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经济学论文
从总体上看,中国海洋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就业状况还是比较不错的。在当前就业市场,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专业人才,还是占有较大就业优势的。经济学专业作为社会发展急需的热门专业,历来深受人们重视。相信像中国海洋大学这样的名牌院校毕业生是会受到就业市场欢迎的。
2. 海洋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924年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私立青岛大学成立时就建有商学科,2001年12月,组建了新的经济学院。学院坐落在中国海洋大学三大主校区之一的浮山校区,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大背景下,设置了国内唯一的海洋经济学本科专业,从而逐步建立起拥有四个本科专业和五个硕士学位、MBA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学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海洋大学是985高校里比较差的,经管学院肯定中国四大财经大学经管专业差。
3. 海洋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
随着全球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经济学的就业前景也相对较好。以下是海洋经济学就业前景的一些方面:
政府部门:政府在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政策制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海洋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海洋相关的政府部门就业,如海洋渔业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规划等。
科研机构:海洋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科研机构从事海洋经济学研究工作,参与国内外海洋经济政策研究、海洋资源评估、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等项目。
海洋企业:随着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海洋领域,海洋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海洋生物技术等企业就业。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也对海洋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有需求,他们需要专业人士参与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国际合作项目。
总的来说,海洋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此外,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对跨学科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具备多学科背景的海洋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将更具竞争力。
4. 海洋经济学论文题目
海大经济学院从前是和海尔合办的,叫做海尔经贸学院。
后来海尔退出后,改名 经济学院。
总体来说 其研究实力还算不错。
也有比较优秀的教师。
学院这几年发展也很不错。
学生考入经院的分数也不低。
很多学生都愿意出国深造。
就业来说,经院学生就业还算不错,相对于其他文科专业好一些。
就目前形势看。全国文科专业就也都不大好。
研究生就业稍微好些。
5. 海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有: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以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产、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
6. 海洋经济论文题目
如果以国家对不同区域的权利范围来划分的话,在内海,国家拥有全面的主权性权利,在领海则享有受到部分限制的主权性权利,在毗连区,国家主要享有单纯行政、司法方面的管制权而不享有全面的主权,而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国家只拥有经济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权利。
内海在国际法中实际上被划为内水的范畴,是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其行使完全的、排它的主权。
领海以一国的领海基线为界与内海分开,国家对其拥有主权。但作为海洋的一部分,领海作为开放性水域在国际航运方面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对无害的商业航运开放领海有利于国际经贸、文化往来,因此,海洋法在领海制度中规定了无害通过.
毗连区是领海之外邻接领海的一片海域,宽度一般为12海里。国家对毗连区不拥有全面的主权,而主要是对在其领土、领海范围内违犯特定法令的行为行使管制权。该区域类似于领海之外的一个"缓冲区",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利用领海的边缘进行走私、偷渡或敌对宣传之类的违法行为。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对海洋的经济权利。其中专属经济区主要是针对国家对海洋底土及以上水体中的自然资源的专属经济权利,而大陆架则针对国家对海底大陆架及以下的自然资源的专属经济权利,所以,一国大陆架宽度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国大陆架的实际地理分布,而不象专属经济区规定了固定的宽度。如前所述,国家对以上两个区域的权利主要是经济上的权利,而不涉及其它,因此在航运、海底电缆、管道架设等非经济领域,其法律地位基本上相当于公海。
7. 海洋经济的论文
1]钟朋荣.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经济的战略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1:64-70.
[2] 张隽青.中国跨国公司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01:82-84.
[3] 邱立成,于李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南开学报,2005,02:72-77.
[4] 孔令丞.2004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国际化特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12.
[5] 徐德辰.跨国经营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
[6] 刘晴.企业跨国投资若干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5.
[7] 郭梅.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管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3.
[8] 尹柳营,杨凯云.我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及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07:19-21.
[9] 彭凯,储小俊.对我国向海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0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