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好玩的景点青岩古镇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 黔灵山公园 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黔灵山公园是一座综合性的游览公园,建于1957年,位于贵阳市西北角。公园幽静的山谷里建有动物园,清泉怪石,随处可见,有成群的灵猴和鸟类在此栖息,山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迹。黔灵公园不仅是国内著名风景区,而且地质构造复杂,植物种类繁多。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中心城区的北部,距离贵阳市中心仅12公里,是贵州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平均海拔1140M,年平均气温14.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宜人,面积有4.6平方千米。 甲秀楼 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 花溪公园 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 花溪公园雏形始于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位于贵州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占地800余亩,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花溪公园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 天河潭 被谷牧誉为“黔中一绝” 天河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历史名人隐士文化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4公里,距花溪13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景区具有河谷曲拐,沟壑险峻的地貌特征,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桥、峡谷、隐士为一体。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贵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是在已建成的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基础上,整合阿哈水库湿地申报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总面积1218公顷,湿地面积473公顷,有河流、沼泽、人工湿地三大湿地类型。 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1][2]。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全国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3]、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位于贵州省中部,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黔西、金沙2县和遵义市播州区。 贵阳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1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相对湿度77%,2018年森林覆盖率为52.0%,有森林公园11个。截至2017年,贵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8年,常住人口488.19万人。 2019年1月,贵阳入选“2018年WFBA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榜单 遵义县有多少个镇?1949年11月25日,遵义县人民政府成立,城外四郊划为8个行政区,下辖44个乡镇公所。1950年6月,将原来的8个区改划为16个区,9月,再改为20个区,1951年,又增设3个区共23个区47个乡镇。1952年,恢复遵义市建置,十六区和二十区划归遵义市管辖,遵义县辖21个区,1956年调整为18个区和1个区级镇。1958年,设县辖14个基层人民公社,146个管理区和10个大队(乡级),377个生产大队。 .... 1984年,县辖行政区划改为区、乡、村、村民组四级,全县设17个区,1个区级镇,123个乡,16个乡级镇,729个村民委员会,27个居民委员会,8545个村民小组。1992年9月,撤销17个区和1个区级镇,建立了36个镇2个民族乡,镇乡下辖办事处、村(居)、村(居)民组三级。1998年,遵义县新卜镇、深溪镇、金鼎镇划入红花岗区,2004年,高坪镇、团泽镇、泗渡镇、板桥镇划入汇川区,遵义县为29个镇2个民族乡。2004年,遵义县同时撤销了全县各镇乡派出机构办事处,将600余个村居合并为287个村(居、社区) 。 遵义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湘江畔。总面积4491平方千米。人口122万人(2007年)。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仡佬族。 县人民政府驻南白镇,邮编:563100。代码:520321。区号:0852。拼音:Zunyi Xian。 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东接湄潭、瓮安县,南邻息烽、开阳县,西连仁怀、金沙县,北界桐梓县、绥阳县、红花岗区、汇川区。位于东经106°17′22″至107°25′25″,北纬27°13′15″至28°03′03″之间。全县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宽89.3公里,土地总面积4092.66平方公里。县内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遵南大道、海尔大道将县城与市区相连,川黔铁路、210国道、326国道和贵遵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北,拥有公路里程2524公里,航运136公里。 经济:2008年,GDP为106亿元。财政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8元。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遵义县辖29个镇、2个民族乡。 镇: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苟江镇、三合镇、乌江镇、虾子镇、三渡镇、新舟镇、永乐镇、龙坪镇、喇叭镇、团溪镇、铁厂镇、西坪镇、尚稽镇、茅栗镇、新民镇、鸭溪镇、石板镇、乐山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沙湾镇、松林镇、毛石镇、山盆镇、芝麻镇 乡:平正仡佬族乡、洪关苗族乡 [编辑本段]地理 从县城起,经各干线公路,东至三渡镇与湄潭县分界,西至泮水镇与金沙县接壤,南至乌江镇与息烽县毗邻,又至尚嵇镇楠木渡与开阳县隔河相望,北至山盆镇与桐梓县分界。县城南白镇(已纳入市区规划管理)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区相距18公里,南至省会贵阳市区130公里,北距重庆市区340公里。遵义县地貌以娄山山脉和南北向娄山支脉为骨架,与沟谷盆地等自然组合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西北高而东南低,最低点位于山盆镇落炉,海拔为489米,最高点位于山盆镇的仙人山,海拔为1849米。按形态划分,在娄山山脉东南面为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地貌,海拔一般800~1000米,娄山山脉西北面为低中山峡谷地貌,海拔一般900~1300米。 [编辑本段]资源 遵义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26种,主要有煤矿、硫铁矿、锰矿、镍钼矿、铝土矿、硅石等,并以其质优量大闻名省内外,且具开采价值。其中无烟煤保有储量6.19亿吨,远景储量15亿吨左右;铝土矿探明储量8251万吨以上;硫铁矿储量8948万吨。遵义县是贵州省建设中的煤、电能源基地和铝工业基地。 二七年十二月五日,遵义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