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机舱辅机 > 航运业为什么不好(航运业为什么不好发展)
航运业为什么不好(航运业为什么不好发展)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30 01:50    点击:186   编辑:admin

1. 航运业为什么不好发展

五方面发展趋势

碳排放交易

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上周开会讨论了新的IMO短期修正案草案,该草案将要求船舶调整其操作和设备,在2030年之前将碳排放与2008年相比降低40%。尽管MEPC同意了这些修正案,但最终的通过的决定将在2021年的MEPC第76届会议上做出。

由于这些法规不够严格,不足以实现欧盟的雄心壮志,因此欧盟仍在考虑建立“区域排放交易系统”(ETS),只有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同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如果IMO不能就各国政府批准的指导方针达成共识,那么未来几年可能会有多个区域性ETS,从而导致各种贸易航线的成本上升。

低硫燃料

硫排放会导致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会导致经济损失。IMO 2020已于今年生效,要求承运人使用硫氧化物(SOx)含量低于0.5%的燃料,如极低硫燃料油(VLSFO)和船用瓦斯油(MGO)。

今年第一季度,VLSFO价格较高,但COVID-19引发VLSFO价格下跌,而重质燃料油(HFO)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今年,许多船舶运营商改用VLSFO。一些船舶运营商也在寻求使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替代方案。

洗涤塔

如果船舶安装减少硫排放的洗涤塔,则船舶可以继续使用含硫量3.5%的HFO并达到IMO 2020标准。COVID-19拉近了VLSFO和HFO之间的价格差距。因为价格优势很小,所以安装洗涤塔的船只越来越少。尽管今年对洗涤器装置的需求有所下降,但随着新的COVID-19疫苗有望在2021年广泛使用,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恢复正常,对燃料的需求将增加。这将导致新燃料价格变动。如果VLSFO和HFO之间的价格差距扩大到使洗涤塔的投资回报率(ROI)对运营商又有意义的水平,则可能会安装更多洗涤塔。为了使其可行,HFO价格必须远低于VLSFO价格。

岸电设施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评估,“使用区域电网发电时,总体污染物排放最多可减少98%”。

根据位置的不同,停泊的船舶可以选择使用自己的电力,从而产生排放或使用岸电。将船舶接入岸上的电网可以减少局部和整体的排放量,尤其是在使用风能、潮汐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电网供电的情况下。根据EPA的说法,岸对船发电,也被称为替代船用电(AMP),可改善港口周围的空气质量,因为“岸电通常产生零现场排放”。

8月,加利福尼亚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批准了一项新法规,以减少远洋船舶的排放和污染。它基于《 2007年停泊条例》,该条例自2014年以来已将超过13,000艘船舶的有害排放量减少了80%。从2023年开始,汽车运输船和油轮将被要求通过接入岸上供电或使用经批准的控制系统来达到排放标准。

数字化转型

COVID-19迫使供应链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寻求解决方案。随着新贸易协定的生效,航运业正从海关表格转向订单确认。使文档数字化可以节省时间,降低面对面传播COVID-19的风险,减少对纸张的依赖并节省资金。

为此,业界建立了集装箱数字化航运协会(DCSA),旨在通过使用标准的电子提单(EBL)来消除海运交易中的纸张。DCSA宣称“纸质票据处理成本是EBL处理成本的3倍。” 尽管海事在数字化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COVID-19疫情正在加速过渡。

2. 航运业现状

公路航运业包括公路客运和公路货运。

(1)公路客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八五”以来,随着我国公路状况的不断改善,公路客运以其快速、灵活、方便的优势快速发展。据统计,“八五”期间全国客运量比“七五”增长51.8%,年均递增9.8%,同期公路客运年均递增率达11.1%。自1991年以来,在全国新增旅客运量中,公路客运量占99%。公路客运除在运量上大大高于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外,自1995年起,其旅客周转量占全国旅客周转量的比重也已超过50%。

导致公路客运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公路对铁路继续保持在中、短途客运上的分流优势;二是公路客运因高速公路和其他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而在中、长途客运上逐步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三是场站及车辆等服务设施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公路客运的整体服务质量与水平在逐步改善,使公路客运对旅客的吸引力在提高。

(2)公路货运。公路货运主要从事短途货物运输,1997年全国公路货物运输的平均运距仅56公里。与公路客运相比,公路货运的发展相对缓慢一些,1997年,公路货运量出现了0.76%的负增长。近7年来,公路货运量的平均年递增速度为4.36%,低于公路客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全社会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高时效性产品将逐渐增加;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加上我国产业布局存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地区间各类物资的交流仍将呈增加趋势,公路货运将以其小批量、快速、“门到门”运输的优势,在高价值、高时效的区域内及区域间货物运输中将占有重要地位。

3. 为什么要发展航运业

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航运

航运表示透过水路运输和空中运输等方式来运送人或货物。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所需时间较长,但成本较为低廉,这是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所不能比拟的。

水路运输每次航程能运送大量货物,而空运和陆运每次的负载数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国际贸易上,水路运输是较为普遍的运送方式。15世纪以来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与自然景观。

4. 航运业存在的问题

黄河没有形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的原因是与其他大江大河相比,黄河中游的通航条件有其特殊的困难和局限之处。

1、黄河中游航运的壶口瀑布是航运障碍之一。在壶口瀑布“旱地行船”成本太高;且如果在壶口瀑布西侧建船闸,极有可能会严重破坏壶口风景区的自然景观。

2、黄河天然径流量随着时间正在大幅度减少,下游断流发展态势令人十分担忧,黄河中游的航运业因此也受到很大影响。

3、黄河托克托至禹门口段两岸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支流汇入将大量泥沙带入河道,使得河水含沙量大增,增加了航运的阻力。

4、黄河潼关至三门峡段位于晋陕豫黄土峡谷之中,河道较为顺直。由于受潼关上游河道河床游荡以及三门峡水库自身运用的影响,潼关——大禹渡段(40km)浅滩密布,主流(槽)多变,行船困难。

5、黄河小浪底至古柏嘴,属于峡谷向平原的过渡性河段,铁谢以下河道较为分散,通航条件较差。

5. 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1、河流封冻期时间长,海洋封冻期时间也长.

2、海域较封闭,不与外国联系.

3、河流呈南北走向,经过经济发达区域少;

中亚地区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1、该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降水很少造成河水流量很小,不适合发展航运;

2、该地区经济落后。1、河流封冻期时间长,海洋封冻期时间也长.2、海域较封闭,不与外国联系.3、河流呈南北走向,经过经济发达区域少;中亚地区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1、该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降水很少造成河水流量很小,不适合发展航运;2、该地区经济落后。

6. 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

元朝漕运的变化就是由海运代替河运来完成南粮北运。

原因是河运的经济成本高,河船行得慢、运力低,还要有大量的押运兵丁和船工,而海运最多只需要河运成本的七成。

宋明清三代都曾讨论过要将漕运改走海运,但都没成功。

反对将河运改海运的理由主要是“百万漕工衣食所在”,多少人靠着漕运吃饭过活啊,如果改为海运,他们必然会失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历朝历代宁可忍受漕运效率低、损耗大的缺点,也要防止出现这种局面。

7. 影响航运业发展的因素

因素好多,例如:

1、地理位置好。希腊濒临爱琴海,西南临爱奥尼亚海及地中海。希腊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

2、希腊的航运传统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传承下来了。

3、希腊航运业有很强的技术积累。

4、政府政策导向明显,还有教育科目也设置了很多跟海运有关的。

8. 航运发达的原因

原因是: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平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大;绝大部分河流段流经地区气候温暖,可全年通航;流经发达国家,货物运输量大。

莱茵河不仅保证了鲁尔区的工业用水,还为鲁尔区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条件。正是依靠着这种便利的运输条件,大批铁矿砂和其他矿物原料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国外运到这里。鲁尔工业区与荷兰内河航运网之间运输十分繁忙,每天船只来来往往,就像大街上的车水马龙,货运量居世界前列。

9. 航运业为什么不景气

航海技术的毕业生近年来的主流就业方向有四个,分别是跑船(随船远洋)、考研、考公、船舶代理。

跑船,也称为上船、当船员、船舶驾驶。主要任务就是随船远洋,经历实习期,然后慢慢一路历经水手、水手长、三副、二副、大副,最后升任船长,肩扛船上二十几号兄弟和价值几亿的资产的安危。

说着好听,但实际情况往往会脱离人的想象。近年来,航运业是越来越不景气,而陆地上的发展又一日千里,毕业生是否应该去跑船成为较大的分歧点。接下来就分别讲讲跑船的利弊。

跑船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存钱来钱相对快。只要踏实肯干,熬得住寂寞,在三线城市安家置业是没有问题的,但想一夜暴富基本不可能(能够一夜暴富的行业都在刑法里)。

其次,找工作不会太难。如果你是大连海事和上海海事毕业的学生,基本上船东都会把你要走,不用担心失业问题。武汉理工和其他院校也不用太担心这个,虽然不会有前两所院校那么有优势,但船员市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再次,再就业难度不大。这个难度不大不是指你干几个月实习之后就转行业,而是认认真真跑船几年,升任一定职位,至少三副之后,回到陆地上就能有比较广泛的选择。比如可以去船级社,或者担任机务经理和海务经理,再比如大学会聘请船长和大副当老师等等。

但这些再就业岗位要求门槛都较高,给出三四十万的高薪,也要求你作为船长或者轮机长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随着陆地经济发展和航运业的不景气,跑船逐渐性价比没那么高了,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在工作方面面临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跑船船员长期回不了家,一般出门一趟八个月,然后回家休息四个月。连续八个月你都要无聊地对着大海发呆,无法和陆地取得联系,工作环境与社会发展是脱节的。

想象一下,每次踏上陆地都有恍若隔世的感觉,父母两鬓白霜,同龄人谈婚论嫁,陆地上发展日新月异,一线城市的劳动者跟你一样辛苦,拿差不多的工资,但有“正常人的生活”。

其次,跑船在晋升机制方面不太透明,运气成分重。行业逐渐不景气,但人才提供却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导致人才过剩。目前来说,航运公司普遍提职较慢,现在去跑船,当上三副需要至少四年时间。

再次,工作环境堪忧,而且由于中国没有加入ITF,跑船的福利没有保障。关于福利保障缺失的问题,多看看“海员吧”的一些帖子,都是当事人对跑船福利保障的反映。工作环境上,一般来说,除了船长每个驾驶员都是一天两趟班。三副会稍微轻松点,大副和二副一般都是凌晨值班,这时候人最困也最难受。

最后,来钱相对快,但不够多。转行是能转,但先当船长。这两句话其实都可以通过跟陆地上的劳动者,同样工龄取得的工资做对比得到验证。一般跑船一次,三副可以有12K的月薪,但反观陆地工作,二线以上城市的外卖小哥,如果肯吃苦,月薪上万为数不少。

在陆上工作还能够享受到陆地上的日常生活,而船员不仅与社会发展脱节,还会出现跑八个月船,然后剩下四个月休息,没工资的情况。另外,转行的高收入确实让人眼馋,但船长才有这种福利,而晋升上任船长需要积累的资历以十年计。因此,对于大部分以上船开始的职业生涯,上岸都将成为最终的盼望。

第二种就业选择是考公。航海技术专业转行公务员的渠道不少,大部分都是海事局、航道局、引航员或者相关的岗位。老一辈人也比较愿意儿女去考公,因为这样一是可以保障子女人身安全,二是子女不会离家太远,三是老一辈人心里依然把公务员当作铁饭碗。

航海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大类,具有较强专业性,所以不用像交通运输那样报名三不限的岗位。主要报考的单位是各地的海事局、打捞局、救助局、航道局等等。优点是社会地位较高、稳定抗风险;缺点是报考人数众多竞争压力大、收入有限而且薪资天花板较低。

通过考公渠道,入职事业编单位,还要注意入职的地理位置。总的来看,海事局是事业单位薪资最底层的,也是目前看来公务员系统中待遇最差的一类。除了珠三角和长三角附近的海事局待遇还比较优厚以外,其他地方的海事局只能说是勉强保住日常生活。

考公一个比较好的去处是引航站。与海事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引航站是航海技术目前最好的就业选择,工资高,福利好。不管是内河引航员还是海港引航员,相比跑船和其他事业编单位来说,都具有极大优势。缺点是海港引航员需要二副的工作资历,内河引航员待遇稍差,就不需要二副资历要求了。

第三种选择是考研。考研对于航海技术的毕业生而言,也是一个不上船出海的好方向。但考虑到考研大军人数不断增加,快过400W了,这意味着不管是否能考上,或者是否认真准备过,基本上每个毕业生都会去尝试一次考研。竞争压力如此之大,建议大家在本科阶段好好努力,争取一个保研的机会。

最后一种选择是做船舶代理和企业销售。船舶代理实习期间工资2K,转正6K最多,而且是税前。每天的任务就是开车送文件和接人办理签证,和企业销售一样,没有专业性,也没有发展前景。工资是最低的,干活是最累的,说明白一点就是“是个人都能干”的岗位。

所以,就算你不想跑船,也不想考公、考研,去其他行业也比留下来当销售和船舶代理要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