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生态包括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深海生态系统
我国拥有海洋生态系统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和深海生态系统。整个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包括很多不同的海洋生态系统,每个海洋生态系统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彼此相互作用,通过彼此的流动与循环构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
上升流生态系统
在上升流海域由特定的生物及周围的环境构成,食物链较短、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的覆盖面积,为近30%的海洋鱼类提供了生活的家园。
深海生态系统
深海中缺乏阳光,静水压力大,形成黑暗、低温和高压的环境。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深海生态系统中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没有植食性动物,只有碎食性和肉食性动物、异养微生物和少量滤食性动物。人类已发现的深海生态系统包括:深海海山生态系统、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深渊生态系统、海底火山生态系统和海底湖泊生态系统等。
2. 海洋生态包括哪些类型
1、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指海洋湿地和森林。
2、湿地、森林和海洋。分别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物种宝库”。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中,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并且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3、湿地:通常是指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处,且水位要接近或处于地表。湿地通常有三个特点:底层土壤主要为湿土、每年生长季节底层会被水淹没、周期性植物优势种是以水生植物为主。
4、森林:通常是指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组合的生态系统,能够产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统一体系,一般分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拥有的特点是:层次结构丰富、生物种类多样、食物链多且复杂、光合效应高,森林生态系统还拥有保持水土、滋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功能。
5、海洋:全球最大生态系统,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等级的次级生态系统。每个次级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由相互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通过能量流和物质流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3. 海洋生态包括哪些
海洋生态系统被誉为绿色水库。
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地球可以说是是一个海洋的星球。浩瀚无边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海水中存在80多种元素,生存着17万余种动物和2.5万余种植物。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它是地球所有生命的摇篮,它以无比的壮观和无尽的宝藏。
大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洋大气局的K.Sherman和罗德岛大学的L.Alexander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作为大海洋生态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1)大海洋生态系统的面积一般要在20万平方千米以上:(2)具有独特的海底深度、海洋学特征和生产力特征;(3)生物种群之间形成适宜的繁殖、生长和营养(食物链)的依赖关系,组成一个自我发展的循环系统;(4)污染、人类捕捞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压力对其具有相同的影响和作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划定的大海洋生态系统共64个,在水深、海洋学、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类群等方面各具有其独特性。毗邻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都被列入6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中。虽然大海洋生态系统支撑着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95%,但是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严重的海域。目前大海洋生态区面临的主要威胁仍旧是各种污染、过度捕捞、对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
岛屿生态系统岛屿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海域隔离特征,有别于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特点主要有:(1)明显的海洋边界及不连续的地理分布;(2)海域隔离降低了岛屿间的有效基因流;(3)不同岛屿间具有异质化的生境条件;(4)海洋岛屿面积相对狭小;(5)火山和侵蚀活动等随机事件致使岛屿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中。
生物学家常把岛屿作为研究生物地理学与进化生物学的天然实验室或微宇宙。这是因为,岛屿与大陆隔离,它们的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的进化都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以免受其他物种在大陆所面临的残酷竞争,并朝着特殊的方向进化。许多偏僻的岛屿上都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奇特的植物,这些植物甚至未曾在其他地区被发现。这些物种因其具有地理隔离、种群边界清晰、分布范围狭窄及种群规模较小等特点,成为物种分化、起源研究的模式种。相应的,随着岛屿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岛屿生态系统被视为模式生态系统。
海底生态系统海底生态系统又称深海生态系统,是指在海底黑暗、低温(或高温)和高压等极端环境下,以化学能和地热能为基础而存在的特殊生态系统。深海通常是指水深1000米以下的海洋,这里缺乏阳光,静水压力高,温度低至1℃,或是高达350℃,营光合作用的植物以及相应的高营养级动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根本无法生存,因此,长期以来深海一直被认为是没有生机的“荒芜沙漠”。然而,海底的生命远比我们的想象要丰富得多。
1977~1979年,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阿尔文”号深潜器最早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2500米深的海底热泉进行调查,在其周围发现了完全不依赖光合作用而生存的深海生物群落,包括10个门500多个种属,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复杂生态系统。与我们经常看到的水生生态系统相似,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也能通过各种生物之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逐级传递,构成完整的海底食物链。
4. 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1.海洋能够帮助我们呼吸
浮游植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微小生物,他们就像植物一样,生产出地球上至少50%氧气。
就像陆地植物一样,它们含有叶绿素以捕获阳光,并利用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氧气,并消耗二氧化碳。每年浮游植物都将大约10亿吨碳从大气转移到海洋之中。
2.海洋有助于气候调节
海洋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量热量。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表示,“过去50年来地球上超过90%的变暖情况都发生在海洋中”。
这种太阳热量往往在赤道附近最为强烈,最接近地表的水变暖最多。然后海流会将热量传递到世界各地,往南、北两个方向抵达两极。随着表面海水受热蒸发,海水的盐含量提升,令其密度变大,导致海水下沉,使一些温暖的海水抵达更深的区域。
从表面到深处,海水的温度正在上升。
一些海流直接导致了特定的气候影响。其中一个例子是墨西哥湾海流,它将墨西哥湾的温暖水从大西洋带到欧洲。如果墨西哥湾海流中断,欧洲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英国、爱尔兰和法国)可能会变得更加寒冷。
3.海洋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鱼类每天都为全球数十亿的人口提供食物。它占全球动物蛋白消耗量的近16%。当然,海鲜不仅指鱼类,还包括了甲壳类动物和其他可食用海洋生物。一系列藻类和海洋植物也常被用于烹饪之中。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出了海藻中含有的一些重要营养,如钠,钙,镁和碘。碘缺乏已被确定为儿童认知发育受损的“最普遍且最易于预防”的原因
4.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令人难以置信
海洋不仅仅是食物的来源,也是多种生物的家园。
5.海洋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30年海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雇佣人口超过4,000万人,其中最大就业份额可能是渔业部门,其次是旅游业。
海洋能够调节降雨和干旱,占地球水资源的97%,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帮助保持碳循环的平衡。从食物到工作,海洋也是数十亿人的生命线。
5. 海洋生态指的是什么?
海洋生态系统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者以下几个重要循环的角色: 1. 碳循环。
2. 氮循环。3. 水循环。这几个主要的循环,直接影响着所有生物的存活,如果海洋生态系统一旦失衡,势必引起这些生命元素循环的紊乱,因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工作。6.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什么
三)功能分区。海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可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功能。依据主体功能,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以下四类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的海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四)主要目标。根据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总体要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清晰合理。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形成“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沿海产业与城镇建设用海集约化程度、海域利用立体化和多元化程度、港口利用效率等明显提高,海洋水产品养殖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岸线和单位海域面积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
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增加到5%,沿海岸线受损生态得到修复与整治。入海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7. 海洋生态包括哪些方面
生态特点:世界海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虽然人们把世界海洋划分为几个大洋和一些附属海,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隔离.海水的运动(海流、海洋潮汐等),使各海区的水团互相混合和影响.这是与陆地生态系不同的一个特点.
作用:具有分解的功能.
8. 海洋生态包括什么
不包括池塘
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包括河口、海湾、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深海、上升流等等。
9. 海洋生态功能
第一,珊瑚礁对全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分布于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是集生态资源、环境调节、休闲娱乐、海岸保护、国土安全、矿产油气和科学文化等于一体的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珊瑚礁对全球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高生物多样性、高经济价值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影响下,近几十年来处于急剧退化之中,被预言可能是因为全球变化而失去的第一个生态系 统。
第三,珊瑚礁是记录全球变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准确记录不同时间尺度热带海洋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制。
10. 海洋的生态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海洋天然的本底,保护海洋原始的面貌和状态,保护物种原有特性不至丧失;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
2、污水排放治理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会带给海洋大量的病菌和有毒物质,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要想改善海洋环境,必须重视排放问题。
3、禁止对海洋的过度开发
填海造陆、能源开采等过度开发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面临灭绝的威胁,滥捕滥杀也会造成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4、发展海洋科学与技术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为保护海洋生物提供技术支持。
5、减少噪音污染
据环球网报道,在过去的100年里,海洋噪音越来越严重,螺旋桨、声纳等在海洋中产生了各种噪音,这些噪音已干扰到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动。因此,要“静”化海洋,降低对海洋生物的有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