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教,鸭绿江好钓鱼吗拜托了各位,谢谢?可以钩的,我在河口那钩过,太平湾水库里,空军,问了一下,说那的水是从水丰水库放出来的,太凉,去水丰吧,远不了多少,没钩过大的,没空过,没人收费,要到好钩点得坐船,不熟的100元,四五个人以内吧 二、台湾太平岛地图请参考以下图片 三、长白山脉旁边是什么河?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 长白山脉旁边是图们江,白河,长白山天池也在长白山脉的中段,还有二道白河,这些河流你一查地图就都了解了 长白山附近有鸭绿江,图们江、辽河等河流。 长白山脉旁边是辽河啊 四、鸭绿江的“绿”为什么念 LU?因为绿是多音字。鸭绿江的“绿”不是绿色的意思,而是专用于某些名词。 1、[ lù ] 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2、[ lǜ ] 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绿。浓绿。桃红柳绿。青山绿水。 扩展资料: 1、绿的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纟录 汉字部件分解: 纟彐水 2、绿的注解 (1) 通“”。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文]∶帝王受命的符。后作“”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 (汉语汉字) 原因是许多名词保留了古读音。 随着社会语音变化,形容颜色的“绿”字读为lǜ,但在专用名词中的“绿”仍读为lù。南方方言中,很多地方人即便是表示颜色的“绿”,至今也读作lù。 语音变化有一个普遍现象:凡名词特别是专用名词,读音变化相对较小。如:绿林、绿营(清代由汉人编成的用绿旗作标志的军队),都读lù。 扩展资料 古代地名有不少因生长一种草而得名。因这种草可提取黄绿色染料,故与表示颜色的“绿”字通。之所以二字相通,与古读音有关,绿、古读音都为lù,《说文解字注》:绿,从糸。声。例如,《诗经》的“竹猗猗”、“终朝采”,也写作“绿竹猗猗”、“终朝采绿”。 “绿”字详细注解 (1) 通“”。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文]∶帝王受命的符。后作“”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此时读l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汉语汉字) 原因是许多名词保留了古读音。 古代地名有不少因生长一种草而得名。因这种草可提取黄绿色染料,故与表示颜色的“绿”字通。之所以二字相通,与古读音有关,绿、古读音都为lù,《说文解字注》:绿,从糸。声。例如,《诗经》的“竹猗猗”、“终朝采”,也写作“绿竹猗猗”、“终朝采绿”。 后,随着社会语音变化,形容颜色的“绿”字读为lǜ,但在专用名词中的“绿”仍读为lù。南方方言中,很多地方人即便是表示颜色的“绿”,至今也读作lù。 语音变化有一个普遍现象:凡名词特别是专用名词,读音变化相对较小。 如:绿林、绿营(清代由汉人编成的用绿旗作标志的军队),都读lù。 扩展资料: 名称来源: 古称炙撼莆眦に瞥汲蒲悸探ㄋ逄剖逼炙笸蚱浣宄海赜谘悸探涿睦蠢饕餍凶帕街炙捣ǎ 一说源自于满族先民的语言(满语称为Yalu ula,意为“边界之江”)的说法。史书记载建州卫女真常年生活在婆猪江畔(鸭绿江支流)。 另有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唐朝杜佑《通典》);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 百度百科`鸭绿江 原因是许多名词保留了古读音。 古代地名有不少因生长一种草而得名。因这种草可提取黄绿色染料,故与表示颜色的“绿”字通。之所以二字相通,与古读音有关,绿、古读音都为lù,《说文解字注》:绿,从糸。声。例如,《诗经》的“竹猗猗”、“终朝采”,也写作“绿竹猗猗”、“终朝采绿”。 扩展资料: 1.鸭绿江: 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江中的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 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 2.名称来源: 古称炙撼莆眦に瞥汲蒲悸探ㄋ逄剖逼炙笸蚱浣宄海赜谘悸探涿睦蠢饕餍凶帕街炙捣ǎ 一说源自于满族先民的语言(满语称为Yalu ula,意为“边界之江”)的说法。史书记载建州卫女真常年生活在婆猪江畔(鸭绿江支流)。 另有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唐朝杜佑《通典》);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 3.水系构成: (1)源头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 (2)干流 鸭绿江干流沿中朝国界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吉林省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集安市、辽宁省的丹东市和朝鲜的新义州,在辽宁东港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 鸭绿江干流全长795千米,其中吉林省部分575千米,辽宁省部分220千米。年径流量为327.6亿立方米,其中7-9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36%,8月份最多,可达15%,2月份最少,仅占5.9%。 年输沙量为113万吨,以粉沙为主。其中7-9月输沙浓度为每立方米0.48kg-0.72kg,其他月份0.17kg-0.46kg。 (3)支流 鸭绿江主要支流在朝鲜境内有虚川江、长津江、慈城江、秃鲁江和忠满江等;中国境内有浑江、蒲石河和瑗河等。 (4)浑江 亦名混江,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和辽宁省东北部,属黄海入海河流鸭绿江支流。是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与本溪市桓仁县的交界河流。 浑江发源自吉林省白山市北部的哈尔雅范山,自恒仁县流经宽甸县青山沟、太平湾等4个乡,沿途汇集南岔河、正岔河、太阳岔河、里岔河、红土崖河、板石河、黑沟河、旱葱沟河等支流,最终在下露河浑江口处注入鸭绿江。浑江全长445公里,流域面积15044平方公里,是鸭绿江水系的最大支流。 (5)瑷河 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中部,是鸭绿江水系较大的支流之一。瑷河发源于宽甸双山子镇木垛子岭,流经宽甸县、凤城市和丹东市振安区,于九连城汇入鸭绿江。瑷河全长189公里,流域面积5902平方公里,径流量31.49亿立方米。 (6)蒲石河 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是鸭绿江水系较大的支流之一。蒲石河发源于辽宁省宽甸县北四方顶子,由北向南贯穿宽甸县全境,在太平湾水库下约5公里处汇入鸭绿江。蒲石河全长121.8公里,流域面积1212公里,年均径流量8亿立方米。 (7)秃鲁江 位于朝鲜北部,发源于狼林山西南的小白山,沿途汇集前川、南川等支流,自南向北注入鸭绿江。秃鲁江全长238.5公里,流域面积5207平方公里,是鸭绿江水系在朝鲜一侧的最大支流。 (8)虚川江 位于朝鲜北部,发源于赴战岭山脉,自南向北流经盖马高原中部,在惠山西南4公里处注入鸭绿江。虚川江全长210.7公里,流域面积4948平方公里,是鸭绿江水系在朝鲜境内较大的支流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鸭绿江 鸭绿江、绿林好汉的“绿”自古以来都是读Lu第四声,并非某些官方或者工具书解释的专有名词就读Lu,无从解释,凡事都有它的出处和原由。 其实古汉字的国语叫“雅言”,后来称“唐韵”,是中原统一王朝的官方语言,据记载,古汉语是“九音六调,一字一音”,流传至今的就是粤语(其中粤语中的客家话最为接近),并非某些北方人把粤语妒骂成“鸟语”,就因为莺声婉转娓娓动听。而北方语系(包括普通话)都属于“汉字胡音”,是中国古代的外语,是用胡人的语调念汉字,只有单调的四音。所以唐诗用粤语朗读都是押韵可唱的,朗朗上口,而改用普通话,都不怎么押韵。 正是中原雅言经历时代变迁成今天的普通话,绝大多数国人只识得读“绿Lv”,不知读“绿Lu”,其实古代绿本来、一直都是读“Lu”的。 在广东粤语和客家话或者江西福建台湾等客家语系地区中绿色就是读的“Lu”色,数字“六”,碌碌无为的“碌”、录音的“录”、福禄的“禄”都读“Lu”第四声,几千年来无论古中原人如何迁徙变迁融合,雅言国音始终尤在,一直未变。 另外日本汉字因传承自古汉字;日语发音,就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雅言特征(类似现在的粤语),譬如“一、二、三”,日语与粤语和客家语的发音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一个来自客家的中原古民穿越历史的解答 |
上一篇:十三陵德胜口水库怎么坐公交 | 下一篇:水库是露天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