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水库 > 大房郢水库的兴建历史
大房郢水库的兴建历史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6-11 07:44 点击:246 编辑:admin

在解放之初,为了杜绝旱涝灾害,合肥的水库建设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合肥的水库始建于1952年,曾掀起了两次建库高潮,在这一期间全合肥修建了水库215座,其中大型的董铺水库,是在1952年、1954年南淝河大洪水导致合肥城乡遭受严重水灾后,为治理南淝河减轻洪水威胁而建成的。 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水利专家的理论指导下,关于合肥水利形成的规模意见是:在南淝河上游正源与四里河下游,兴建董铺和大房郢两座大型水库。

1958年,大房郢水库破土动工。但开工不久,因遇三年(1959~1961)自然灾害而停工,因工程被迁走的百姓又回归到这一片他们熟悉的土地。上世纪90年代,大房郢水库的重建又被提上日程。1997年工作人员做前期测量、拆迁安置工作时,五十年代遗留的土堆依然存在于眼前,是一条长长的土坝。

2009年,建成后的大房郢水库,开始正式向合肥市民供水,从此,合肥北部局部地区水量不足、水压不够的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 “上马”路漫漫。提起大房郢水库,专家感触颇深。董铺水库建设没两年,大房郢水库动工建设。1961年,当建到土坝30万立方土时,因国家经济调整而停建。

此后,一度时间,合肥市民似乎把她忘记了。

1984年6月12日,合肥市区24小时内降雨量高达207毫米。市内60家工厂被迫停产,4万间民宅受淹,2万人遭“水漫金山”。

灾后反思。人们再次想起了大房郢。

时任省委书记的黄璜在新华社的一份内参上批示:请合肥市提出方案,分年实施。

一晃到了1991年,那场大洪水先是淹三河,后是灌市区。从此,合肥市被列入国家31个重点防洪城市。这样,就更加坚定了合肥市复建大房郢的决心。

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大房郢工程指挥部筹备处。

四上总理办公会。合肥市有史以来,为一项工程而打的报告四上国务院总理办公会的,只有大房郢水库了。

国内外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对于建水库历来是十分看重的大事;尤其是在一个百万人的城市附近建一水库,那更是要慎之又慎。

1993年5月,国家计委根据省政府的报告,认为大房郢水库建设有必要,遂正式发函,要省政府将落实资金情况上报。

这一信息,着实让合肥人激动一回。但是合肥市受自身财力所限,一时尚未有好的资金筹集办法。

到了1999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正式批准《大房郢水库项目建议书》。

依程序,后续上报的《大房郢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12月8日二上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获准。

很快,《大房郢水库工程征用土地的报告》、《大房郢水库工程开工报告》先后通过国务院总理办公会批准。

全国少有之难。按说,建设一座蓄水1.77亿方的水库,技术上倒不太难。可大房郢水库表现出的独特性,令国内水利专家大吃一惊。

2009年建成后,这是国内迄今为止一座距离省会城市最近的新建大水库。由此带来的是从未有过的移民安置难。

这次大房郢水库建设涉及到3667户、15000人迁移。单拆除房屋就达35万平方米。

这是合肥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和房屋拆迁。

人们没想到的是,拆迁区群众是那样顾全大局。两天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车俊来到长丰县岗集镇金岗安置点,长丰县岗集镇罗岗村的农民阮怀芝,硬拉着车俊到她家新建的小别墅看看。结果一看,让当时在场的干部们大喜:这里已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城里人也为之羡慕。

岗集镇二十埠村的村民杨书英坦言:一开始,大伙儿对政府也有点不理解。后来市县乡干部进村住户把政策讲透,大家想通了,自然而然也就支持政府干事了。 水利线路显示,大别山佛子岭与响洪甸水库的水从淠河流过,在横排头被拦截并且形成面积巨大的丰源湖,湖水通过进水闸流入淠河总干渠,再流经滁河干渠,最后流入合肥的四里河(又名三岔河,发源于长丰县土山乡青岭村,南流至大杨镇照山村进入合肥庐阳区,最后注入南淝河)。就这样,大别山的水一路浇灌安徽千万亩土地,最终流入合肥人的“大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