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水库 > 三架山水库自驾游攻略?
三架山水库自驾游攻略?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2-26 06:40 点击:121 编辑:admin

一、三架山水库自驾游攻略?

丹江口水库是一个整体的景区,只能从坝下进入,门口有岗哨,有售票口,只需要买一次票就可以进入坝的腹部,现在大坝加高还没完工,坝顶应该不让上,从西安走应该是在土关垭下高速.丹江口的特产就是柑桔,翘嘴白鱼。还有武当山也可以顺便一游,开车1小时左右就到了。祝你玩的开心。

二、丹江口水库风景区的介绍

丹江口水库曾经一度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兴建于60年代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伏牛山和秦岭余脉交接处,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横贯鄂豫两省。

三、竹溪自驾到丹江口水库风景区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283.8公里

起点:竹溪县

1.十堰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30米,左转进入北大街

2) 沿北大街行驶70米,直行进入北大街

3) 沿北大街行驶750米,右后方转弯

4) 行驶5.0公里,直行

5) 行驶160米,在第2个出口,左前方转弯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890米,直行进入麻安高速

3.沿麻安高速行驶101.2公里,朝保康/麻城/G59/G4213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呼北高速

4.沿呼北高速行驶46.4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老石高速

5.沿老石高速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大坪山隧道

6.沿大坪山隧道行驶8.3公里,直行进入老石高速

7.沿老石高速行驶540米,直行进入油坊坪隧道

8.沿油坊坪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老石高速

9.沿老石高速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分水岭隧道

10.沿分水岭隧道行驶770米,直行进入老石高速

11.沿老石高速行驶36.6公里,朝武汉/西安/G70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77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13.沿福银高速行驶11.7公里,在谷城/石花/S303/G316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福兰线

15.沿福兰线行驶6.6公里,直行进入双阳街

16.沿双阳街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福兰线

17.沿福兰线行驶7.0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汉江大道

18.沿汉江大道行驶1.3公里,左转进入北京路

19.沿北京路行驶3.3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S302

20.沿S302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X039

21.沿X039行驶28.2公里,右前方转弯

22.行驶3.9公里,左前方转弯

23.南阳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240米,左前方转弯

2) 行驶1.3公里,左转

3) 行驶2.4公里,右转

4) 行驶590米,左转

5) 行驶2.0公里,左后方转弯

6) 行驶1.6公里,右前方转弯

7) 行驶480米,左后方转弯

8) 行驶3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丹江口水库

四、丹江口大坝的历史沿革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出京巡视,他选择了被中华民族视为 “母亲河”的黄河。

在河南郑州黄河边的邙山,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汇报了黄河的治理情况,并提出了一个从长江引水补充黄河的构想。毛泽东主席望着滔滔黄河,略作沉思,忽然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从武汉军用码头登上 “长江”号军舰,顺江去南京。军舰离开码头时,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奉命登舰。在着重探讨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构想后,毛泽东旧事重提: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给北方?这个问题你研究过没有?”那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精力放在根治长江水患和三峡工程论证上,对毛泽东忽然提出的这个问题,林一山没有丝毫准备,只能坦陈 “没有”。

而毛泽东显然已经考虑了很久。他站在一幅地图前,手拿红铅笔,笔尖稍稍悬空指点着祖国江山,逐个提出他设想的引水地点。直到铅笔指向了汉江,林一山答道:“汉江有可能。汉江上游和渭河、黄河平行向东流,中间只有秦岭、伏牛山之隔,它自西而东,越到下游水量越大,而引水工程量反而越小。这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兴建引水工程,让汉江水通过黄河引向华北。”

听林一山这么一说,毛泽东心情为之一振。他用铅笔沿着汉江的曲线画了许多杠杠。当他的铅笔指向丹江汇入汉江的丹江口时,他突然画了一个圆圈,问: “这地方行不行?”林一山脱口而出: “这里的可能性最大,也可能是最好的引水线路。”

毛泽东的笔端停留在丹江口,可以说正合林一山心意。此前,长江水利委员会从汉江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已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并基本确认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是开发汉江的最佳工程方案。只是由于规划尚未完成,还没有向中央汇报。

得到林一山肯定的回答,毛泽东高兴地说: “你回去以后立即派人勘查,一有资料即刻给我写信。”

军舰快到南京时,毛泽东又一次对林一山说: “三峡问题暂时不考虑开工,我只是先摸个底,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1954年长江发生洪灾,毛泽东乘专列沿京广线视察。途经武汉时,他听取了林一山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林一山对毛泽东说: “三峡工程我们自己干并不太难,但需要放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因为这个工程的规模算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大工程了。我们有了这个经验,就可以把技术水平提高到能够胜任三峡工程的设计了。”毛泽东表示赞赏。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196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大坝稳如磐石。

几十年过去了,丹江口大坝雄跨汉江,锁住苍龙,累计创造的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达500多亿元,超过工程造价的50多倍。在三峡工程之前,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流域控制作用最好、综合效益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水利枢纽。

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丹江口大坝加高至176.6米,总库容将增至339.1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为北方送水130亿立方米以上。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出京巡视,他选择了被中华民族视为 “母亲河”的黄河。

在河南郑州黄河边的邙山,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汇报了黄河的治理情况,并提出了一个从长江引水补充黄河的构想。毛泽东主席望着滔滔黄河,略作沉思,忽然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从武汉军用码头登上 “长江”号军舰,顺江去南京。军舰离开码头时,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奉命登舰。在着重探讨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构想后,毛泽东旧事重提: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给北方?这个问题你研究过没有?”那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精力放在根治长江水患和三峡工程论证上,对毛泽东忽然提出的这个问题,林一山没有丝毫准备,只能坦陈 “没有”。

而毛泽东显然已经考虑了很久。他站在一幅地图前,手拿红铅笔,笔尖稍稍悬空指点着祖国江山,逐个提出他设想的引水地点。直到铅笔指向了汉江,林一山答道:“汉江有可能。汉江上游和渭河、黄河平行向东流,中间只有秦岭、伏牛山之隔,它自西而东,越到下游水量越大,而引水工程量反而越小。这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兴建引水工程,让汉江水通过黄河引向华北。”

听林一山这么一说,毛泽东心情为之一振。他用铅笔沿着汉江的曲线画了许多杠杠。当他的铅笔指向丹江汇入汉江的丹江口时,他突然画了一个圆圈,问: “这地方行不行?”林一山脱口而出: “这里的可能性最大,也可能是最好的引水线路。”

毛泽东的笔端停留在丹江口,可以说正合林一山心意。此前,长江水利委员会从汉江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已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并基本确认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是开发汉江的最佳工程方案。只是由于规划尚未完成,还没有向中央汇报。

得到林一山肯定的回答,毛泽东高兴地说: “你回去以后立即派人勘查,一有资料即刻给我写信。”

军舰快到南京时,毛泽东又一次对林一山说: “三峡问题暂时不考虑开工,我只是先摸个底,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1954年长江发生洪灾,毛泽东乘专列沿京广线视察。途经武汉时,他听取了林一山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林一山对毛泽东说: “三峡工程我们自己干并不太难,但需要放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因为这个工程的规模算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大工程了。我们有了这个经验,就可以把技术水平提高到能够胜任三峡工程的设计了。”毛泽东表示赞赏。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196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大坝稳如磐石。

几十年过去了,丹江口大坝雄跨汉江,锁住苍龙,累计创造的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达500多亿元,超过工程造价的50多倍。在三峡工程之前,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流域控制作用最好、综合效益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水利枢纽。

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丹江口大坝加高至176.6米,总库容将增至339.1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为北方送水130亿立方米以上。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出京巡视,他选择了被中华民族视为 “母亲河”的黄河。

在河南郑州黄河边的邙山,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汇报了黄河的治理情况,并提出了一个从长江引水补充黄河的构想。毛泽东主席望着滔滔黄河,略作沉思,忽然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从武汉军用码头登上 “长江”号军舰,顺江去南京。军舰离开码头时,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奉命登舰。在着重探讨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构想后,毛泽东旧事重提: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给北方?这个问题你研究过没有?”那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精力放在根治长江水患和三峡工程论证上,对毛泽东忽然提出的这个问题,林一山没有丝毫准备,只能坦陈 “没有”。

而毛泽东显然已经考虑了很久。他站在一幅地图前,手拿红铅笔,笔尖稍稍悬空指点着祖国江山,逐个提出他设想的引水地点。直到铅笔指向了汉江,林一山答道:“汉江有可能。汉江上游和渭河、黄河平行向东流,中间只有秦岭、伏牛山之隔,它自西而东,越到下游水量越大,而引水工程量反而越小。这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兴建引水工程,让汉江水通过黄河引向华北。”

听林一山这么一说,毛泽东心情为之一振。他用铅笔沿着汉江的曲线画了许多杠杠。当他的铅笔指向丹江汇入汉江的丹江口时,他突然画了一个圆圈,问: “这地方行不行?”林一山脱口而出: “这里的可能性最大,也可能是最好的引水线路。”

毛泽东的笔端停留在丹江口,可以说正合林一山心意。此前,长江水利委员会从汉江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已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并基本确认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是开发汉江的最佳工程方案。只是由于规划尚未完成,还没有向中央汇报。

得到林一山肯定的回答,毛泽东高兴地说: “你回去以后立即派人勘查,一有资料即刻给我写信。”

军舰快到南京时,毛泽东又一次对林一山说: “三峡问题暂时不考虑开工,我只是先摸个底,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1954年长江发生洪灾,毛泽东乘专列沿京广线视察。途经武汉时,他听取了林一山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林一山对毛泽东说: “三峡工程我们自己干并不太难,但需要放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因为这个工程的规模算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大工程了。我们有了这个经验,就可以把技术水平提高到能够胜任三峡工程的设计了。”毛泽东表示赞赏。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196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大坝稳如磐石。

几十年过去了,丹江口大坝雄跨汉江,锁住苍龙,累计创造的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达500多亿元,超过工程造价的50多倍。在三峡工程之前,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流域控制作用最好、综合效益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水利枢纽。

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丹江口大坝加高至176.6米,总库容将增至339.1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为北方送水130亿立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