转运动。由于装置结构简单,“海明”号能把27%的海浪能转变成电能。

第一座海浪电站的工作原理与“海明”号完全一样,一根12米高、40吨重的钢制圆筒竖立在海边峭壁的裂缝中,当海浪通过管道进出圆筒时,圆筒里的水面跟着升降涨落,就像强力的活塞一样,使得圆筒顶部的空气排出或吸入,从而驱动涡轮机转动而发电。这个电站每年发电120万千瓦小时;如果把沿岸几个圆筒连接起来一道工作,就能利用海浪产生更多的电力。

第二座海浪电站的工作原理与第二座完全不同,它修建了一个锥形隧道,让海浪从几十米宽的隧道口进入,随着隧道越来越窄,涌来的海浪越升越高,最后在比海平面高3米的地方通过隧道出口流进一个小水库。水库的出口安装有水轮发电机,结果就像普通的水力发电一样,当水库里的海水从3米高处通过出口流回海洋的时候,就会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挪威的海浪发电技术已经出口国外。他们首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承建了一项海浪发电工程,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接着又在汤加王国建造一座2000千瓦的海浪电站,1990年竣工。

不仅可以利用海浪上下垂直运动的力量来发电,也可以利用海浪的左右横向运动把海浪能转换成机械旋转或摆动运动的能量。

英国人索尔特研制了一种“点头鸭”式的海浪发电装置,它的外形像个大凸轮,凸轮尖的一头绕凸轮轴转动,另一头是个中空的圆筒,圆筒上有向内向外的叶片。“点头鸭”连成一串,浮在海面上,海浪一来,它们就绕着凸轮轴左右摇摆,而圆筒上的叶片也跟着来回转动,把水赶进涡轮机,转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瑞典人与英国人异曲同工,开发出一种海浪叶轮发电装置。这种发电装置由一串叶轮组成,当海浪迎面涌向叶轮时,海水进入叶轮,转动叶轮上的叶片,最后通过变速机构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

新型的海浪发电装置还有一种叫环礁式海浪电站,是由美国人开发设计的。这种电站是模仿海上圆环形礁石的产物,从海面上只能看到一个直径10米的圆圈,可水下的人工环礁却是个庞然大物,底部直径76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人工环礁的圆形壁是个导流罩,用来引导海浪向环礁中心流动。当海浪冲向环礁式电站时,海水将沿着环礁壁从四面八方按螺旋形路线涌向环礁中心,并在那里形成旋涡,转动水轮机发出电来。

10. lhd海洋潮流能发电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钱学森、钱伟长为第一任正、副所长;郭永怀副所长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为郑哲敏、薛明伦、洪友士、樊菁、秦伟,现任所长刘桂菊。

力学所设有5个实体实验室: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NML)、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LMFS)、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力学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跨大气层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工程、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