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海洋现状2022(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8-02 04:02   点击:289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1.能够缓解中国陆地资源紧张状况,拓展国土开发空间,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和矿产等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掌握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增强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2.能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国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联系较为紧密,能够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发展,海洋尖端科技的突破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海洋历来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

4.海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海洋意识,提高对深远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避免他国侵占中国海洋权益,并为海军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

2.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

具体如下:

1、垃圾污染

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2、噪声污染

利用天然声纳进行导航和捕猎,让无脊椎动物深受其害。勘探船产生的声音污染对头足类动物以及其他海洋动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3、过度捕捞

人类的捕鱼活动导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种鱼类种群不足以繁殖并补充种群数量。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数量,结果使整个海洋系统生态退化。

4、冰川融化

由于冰盖的融化,奇特的低盐度海水正在慢慢的消失,截止到2002年, 96%的低盐度栖居环境已经消失殆尽。大部分以冰川径流作为供水源的地区将会发生严重的缺水危机。

5、石油泄漏污染

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

3.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一九八三年三月一日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未经国家海洋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任何废弃物。任何废弃物自然也包括塑料垃圾。

而中国已加入《MARPOL73/78》国际公约,该公约附则V也规定禁止排放一切塑料垃圾入海。

中国历来自觉遵守国际公约法规的。所以,不存在中国每年向海洋排出多少吨塑料垃圾的问题,而是没有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

4. 中国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有哪些

就目前的开采技术而言,基本上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促使可燃冰中天然气与水的分离,要促使其分离,必然要改变其温度及压力环境,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可预知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的加剧、海洋生态的变化及引起地质灾害的可能。

可燃冰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对大气辐射平衡的影响仅次于CO2。

目前探明全球可燃冰储量的甲烷是大气圈中甲烷的5000倍,在开采的过程中,即使如此巨大的甲烷总量哪怕是0.5%进入大气层,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如果开采中稍有不慎,则必然会加剧温室效应。在海洋中开采可燃冰带来的环境问题更多,一方面甲烷如果直接进入海水中,则会很快发生微生物的氧化反应,从而会改变海水的化学属性,如果大量进入,其氧化过程中会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气,使得海洋缺氧,这样势必会加速海洋生物的死亡;

另一方面大量直接进入海洋的甲烷还可能会加速海洋气化及海啸,导致海水加速流动及气压卷吸,会严重危害海面船只及作业平台的安全,甚至强对流的海水会直入空中,影响航空及陆地建筑的安全。

在开采可燃冰的过程中,会分解大量的水,这些水会稀释岩层空间,使得地层结构稳定性变差,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在海洋环境中,无论是减压分解还是激热分解,都会导致海底陆坡区的稳定性下降,严重则会发生海底坍塌,如毁坏海底输电或通信电缆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设施。

就目前的开采方法来看,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不能单独实施,必须是几种方法的结合,如果使用二氧化碳置换法、化学试剂减压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实施,则势必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些化学试剂及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后,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

5. 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是什么

我国地缘环境的特点和状况简述如下:

1、中国三面陆地,东面海洋、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陆地三面,北边是荒原和冰冻之地,西边是戈壁、沙漠,南边是崇山峻岭、大河和 热带雨林,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2)现在随着海陆交通的发达,东面和西面已经分别成为中国经济和能源的战略要 地,我国处于对外交流的前沿。

2、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复杂。

1)中国是当今世界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多陆、海强邻,如日本、俄国、 印 度、韩国等。

2)中国与周边相当一部分邻国存在着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如东海、南海争端等。

3、我国的边境线漫长。

1)我国的地缘环境陆海兼备,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漫长。

2)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超过3.2 万公里。

3)漫长的边境线周边多热点、敏感国家、地区,安全隐患多。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朝鲜等敏感地区。

4、大国集中。

我国周边的大国北边有俄罗斯, 东边有日本,西边有印度,而且美国势力遍布中国的东边如日本 韩国 台湾,美国也不断的向中国周边各国渗透势力,制造我国周边的紧 张态势。近年,这些大国之间的军事、经济、政治角力越发激烈。

5、中国周边地区与周边国家都存在着众多的跨界民族,以及中国周边分布着一系列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国家地缘环境的解释:就是国家的地理边缘的环境状态,也就是国界边缘的形式及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

6. 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

你好,给你提供几条概括性的影响危害,具体的自己发挥一下。

1.污染影响:工业废水(如海洋石油开发、炼油厂、排海工程、海岸工程、远洋运输危险货等)

2.生态影响 :对海洋生态影响,影响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影响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

栖息地、食源地、迁徙、繁殖),有可能引发赤潮。

总之,环境污染后作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受纳水体的海洋,因其环境容量局部海域有限(尤其是海湾或者封闭海域),在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海洋环境后不能够很快的进行稀释净化,污染物累积进而出现各种危害效应。

7. 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如何

如果你还没有选择环境这行业,建议你转行。

我是武汉大学环境工程毕业,工作三年,现在转行了。这碗饭不好吃。工作的行业薪资普遍低,甚至是IT的一半以下,但工作量并不少、技术含量也不低。如果想考公务员,环保局,很难因为每年它招收的人员很少。环评师的资质,现在国家也取消掉了。如果硬要说的话,环境工程比环境科学好就业。环境工程学固液气(讲解皮毛)、环境评价、监测,也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机械原理、CAD制图。这些更偏向于实用性的课程。环境科学偏理论,不学CAD这种,但如果找工作,这个是必备技能。适合未来做研究、做大学教授这种。

8. 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2022

自然资源概况

2022年度,全国共有耕地12760.1万公顷、园地2012.8万公顷、林地28352.7万公顷、草地26427.2万公顷、湿地2357.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96.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18.4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万公顷。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加约130万亩,全国耕地总量连续2年实现净增加。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建设用地供应方面:2022年,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6.6万公顷,同比增长10.9%。2019年至2022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持续增长。

矿业权市场方面:2022年,全国新立探矿权362个,新立采矿权1384个。从出让方式看,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172个,以“招拍挂”方式出让采矿权1083个。

地质勘查投入及成果方面:2022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1008.4 亿元。其中,全国油气地勘投入822亿元,非油气地勘投入186.4亿元。2021年以来,全国地质勘查总投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海洋资源利用方面:2022年,批准用海面积19.0万公顷,同比下降16%。批准用岛10个,用岛面积135公顷。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9. 中国的海洋环境问题

  人类给海洋带来的坏处:

  一、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关系重大,但是正面临日益增长的巨大危险,渔场耗竭是最令人关切的事项之一。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人类活动而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环境,并能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或能量。人们在海上和沿海地区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弃在内陆地区的污物亦能通过大气的搬运,河流的携带而进入海洋。海洋中累积着的人为污染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危害深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