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甲板机械 > 海工辅助船舶(船舶海工装备)
海工辅助船舶(船舶海工装备)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1-04 00:05    点击:80   编辑:admin

1. 船舶海工装备

是国企。

公司规模:500-1000人

公司介绍: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CIMC SOE)是一家专注于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中液化气的运输与存储,海工吊车、海工模块、液货系统等高端装备制造的国际工程公司。公司2006年由春和集团投资创立,2015年9月加盟中集安瑞科,成为中集集团“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板块中的一员。

2. 中国船舶海工

由中国船舶协会组织共同研发的。

3. 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

一是发展引领未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具备整体规模优势,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位,新一代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拥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浪潮集团服务器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前三;歌尔公司智能硬件领域综合竞争力国际领先。山东将重点突破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依托浪潮集团、歌尔声学等骨干企业打造一流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链,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山东信息产业的发展质量。

二是发展先进智能的高端装备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山东的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1/10,拥有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中车四方、烟台中集来福士等一批骨干企业,具备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下一步,山东将重点围绕轨道交通装备、通用飞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端工程机械、新型医疗设备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加快重大装备与系统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三是发展绿色新型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山东新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1/5,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近1/4。近年来,山东在可燃冰试采、功能性纤维、石墨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具备了走在全球前列的优势条件。下一步,山东将重点发展新能源利用、节能环保、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

四是发展全国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位,海洋科技力量在国内首屈一指,拥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下一步,山东将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五是发展普惠优质的医养健康产业。医养健康产业涉及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众多领域,是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朝阳产业、未来产业。山东人口已经超过1亿,医养健康市场需求巨大。下一步,山东将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层次的医养健康服务需求为目标,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

六是发展精细环保的高端化工产业。山东是石油化工大省,炼油产能达2.1亿吨,占全国的28%,是世界第三大炼化产业集中区。万华集团是全国唯一拥有系列异氰酸酯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下一步,山东将加大化工产业技术创新、优化整合力度,坚持园区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布局建设芳烃、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在渤海湾南岸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七是发展绿色生态的现代高效农业。山东农业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连续19年保持全国第一,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章丘大葱、沾化冬枣、金乡大蒜、日照绿茶、菏泽牡丹等在全国享有盛誉。张裕是国内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中国每3瓶葡萄酒中就有1瓶产自烟台。下一步,山东将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建设农村电商、智慧云农场、冷链物流等支撑体系,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八是发展传承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孔子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世界儒学大会、孔子学院等特色文化品牌成功走向世界。下一步,山东将推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媒体、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时尚产业,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九是发展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产业。山东旅游资源丰富,“好客山东”品牌享誉海内外,形成了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全省旅游总消费居全国第2位、接待游客总人数居全国第4位,出国游、乡村游,自驾游、短途游市场潜力巨大。下一步,山东将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深入挖掘孔子故里、黄金海岸、平安泰山等品牌内涵,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十是发展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服务业。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近年来,山东还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业已成为山东重要支柱产业。下一步,山东将加强对外金融合作,加快建设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济南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在烟台开展基金管理服务专项改革创新,把山东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4. 船舶海工装备有哪些

CCS(中国船级社)是中国唯一从事船舶入级检验的专业机构,立足自身船舶海工检验优势,从海上到陆上快速铺建纵横各个领域的认证审核网络和监理检测站点。当下的CCS是名副其实的大型国有集团,是享誉船舶航运、交通工程、军工涉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种设备等等领域的知名企业。

CCS是船检机构,全称:中国船级社。是事业单位(编制和合同制并存)。福利待遇都高于当地公务员。

5.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扩展资料

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

1、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2、智能制造工程,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

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

3、工业强基工程,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

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4、绿色制造工程,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

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5、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

中船重工是央企,由中央管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

7.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有一本是上海交大出的启蒙教材。

是《船舶原理》比较专业。。还有一本是学校自己印的《毕业设计》指导,参考书是由国防科技大学出自版的。。叫《船体制图》。还有一本书,是船舶贸易与经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规划教材),这个可以在网上买得到的,要是想有更多了解的话。你可以去125教育看看,专业比较多

8. 船舶与海工装备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于上月底正式实施联合重组。今天上午,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

此次重组后挂牌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拥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47家,资产总额7900亿元,员工31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

未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的主体力量,承担以航母、核潜艇为代表的我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海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国家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在大型邮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世界级海洋装备领域不断发展,引领我国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9. 船舶海工装备的基金

航空基金包括长盛航天海工装备灵活配置,基金代码000535;前海开源中航军工,基金代码164402。

10. 船舶机械装备

港务局表示每一艘船都必须为每个登船的人准备好救生衣,如果船只长度是6米或者短于6米,每一个登船者都需要穿上救生衣,除非船长说可以脱下来。

  乘船出海者也要知道每个地区的规则都不一样,如果你要去Coromandel,救生衣是强制性设备。

  港务局提醒,每个人最好都穿上救生衣或者将它们放到容易拿到的地方。

  保持通信:

  港务局表示,如果你计划出海,一定要告诉自己的朋友或者爱人,定期与他们联系。通信设备也是必须的,保证自己有高频航海对讲机、手机、遇险信标或者船用照明弹。

  有必要将手机放在防水容器中以防失效。

  一旦有紧急情况,请拨打111或者通过高频航海对讲机16频道播发信息。

11. 船舶海工装备产业

        海工船是为离岸作业工程提供服务的一系列船舶的统称,属于民用船舶中的海洋工程船舶。

       常见的海洋工程船主要有:海上浮吊船,半潜船,运输驳船,三维物探船,海底铺管船,油气勘探船,ROV潜水支持母船,钻井支持驳船,自航钻井船,海上居住船支持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海上建造船,海底井口干预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