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消防救生 > 船用装备有限公司(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船用装备有限公司(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1-13 09:20    点击:89   编辑:admin

1. 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由于中船集团公司主营中国长江以南,所以俗称“南船”。2017年12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4月12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华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围绕医疗养老产业、地产改造产业、产城融合领域、浮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节能环保产业、医疗装备应用产业及邮轮业务等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战略合作

2. 重庆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你是问的造船企业吗?大点的造船企业有:

1、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川东造船厂)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长江中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造船企业。

2、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重庆东风造船厂)轮船公司主要有:重庆长江轮船公司(隶属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所属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

3. 西安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 华雷机械电子集团 西安东风仪表厂 705研究所 陕西柴油机厂 等

4. 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433厂全名是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广州造船厂,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潜船生产商,注册地址是广州南沙龙穴岛。旗下全有文冲船厂。和同城市的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不是同一家企业。

5. 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25日,经报国务院批准,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26日,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

2020年4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6. 船舶工业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国企。成立于1999年7月1日。

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

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长江科技有限公司于1981年10月0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石安涛,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研发、生产、销售涂装(喷涂)设备、润滑设备、锯切设备、电控陀螺罗经、光纤罗经、光纤陀螺、挠性陀螺、寻北仪、抛丸机、除尘器、调温式防护面具;涂装工程、涂装生产线、成套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销售钢结构制品、金属材料制品;来料加工等业务。

7. 中船上海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都有包含。公司产品线可以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的造船业务,多年来造船总量、造机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因而,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船舶制造绝对权威。

简单将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和各位小伙伴们说了之后,我们来观察一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公近年来,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在竞争方面,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领域展现出极大地优势,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声誉,而且竞争力方面也是不弱的。在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进一步拓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已经将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覆盖了,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推动船海产业做强做优。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主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市场的需求,在巩固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上,对小型船市场提高关注度,将抢夺订单当作是企业最急迫的任务。因此,中国船舶贴近市场,开发改进主流船型,加快实施豪华邮轮项目,打破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除这些以外,其旗下还有自己研发的船只项目,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进军大型邮轮建造市场。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减缓后,,经济开始复苏、复工和复产,并在其带动下,大宗商品走牛,旺盛的需求带动了船舶运输的发展。中国船舶作为我国民船龙头企业,将逐步带领我国民船回暖,并促进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不难预想中国船舶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将最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拥有的红利。总体来讲,中国船舶作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老大,有机会在行业改革换代之际,乘改革春风,让企业跨越式发展。

8. 哈尔滨北方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北方工业产品:哈尔滨沈阳的机床,长春一汽的汽车,大连的船舶,瓦房店的轴承,石家庄的制药,济南浪潮的服务器,中国重汽的重卡,潍柴动力的发动机,青岛海尔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等,青岛海信的电视冰箱空调,南山集团的铝型材,洛阳一拖的拖拉机,烟台斗山的挖掘机等数不胜数。

9. 北方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葫芦岛市只有一所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它是北方唯一一所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 国有公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国家骨干高等职业学院。

10. 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序号 企业集团名称 销售或营业收入 主营业性质   1 东风汽车公司 16,795,159 制造业   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8,252,992 制造业   3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2,555,275 服务业   4 武汉铁路局 2,516,106 服务业   5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 2,453,731 服务业 (以前未参与排名)  6 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1,921,425 制造业   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1,650,918 制造业 (较上年下降2位)  8 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 1,369,897 服务业   9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1,270,770 服务业 (下降2位)  10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1,142,343 服务业   11 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38,000 服务业   1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1,127,483 服务业   13 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839,831 制造业   14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705,614 服务业   15 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88,000 服务业   16 三环集团公司 673,056 制造业   17 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29,713 服务业 (下降6位,上年度是83亿元)  18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 504,622 制造业   19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459,626 服务业   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384,439 制造业   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375,937 服务业   22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370,895 制造业   23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366,143 制造业   24 武汉工贸有限公司 359,830 服务业   2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54,427 制造业   26 武昌造船厂 334,748 制造业 (下降7位)  27 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23,712 制造业   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316,598 服务业   2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业公司 304,097 制造业   30 百威(武汉)国际啤酒公司 300,000 制造业   31 新元粮油(武汉)有限公司 284,097 服务业 (上升28位)  32 湖北银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76,094 服务业   33 武汉市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73,622 服务业 (下降5位)  34 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269,197 服务业 (下降9位)  35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267,720 服务业   36 武汉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259,788 服务业 (上升40位,上年度为7亿元)  37 百步亭集团 256,757 服务业   38 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53,200 服务业   39 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51,008 服务业   4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4,709 制造业   41 中国长航集团船舶重工总公司青山船厂 231,220 制造业   42 武汉新七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195,215 服务业   43 武汉福星惠誉房地产有限公司 189,234 服务业 (上升11位)  44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84,161 服务业   45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75,693 制造业   46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73,754 服务业   47 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8,081 服务业   48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65,632 制造业   49 武汉唯冠科技有限公司 159,091 制造业 (下降13位)  50 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157,625 制造业   51 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4,880 服务业 (上升23位)  5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151,684 服务业 (以前未参与排名)  53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151,004 制造业   54 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 148,334 制造业 (上升50位)  55 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135,495 服务业   56 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133,793 服务业   57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124,445 制造业   5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123,861 服务业   59 中国联通公司武汉分公司 122,641 服务业   60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20,309 制造业   61 武汉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20,000 制造业   62 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14,656 制造业   63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114,456 制造业   64 武汉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 113,921 服务业   65 武汉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105,232 服务业   66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3,612 制造业 (下降18位)  67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3,207 制造业   68 联想(武汉)有限公司 102,650 制造业   69 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 100,797 制造业   70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00,316 制造业   71 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 99,900 制造业   72 中国南车集团武汉江岸车辆厂 95,306 制造业   73 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0,477 服务业   74 武汉友德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87,437 制造业   75 武汉红人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6,266 制造业   76 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2,500 制造业   77 武汉爱帝集团有限公司 80,482 制造业   78 武汉铁机集团有限公司 78,050 服务业   79 名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75,874 制造业   80 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 75,757 制造业   81 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75,036 制造业   82 湖北公路客运(集团)有限公司 74,057 服务业   83 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73,271 服务业   84 武汉亚东水泥有限公司 72,781 制造业   85 湖北楚天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72,589 服务业   86 武汉三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474 服务业   87 武汉宝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1,913 服务业   88 武汉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71,573 制造业   89 武汉一棉集团有限公司 71,254 制造业   9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71,117 制造业   91 大枫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1,095 制造业   92 金地集团武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0,635 服务业   93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69,373 制造业   94 佛吉亚全兴(武汉)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66,281 制造业   95 武汉佛吉亚通达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65,856 制造业   96 湖北余家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000 服务业   97 武汉市邮政局 64,570 服务业   98 武汉红金龙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62,371 制造业   99 中铁武桥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62,010 制造业   100 武汉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60,780 制造业 09年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