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机舱辅机 > 中国油船研发史(中国船舶工业史)
中国油船研发史(中国船舶工业史)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10 08:30    点击:162   编辑:admin

1. 中国油船研发史

先发r系船只,一级一级的研发,超大和是10级船,2级船是河内,2级经验满了才能研发3级的金刚原案,3级的经验慢了才能研发4级的金刚1931,顺着研发,如果你觉得慢就直接在商城里面花650元买8级研发资格直接研发8级,然后玩30w经验才能研发大和,大和研发超大经验,主炮要差不多10w,船差不多40w,加之前的,就是你即使有8级船,要出超大和,经验要80w,买船也很贵的。

2. 中国船舶工业史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更在相当一段时间,遥遥领先于世界。在中国1.8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中,中国的文明一直与大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中国造船技术从古代开始就拥有着令世界各国所赞叹的伟大成就。

3. 中国油船研发史简述

液化天然气船,简称“LNG船”。是指专门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船舶”。

最早的LNG船是1958年美国用普通旧油船改建成的5100平方米的“甲烷光铎”号。按液货舱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储罐式和膜式。

前者是将柱形、罐形、球形等形状的储罐置于船内;后者采用双壳结构,体内壳就是液货舱的承载壳体,与独立式比较,膜式的优点是容积利用率高,结构重量轻,因此新建的液化天然气船,尤其是大型的,多采用膜式结构。液化天然气船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造价大。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简称LNG船,主要运输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便于运输,通常采用在常压下极低温(-165℃)冷冻的方法使其液化。

我国不仅是继韩、日等国后实现自主研发系列LNG船型的国家,而且我国设计船型在安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LNG船是在 162摄氏度(-162)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 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只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少数几个国家的13家船厂能够建造。

LNG船的储罐是独立于船体的特殊构造。在该船舶的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能适应低温介质的材料,对易挥发或易燃物的处理。

船舶尺寸通常受到港口码头和接收站条件的限制。12.5万立方米是最常用的尺寸,在建造船舶中最大的尺寸已达到20万立方米。LNG船的使用寿命一般为40~45年。

从该船型诞生至2013年,世界液化天然气船的储罐系统主要有自撑式和薄膜式两种。自撑式有A型和B型两种,A型为菱形,B型为球形。

液化天然气的接收终端建有专用码头,用于LNG运输船的靠泊和卸船作业。储罐用于容纳从LNG运输船上卸载的液化天然气。再气化装置则是将液化天然气加热使其变成气体后,经管道输送到最终用户。液化天然气在再气化过程中所释放的冷能可被综合利用。一般而言,约有25%的冷能可被利用。

4. 中国造船业发展史

1、《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2、《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至宣德五年间。 《郑和航海图》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以及2页4幅的过洋牵星图。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一一注明。

5. 中国油船研发史简介

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油船——32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凯桂”号。

“凯桂”号由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共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广船国际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总长333米,型宽60米,船高70多米,型深30.5米,设计吃水20.5米,航速16.7节,续航力达22000海里,甲板面设有直升机升降平台。据悉,其甲板面积有4个足球场大,货舱深达27米,舱容不少于36万立方米,装载量相当于150列40节的火车。

6. 中国造船发展史

1、古代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的巩固,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

2、近代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学大量传入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竭力地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社等民间学术社团创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系统地融合到了一起。

民国时期的枪械制造术、造船术、蒸汽技术、飞机技术都是海外留学学子在国内进行了技术尝试。

3、现代

中国政府先后推出“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两者大大促进了该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设有众多公立的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许多研究型大学。每年都有大量国家拨款用于科研。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航天、可控热核聚变等方面国际竞争能力也在快速提一升当中。

扩展资料

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国家计划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由于其是1986年3月由中国的4位著名科学家提出的,所以又称“863”计划。

“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求及能力出发,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通过实施“863”计划,中国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战略,完成了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总体布局,建立起了一批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品开发的基地;

培养、造就了新一代高技术科技队伍,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突破了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增强了中国科技实力。

比如,去年,中国研制成功了“方舟”、“龙芯”芯片,结束了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世界前500强中列第5位。

7. 中国船舶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

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19世纪初,欧洲又出现了铁船。19世纪中叶,船开始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

8. 中国船发展史

1.船的起源

  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雏形。

  2.古代桨船

  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小资料:公元前483年-前480年,雅典建造的大批三层桨战船迅速完工。在雅典的穆尼奇安和兹阿发现在战争中赶修三层桨战船的干船坞,其尺度为46×6米,此类战船,经专家考证:船长37米、宽5米,撞角外伸3米。低层桨手共54人,中层54人;上层60人,后备桨手30人,除下层外,全部水手武装完整。  低层桨长2.3米,中层3.2米,上层4.3米,其最高航速在静水中可达8节。

  3.古代远洋帆船

  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

  小资料:13世纪末,地中海加莱桨船(Galley)有了一定发展,因为在14和15世纪威尼斯人常是这类桨船的制造商,而且素以具有设计制造这类战船的实力地位著称,故有时又称之为威尼斯加莱桨船。

  4. 近代轮船

  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

  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

  5.现代轮船

  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代的轮船不仅装上了高效的柴油发动机,而且还装上了雷达、声纳、无线电等先进设备,使船只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

9. 中国船的进化史

海豚是由远古时期的海洋生物不断进化而来。海豚是与鲸鱼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大约于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进化而成,广泛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见于淡水之中。

各种海豚的长度从1.2米到9.5米,重量从40千克到10吨不等,主要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中国沿海已知有18种海豚。

海豚有着看起来友善的形态和爱嬉闹性格,在人类文化中一向十分受欢迎。有些海豚是高度社会化物种,生活在大群体中(有时超过100,000头个体组成),呈现出许多有趣的集体行为,成员间有多种合作方式,一个例子是,这些海豚群有时会攻击鲨鱼,通过撞击杀死它们。成员间也会协作救助受伤或生病的个体。海豚群经常追随船只逐浪前行,时而杂技般的跃水腾空,景象蔚为壮观。

10. 我国造船史

最早的船,说说帆船吧。中国最早的古帆船图案就在珠海,就在高栏岛的宝镜湾摩崖石刻上! 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制造舟楫,早在商代出现帆船运输。中 国是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唐代对外贸易的商船 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所经航路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那时 使用的海船具有9个水密隔舱,抗沉性好,并设有帆和舵,可利用侧 逆风行驶。12世纪初,中国首先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导航。15世纪初 至30年代,郑和率巨大船队7次下西洋,所用宝船有9桅12帆,长44 丈,宽18丈。船队大小船200余艘,最远航程到达非洲东岸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

11. 中国船舶集团历史

中国船舶集团之所以要合并重组,

是为了能够将整合原中船工业集团和原中船重工集团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科技应用产业、船海服务业四大领域,构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军工核心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