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机舱辅机 > 中国第二艘破冰船(中国第三艘破冰船)
中国第二艘破冰船(中国第三艘破冰船)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25 14:10    点击:109   编辑:admin

1. 中国第三艘破冰船

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船,以1750万美元购自前苏联解体后的一个运输公司,按中方的要求1993年改装成功。技术先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我国当时唯一的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考察船。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运输任务。

2. 中国第一艘破冰船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船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 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雪龙"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至2014年7月已6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雪龙”号上有好多好多“守则”: 1.环保守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不准将垃圾倾倒入海; 2.安全守则:居住舱外不准穿拖鞋,在船上穿拖鞋不方便,也容易受伤; 3.消防守则:船上居住舱外禁止吸烟。由于科考携带了直升机,并携带了航空汽油,因此严禁吸烟; 4.节水守则:要节约用水,原因不用说。條萊垍頭

3. 中国第一个破冰船

1、俄罗斯“列宁”号

1957年下水的前苏联的“列宁”号(Lenin),是世界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其动力心脏是核反应堆,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螺旋桨推动船只。“列宁号”主要执行北冰洋地区的考察和救援活动,除了在1967年靠港进行过维修,几乎不间断地航行了30年。

2、俄罗斯“北极”号

俄罗斯“北极”级(Arktika)核动力破冰船,安装有两座核反应堆,是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首舰1975年服役。

可在北极圈内深水海域使用,破冰厚度2米。1977年8月17日,首舰“北极”号是第一艘到达北极点的水面舰船。

3、俄罗斯“亚马尔”号

“亚马尔”号破冰船一般常用两种破冰方法,当冰层不超过1.5米时,多采用“连续式”破冰法。主要靠螺旋桨的力量和船头把冰层劈开撞碎;如果冰层较厚,则采用“冲撞式”破冰法。冲撞破冰船船头部位吃水浅,会轻而易举地冲到冰面上去,船体就会把下面厚厚的冰层压为碎块,如此周而复始。

4、俄罗斯“50年胜利号”

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该船于2006年建成下水试航,2007年正式交付使用。

“50年胜利号”号船长159米,宽30米,有船员138名,满载排水量2.5万吨,最大航速21节,航速为18节时最大破冰厚度2.8米。

5、俄罗斯“马卡罗夫元帅”号

2011年1月,在鄂霍次克海将一艘被困在冰层中长达1个月的大型鱼品加工船救出,这艘船从2010年底起,就与其它几艘船被困在鄂霍次克海海域厚约2米的冰层中,无法行动,不得不请求救援。而这次救援,耗费了大约500万美元资金。

6、美国“北极星”号

“北极星”号(WAGB-100)是世界上最强的常规动力破冰船,满载排水量13000吨,隶属于美国海岸警卫队。

“北极星”号破冰船,共建造2艘,1976年服役。全长121.6米,装备2架直升机。“北极星”号能以3节航速连续破1.8米厚冰,如果用倒车冲击法,可破开6米厚的冰。

7、美国“北极海”号

“北极星”的姊妹舰“北极海”号(WAGB-11)。

8、美国“希利”号

美国现役最大的破冰船是“希利”号(Healy、WAGB-20),1997年下水,1999年服役。“希利”号船长128米,宽25米,吃水9.8米,最大航速18节,满载排水16700吨,主要作为高纬度科学研究平台和执行冰区护航任务。

“北极星”号与“希利”号、“北极海”号共同组成美国海岸!

4. 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

中国最大破冰船是雪龙2号破冰船。

中国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11日正式交付使用,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该船的船体结构强度满足PC3级要求,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2021年5月7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5. 中国第三艘破冰船叫什么

雪龙号船员们每月的工资依照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加上出海时的补贴等,年薪约12万,船员要求35周岁以下,持有海船值班水手/机工证书。

雪龙号一般指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

6. 我国最大的破冰船

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冰块如同豆腐渣,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它就是俄罗斯的亚马尔号,拥有了坚不可摧的破冰能力,80000马力的内驱力为破冰船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三米厚的冰块都能轻易撞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核动力为动力的破冰船,每小时能够在冰海中航行6.3千米。

主要会采用两种破冰方式,当冰层厚度不超过1.5米时,选用连续破冰法,依靠着螺旋桨的力量和船头能把冰层劈开撞碎,如果冰层的厚度超过标准值,就会采用冲撞式破冰法,冲撞破冰船船头部位吃水浅,会轻而易举地冲到冰面上去,船体就会把下面厚厚的冰层压为碎块,如此一来,再厚的冰层也能轻而易举地撞破。

这些厚厚的冰层在破冰船的冲撞下就像豆腐渣一样,瞬间被撞击得支离破碎,后续的船队就可以畅行无阻的通过了,俄罗斯为了造这艘破冰船,更是花费了7亿美元,不过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

7. 中国下一代破冰船

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空间最神秘的一片净土,也是科学观测数据最匮乏的地区。这种“最匮乏”不仅体现在科考站空间分布零散,还体现在人类观测的时间很短。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我国多年来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零的突破。时间倒回1985年2月20日10时整,西南极乔治王岛,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落成典礼在欢呼声中举行。首次南极科考队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提前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工程,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

质的飞跃。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中山站1989年在东南极顺利落成,成为观测研究南极冰盖、冰架、高空大气物理、南极大陆地质、南大洋的理想之地;昆仑站2009年落成,它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汇聚了冰芯科学、天文学、冰下地质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泰山站2014年落成,是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重要的中转站点;罗斯海新站,位于东西南极的交界处,正在积极推进建站前期准备工作,未来将是研究南极岩石圈、冰冻圈的绝佳位置……依托科考站,我国南极考察获得综合保障支撑,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建站,仅仅是我国南极科考能力提升的缩影。时至今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拿船基建设来说,除了大名鼎鼎的“雪龙”号破冰船,我国还统筹安排“向阳红1号”“海洋六号”等远洋科考船协同作业。2016年12月20日,我国新一代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集团切割车间完成了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根据建造计划,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考察船家族将再添“新丁”。

空基建设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国首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2015年投入使用,极地考察在航空平台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作为空中飞行的“实验室”,“雪鹰601”安装了大气采样、激光雷达、航空重力、航空磁力、穿透雷达等设备,具有进行大气科学、高空物理、冰盖动力、冰下地质等多项科学观测的能力。

在海陆空立体科考平台的支撑下,众多南极科研前沿项目取得可喜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到2016年,南极科研项目总投入3.1亿元,是1985年到2000年的18倍。其中,我国在横穿南极雪冰环境研究、格罗夫山古气候环境研究、南极陨石回收与研究、东南极冰盖起源与初期过程研究、冰穹A的天文观测与研究等领域,均获得国际一流科学成果。总体看,我国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对南极地区的总体认识在迅速加深。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国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通过与有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我国在极地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自开展南极活动以来,我国几乎参与了所有南极和南大洋观测研究大型国际计划,同时也派出人员参与其他国家的南极考察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合作成效

8. 中国第三艘破冰船图片

南极科考船是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一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满载排水量21025吨。

       雪龙号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

       远望5号是中国第三代航天测量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

     

9. 我国有几艘破冰船

好像就一艘,9月10日报道,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二号在上海正式下水。

10. 中国第一个拥有破冰船

在2017年11月的韩国,经过多年的联系、沟通和商谈,一艘红色的破冰巨舟终于停在了张昕宇、梁红面前。

从这时开始,面前这艘破冰船属于了他们,张昕宇也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合法拥有这个级别破冰船的个人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