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中存在的新资源有哪些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地球动物的80%生活在海洋中。据统计海洋中生物有49门96个纲,共约20万种。海洋中鱼类约有近万种,大陆架是主要的渔业基地,占世界捕鱼量的80%以上;海洋中甲壳类动物共有25000多种;藻类共有10门约10000多种,人类可以食用的海藻有70多种,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海洋中的230多种海藻含有各种维生素,240多种生物含有抗癌物质;软体动物也是海洋生物中种类最繁多的一个门类,其中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对海洋研究的深入,海洋将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及药物。
2.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海洋深处有大量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甲烷,也叫“可燃冰”是地球上蕴藏的石油、天然气总和的若干倍,是非常宝贵的能源。
3.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资源
据各国专家调查分析,在海洋中除了海底表层有各种矿产资源外,在2000~6000m 深的海底区域蕴藏着丰富的锰、镍、钻、铜等金属结核资源,其资源总量大约有7万亿t。
4.海水资源
海洋是由巨量的水质组成的,全球海洋的总水量13.7亿m3。海水中深解有大量的盐类,据估计其总量可达500亿t。海水中区测定或估计出含量的有80余种元素。
5.海洋能源
海洋中蕴藏着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自然能源
2. 海洋中有哪些资源我们可以如何利用
1: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2: 海洋油、气开发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3:海洋空间利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将海洋屏障变为海上坦途。最初,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5:围海造陆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使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 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
6: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们会从海里获取藻类,加工成食品,如海带,马尾藻什么的。人们可以捕捉南极的磷虾,磷虾的产量是每年50-60亿吨,人们在不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下捕捉10亿吨的磷虾,就可以满足一百亿人一年的蛋白质需求。
7:海洋可以发电,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现在我们用来发电,将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又价格低廉的电力。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是人们所需的。
3. 海洋中存在的新资源有哪些种类
海洋内有大量矿产资源。海洋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广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锂、镁等非常丰富的资源。除了传统的能源矿产之外,海洋中还包括许多未开采的矿产资源,包括深海热液矿产、海底沉积矿产、海水中的钾、溴等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全球的能源和废弃物处理产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 海洋中才有的资源
海洋中的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供人类食用,其食物总量超过陆地上食物总量的1000多倍,海洋中总渔获量每年可达8400万吨,至少可养活300亿人口。海洋中有着人类十分稀缺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占全球的1/3以上,目前的开采量已达6~7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4以上,而这只是刚刚开始;海洋蕴藏有3万亿吨富含锰、铜、钴、镍等的多金属结核矿;此外,还有许多新的矿藏不断被发现。整个海洋中的矿物总量也超过陆地的1000多倍。激荡不停的海洋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潮汐能和波浪能可用来发电。在全球性浅水危机来临时,它还是被寄予厚望的淡水源泉(海水淡化)。
5. 海洋中的资源有哪四种
海洋中蕴藏着一笔巨大的宝藏,这笔宝藏包括四个方面: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这些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化解未来的能源危机是毫无问题的。
海底是海洋动植物残骸的集聚地,这些海底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形成了多余的带正电的氢离子,于是海洋表层和底层的电位差产生了,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生物电池。
海底的矿产资源,其种类之繁多,含量之丰富,令人惊叹。在地球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中,有80多种在海洋中存在。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钠、镁、硫、钙、钾、溴、碘、碳、氟、硼、铀等。它在海水中的含量是很大的,如果把它们都提取出来,平铺在全世界的陆地上,那么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0米!
海洋每时每刻都在不息地运动着,这永不息止的海水运动,使海洋拥有了无穷的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6. 海洋中存在的新资源有哪些呢
1、海洋化学资源:工业用冷却水源、食盐等各种盐类、淡水、溴等。
2、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
3、海洋矿产资源:
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煤、硫、磷;
滨海砂矿: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
4、海洋能源:潮汐发电、波浪发电。
5、空间资源: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底管道、海上机场
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海洋牧场
通讯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海底光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
7. 海洋里的新物种
据青年参考报道,继俄罗斯、法国、比利时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发现了具有生命形态的细菌、病毒、真菌类微生物后,美国科学家立即就“神秘病毒”的发现发出警告:随着南极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当全球气候变暖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未知病毒会立刻复苏并四处散播,地球上成千上万的物种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警报:南极发现神秘病毒 在七大洲中,南极大陆是最冷酷、最纯洁、最美丽、最神秘莫测、最桀骜不驯的。南极冰盖也是地球奇观之一,这几千万年前形成的大陆,不仅储存了全球95%以上的永久性冰川、72%以上的淡水资源,而且还像一部无字天书,深藏着许多极其宝贵的自然科学信息,令人难解。在南极东方站北部有一个大冰川,据考证,这个厚4200米的冰川下面存在着一个神秘的湖泊,俄罗斯科学家近几年来一直在此进行钻探工作。当钻头打到距冰下湖泊大约还有130米的时候,俄科学家停止了钻探。他们一是担心在钻探过程中,会使现代微生物污染这个已封存数个世纪的湖泊,破坏以后的科学研究和生命探索工作;二是担心藏在湖中的古老病毒或细菌“窜”上地面,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导致新的传染病流行。为此,俄科学家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后来,俄罗斯、法国和比利时三国成立了一个国际科学考察组,在俄罗斯科学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古老冰川的探秘工作,最终取得了南极超深度冰层的样品。冰层样品在严格消毒和密封的容器中融化,研究人员在融化的冰水中发现了具有生命形式的细菌、病毒、真菌类微生物。令科学家惊奇的是,这些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竟能在3000多米深的冰层里生存。科学家相信,对于这些生命物质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南极冰层深处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发现南极地下鲜为人知的一面。日前,俄罗斯《真理报》独家披露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消息:1999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的永久冻土带下,发现了一种前所未知的“神秘病毒”,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对它都没有足够的免疫力。由于该病毒“休眠”在南极永久冻土带的底层,暂时还不会对地球上的人类形成威胁。目前,全世界大多数人对它潜在的危害性一无所知。然而,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到一定程度,那么这种未知病毒可能会复苏并四处散播,地球上成千上万的物种将面临灭顶之灾。——困惑:神秘病毒来自何处 在只有企鹅才能生存的南极大陆,“休眠”在永久冻土带底层的神秘病毒到底是从哪儿来的?科学家对此众说纷纭。猜测一:史前细菌 一种理论是,这种病毒可能是一种史前细菌,是地球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前的产物,它曾经肆虐地球,并灭绝过史前生物。后来,地球上温暖的季风在将热带和温带海水送往南极冰带的同时,无数矿物质、浮游生物及各种动物尸体也随海水来到南极,并被深深冻结在南极渺无边际的冰川里。与此同时,依附于这些动物尸体上的致命病毒也同样被冻结在南极冰层中。猜测二:天外来客 20年前,一部好莱坞科幻电影《南极怪物》曾风行欧美。影片讲的是在南极科考基地里,一颗陨石的降落带来了一种神秘的外星病毒,人类一旦感染上,就会变异成外星生物并向人类发动攻击。有趣的是,一部分科学家也将南极神秘病毒跟天外来客联系起来,他们怀疑南极病毒很可能来自一些外星球陨星或小行星。美国科学家认为在木星16颗卫星之一的“欧罗巴”卫星上存在着一个类似于南极永久冻土带地下4公里处的地下湖。“欧罗巴”上应该存在着一些未知的细菌生命,南极洲神秘病毒很可能来自那里。猜测三:纳粹生化武器 另有一些专家认为,这种病毒是纳粹德国运往南极基地的生化武器。事实上这种说法并非捕风捉影。在1938年以后,纳粹德国突然对南极洲大感兴趣,先后组织两支科考队飞往南极,拍摄大量南极冰带的照片,并将数千枚印有纳粹标记的金属旗子分散在南极大陆上。据美英情报机构的档案记载,二战末期,一艘代号为U-530的德国潜水艇于1945年4月13日离开基尔港前往南极洲,到达后,船上16名成员在南极洲永久冻土带挖了一个冰窟窿,将他们随船带去的箱子埋进这些窟窿里。一些科学家怀疑它们是化学武器。——威胁:极地冰川融化加剧 南极是地球上气温最低的地方,在这里,热能无法聚集,太阳的辐射能量有80%被冰和雪反射掉,内陆地区的平均温度即使在最温暖的季节也只有摄氏零下20度左右。南极冰川的命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如热电站、大锅炉、运输工具等在燃用越来越多的矿物燃料时,会向大气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了全球气候的变暖。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大概到2100年,地球某些地方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最高值。而要清除这些浓度达到最高值后的“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将需300—500年的时间。专家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将在21世纪达到高峰,南极地区的温度据估计将上升到10摄氏度左右。在此之前,人类对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的担心,只是局限在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更多的陆地这一方面。但最近的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冰川的融化,将会释放出被冻结的许多恐怖病毒。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南极冰川的“魔瓶”里,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许多万年来,地球上温暖的季风总是不知疲倦地把热带和温带的海水送往遥远的极地冰带,无数的矿物质、数不清的浮游生物、各种各样的动物尸体,都被深深冻结在南极和北极渺无边际的冰川里。而与此同时,依附于这些物质上的许多曾经肆虐地球的病毒,也被一同冻结在冰层中。由于气候极其寒冷,这些病毒即使经历几万年,可能依然保持着生命力。这一点不久前在格陵兰岛上得到了证实:当研究冰层物质的科学家们,从冰川和冰原深处取出大约13000年前的冰层样品时,令人惊骇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古老的冰芯中竟然释放出了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细菌病毒。这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极大忧虑,因为它表明一旦环境和温度条件许可,这些冻结在极地冰川中的病毒和细菌就会再度活跃、繁殖和传播,甚至发生变异,引发大规模的疾病和灾难,从而导致物种灭绝。人类正以破坏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慢慢地给自己的脖颈套上了吊索。研究者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冰层中所隐藏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如各种怪异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质病毒、天花病毒等,另外还有许多至今尚未探明的病毒。对这些可能重见天日的病毒,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斯塔摩尔教授指出:“尽管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病毒会再次返回到现代文明社会中,也不能确定这些再次飘流到我们身边的病毒中有多少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但确定无疑的是,这一切将会发生。”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病毒学专家加尔文博士对这些病毒的极大危险性更是深信不疑,他认为:“人类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不会预见到那些在人类社会中已经消失了几千年的病毒会重新出现,因此针对这些病毒的抵抗能力很脆弱,一旦传染发生,就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疾病流行。”为了说明这一危险前景的可能性,加尔文还援引了一种能够引起痢疾状腹泻的病毒,这种病毒每隔几十年便在沿海地带出现一次,而它的栖身场所就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病毒已经在冰底埋藏了很长时间,它们的生命力和传染性不会像从前那样强烈,真正的危险可能会非常遥远。然而,这些科学家也承认,从理论上讲,谁也不能武断地说,这些重见天日的古老细菌和病毒不会再次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奇云)8. 海洋中都有哪些资源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开发海洋已经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
9. 海洋中的新能源资源
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其形成过程为: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氧性细菌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中,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环境下形成了类似冰的透明晶体,这就是“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