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通讯导航 > 船舶掉头靠港(靠码头卸船)
船舶掉头靠港(靠码头卸船)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18 01:55 点击:99 编辑:admin

1. 靠码头卸船

鼠浪湖港位于舟山市鼠浪湖岛,是宁波舟山港进出口货物的重要中转平台,同时也是浙江省发展“港航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鼠浪湖港口规模设计为年吞吐量7500万吨散货中转码头,其中40万吨级卸船码头2座,是全国拥有可接靠40万吨矿船泊位最多的码头,15万吨级装船码头1座,5万吨级装船码头2座,船舶充电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港口岸电潜力。

2. 水泥卸船码头

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2.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是华南地区优良的天然港湾。货物以集装箱为主,兼营化肥、粮食、饲料、糖、钢材、水泥、木材、砂石、石油、煤炭、矿石等。

3.宁波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集装箱、矿石、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舟山港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舟山市,背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江浙和长江流域诸省的海上门户。港口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可建码头岸线有1538公里 ,其中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183.2公里;水深大于2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为 82.8公里。

4. 青岛港是国家特大型港口,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港口拥有码头15座,泊位 73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5.广州港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港区分为虎门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港区和广州内港港区。广州港国际海运通达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并与国内100多个港口通航,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主要从事石油、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矿石、集装箱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和仓储、货物保税业务以及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办中转、代理客运;国内外船舶进出港引航、水路货物和旅客运输、物流服务等。

6.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位于海河下游及其入海口处,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其中公共泊位76个,岸线总长14.5公里,万吨级以上泊位55个。

7.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0余平方公里,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多个。

8.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为我国东南海疆之要津,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

3. 码头装卸船流程

特殊超大件货物在用传统的散杂货船运输时,通常采用吊装装卸货物的方法。由于这种传统的作业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合这些现代超大件货物的特点,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货损,降低了运输的效率,损伤了客户的利益。

采用传统吊装装卸方法的操作流程为:将货物从码头吊起,水平移动,越过船舷,对准舱口放下,在舱内选定位置固定。

操作中容易发生货损的地方:一是由于货物被吊起过高,并发生移动,易产生较大震动,产生货损。二是在货物吊起,水平移动过程中,由于货物超长,易重心不稳,发生货物翻斗。三是货物在进入船舱及舱内定位时,由于货物超长及摆动等不可控因素,货物易与舱口、舱壁发生碰撞、磨擦,导致货损。四是由于货物超重,吊起时间长,采用钢丝绳作为吊捆工具时,易损坏货物包装,造成货损。

如何才能降低货损,提高运输效率呢?下面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为—采用滚装船滚装装卸。

采用滚装船滚装卸方法的操作流程:

在码头上将货物吊起,高度不超过1米(防止了货物受到较大震动和由于对超重货物吊装时间过长产生的货损),在货物底下放入带有轮子的底盘,将货物固定在底盘上(防止了货物重心不稳,发生翻斗),由拖头拖动底盘通过尾跳将货物运进船舱内,并固定(防止了进舱时货物与船舱的碰撞、磨擦)。由于滚装船具有“通舱”的特性,解决了货物超长,不好摆放的难题;滚装船的设计允许根据货物的高度调节舱内若干舱板的高度,解决了货物超高难题;而且滚装船尾跳承重可达40MT,船尾舱口宽达12米,解决了超宽、超重大件货物进舱的难题。

4. 码头卸船的机器叫什么

港口装卸机械包括前场和后场两大类。前场主要负责把货物从岸边装到船上或者从船上卸到岸边。主要设备有门座式起重机,岸桥式起重机,斗轮式连续装卸桥和集装箱装卸桥。

后场主要是将集港车辆上的货物卸下来放到指定的垛位或者库房内。或者为疏港车辆装上货物。主要设备有:叉车、龙门吊、轮胎吊、码垛机、栈桥以及天车,装载机、挖掘机等。

5. 在码头卸货

当然是先卸下小船的,这样就可以减少一条船的等候时间。就是先卸货乙此时甲和丙共停留 6x2=12再卸船丙 单独甲等候了7总共用于等候的时间是19

6. 集装箱码头卸船作业

集装箱载卸货物注意事项3.

1 在任何情况下,箱内所装货物重量不能超过集装箱的最大装载量(载重=总重-自重),总重、载重和自重均标在集装箱的箱门上。3.

2 箱内货物的重量分布要均衡,不能使负荷在局部过轻或过重,严格禁止负荷重心偏在一端的情况,防止箱底变形及脱箱。 3.2 货物在箱内的码放要整齐,尽量不留空隙,防止货物在箱内移动,以免货物在运输中相互碰撞导致包装损坏。如需充气袋、木料支撑及垫料分离时,要确保其清洁、干燥、无污染。3.

3 装卸时,对货物不能采用抛扔、坠落、翻倒、拖曳等方法,既要避免货物间的冲击和磨擦,也要避免货物对集装箱地板和侧板等部位受损。3.

4 装箱完毕后,关闭箱门,根据运输要求是否加封海关铅封。 3.

5 装卸过程中,货物、托盘和装卸车辆等应尽可能避免擦碰到箱的各个部位,包括箱门框、侧板、箱门、顶板等,避免集装箱零件和内外油漆的损伤。3.

6 要避免产生集中载荷,如装载机械设备等重货时,箱底应铺上木板等衬垫材料,尽量分散其负荷。标准集装箱底面平均单位面积的安全负荷大致如下: 20英尺集装箱为1330x9.8N/㎡, 40英尺集装箱为980x9.8N/㎡。 3.

7 拼箱货在混装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轻货要放在重货上面; 2)包装强度弱的货物要放在包装强度强的货物上面; 3)不同形状、不同包装的货物尽可能不装在一起; 4)液体货和清洁货要尽量在其他货物下面; 5) 从包装中会渗漏出灰尘、液体、潮气、臭气等的货物,最好不要与其他货混装在一起。如不得不混装时,就要用帆布、塑料薄膜或其他衬垫材料隔开; 6)带有尖角或突出部件的货物,要把尖角或突出部件保护起来,不使它损坏其他货物。3.

8 危险货物装箱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货物装箱前应调查清楚该类危险货物的特性、防灾措施和发生危险后的处理方法,作业场所要选在避免日光照射、隔离热源和火源、通风良好的地点; 2)作业场所要有足够的面积和必要的设备,以便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处置; 3)作业时要按有关规则的规定执行。作业人员操作时应穿防护工作衣,带防护面具和橡皮手套; 4)装载爆炸品、氧化性物质的危险货物时,装货前箱内要仔细清扫,防止箱内因残存灰尘、垃圾等杂物而产生着火、爆炸的危险; 5)要检查危险货物的容器、包装、标志是否完整,与运输文件上所载明的内容是否一致。禁止包装有损伤、容器有泄漏的危险货物装入箱内; 6)使用固定危险货物的材料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安全系数和防火要求; 7)危险货物的任何部位都不允许突出于集装箱外,装货后箱门须能正常关闭; 8)有些用纸袋、纤维板和纤维桶包装的危险货物,遇水后会引起化反应而发生自燃、发热或产生有毒气体,故应严格进行防水检查; 9)危险货物的混载问题各国有不同的规定,请根据各国的具体规定操作;10)危险货物与其他货物混载时,应尽量把危险货物装在箱门附近; 11)严禁危险货物与仪器类货物混载; 12)在装载时不能采用抛扔、坠落、翻倒、拖曳等方法,避免货物间的冲击和磨擦而导致危险。

7. 码头晚上卸船吗

平时老板对这位装卸工照顾很多,为了感谢老板,没收工钱。有的是包月付工资的,不管是白天或晚上,装卸工作由工人承包,这也没须当场付工资。:

也有的是老板是自己亲戚,安排他在那里管理。因晚上周围没有装卸工人,只好临时叫他装卸的,这也没须要付工资。

8. 码头卸船机司机

拿多少钱是看你干多少活决定你的收入的,这个是多劳多得,而且有可能晚上夜班的,因为受自然环境影响,有可能需要夜晚达到就需要卸货的,差的三五千,多的七八千也不算多,

9. 码头船边装卸工人

供船舶停靠和装卸货物的紧靠码头叼水域应称做,港池内或是称为码头壁边。这个地方应该是为船舶靠泊装卸货用的,港池内再无他用,比仿说过去一进大连大港3号浮就属于大港靠船的港池了,里面有近5O个可供大小型船舶进行做业,港池内有深水区可靠8万吨满载船,浅处水域也能靠三千吨以上的船

10. 船到码头卸货流程

集装箱装船步骤:;将船靠在码头;用码头边上的集装箱桥吊将集装箱吊装到船上。;办理有关货运单证的编签;编制并签验集装箱运用运载工具的出入及流转的有关单证;办理集装箱及运载工具、装卸工具的情况检查、维修,以及空箱的清扫、熏蒸等工作;空箱的收发、存贮和保管;安排空箱和重箱在堆场的堆码,及编制场地分配计划;其他有关业务工作。;集装箱简介:;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因此集装箱是一种伟大的发明。; 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

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11. 码头卸油船流程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