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
主要专业课程有: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应用光学、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光电技术、光电子学、光纤通信实验、应用光学实验、光信息处理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和传感器实验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通信、广电、信息光电子、光电控制等信息产业和研究单位、高新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光通信网的研究、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光学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其他专业的相应工作。
2.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院长
1971年6月,
打浦路老隧道建成通车。是上海的第一条越江隧道,也是中国的第一条越江隧道。
1971年6月,打浦路老隧道建成通车。为了解决浦东、浦西的交通问题,1960年代末,上海开始建造越江隧道。1971年6月,打浦路老隧道建成通车。它不仅是上海的第一条越江隧道,也是中国的第一条越江隧道。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这一地区重新开始成为热点,2008年12月26日,打浦路隧道的复线工程开始掘进,新隧道设计为两车道,与原来的老隧道共同构成双向四车道,重新修缮后的打浦路隧道如今继续在为上海“服役”。
3.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首先从大吾家出来,大吾在绿岭市有家,并且可以获得秘传机潜水,之后到达水边使用秘传机技能冲浪,但是需要把秘传机技能潜水给一只精灵学习,然后到达深水区,也就是颜色不一样的海域,使用秘传机技能潜水,之后就会到达深水区,深水区可以看到潜水艇,也就是水舰队从凯那市船长那边抢走的探险者一号,在一个洞里上浮后就可以到达海底洞窟,这边就是神兽盖欧卡所在的场景。
4.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所
你说的是海洋地质的话,还是要看你跟的导师情况,还有你博士毕业那年就业的形势。
海大海洋地质小硕毕业,近年毕业的很多博士师兄,有找到很好的机会的,海洋局一所、三所、海洋地质所,这都算好工作了吧?每年都有去的,当然,也不是每一个毕业的博士都能去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不能就靠个文凭就能到好单位工作吧?!如果你还没有入学,既然已经读了博士,还是建议把博士该做的学术和课题做好,自然会有好机会。前一个回答的哥们太消极,还是有很多靠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导师推荐进入这些单位的。祝一切顺利~
5. 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
701研究所,也称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是我国舰船科技、海洋工程重点骨干研究所,唯一同时承担水面、水下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任务的核心科研单位,其性质属国家事业单位,是国家863、973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
6. 上海交大水下工程研究所
央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水雷战装备总体研制单位,是集顶层研究、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建造、服务保障“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成立时间
1958年
湖北省宜昌市
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致力于水下攻防、电子对抗装备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体系研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军民融合技术相互转化,形成了九大军品专业和四大科技产业方向。
七一〇所立足宜昌,布局北京、上海、青岛、三亚等地,逐步建成“水下无人攻防联合实验室(该括号内做字幕:三个中心、四个总体实验室、五个特种实验室、三个外场试验基地)和两个产业平台”,专业化、体系化、信息化的科研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7.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属于传统工科专业,就业待遇普通,因此分数不高。有进交大船舶的分数可以将学校降低一些到普通985选一个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更香。
8. 上海交通大学水下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726研究所,即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六研究所,是国防军工重点科研事业单位。
七二六所致力于水下信息技术体系研究,主要从事水声探测与对抗、舰船消防等专业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生产,水下工程及救援装备、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等产业领域研发及技术服务。
七二六所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5200号,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消防试验研究中心和湖上试验中心。人才体系完备,拥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国防511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高级人才,设有水声硕士、博士生培养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七二六所多年来完成多种型号装备研制生产任务,为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获“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七二六所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防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传承军工严谨求实和海纳百川的精神,秉承“创新超越、人才至上、团结合作、拼搏进取、诚信尽责、高质发展”核心价值观,围绕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9.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官网
2005年9月15日开工,三年多来全面攻克了国内外隧道专家高度关注的陆域浅埋全强风化层、海域浅滩富水砂层和海底F3、F2风化深槽三大技术难关,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的先进技术,跻身世界隧道建设先进国家行列.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囊括了国内隧道钻爆法施工的所有施工工艺,从CRD法施工、双侧壁法施工到台阶法施工、进入海域的中导洞法施工,还有在砂层中的大直径通风竖井施工等.在这样高难度、高风险的隧道施工挑战面前,中铁一局曾经创造了用CRD工法连续施工长度达897米,CRD工法施工Ⅱ部月进尺72.5米,单口全断面月掘进178米等多项海底隧道施工新纪录.
CRD工法被誉为通过不良地质隧道钻爆法施工的高端技术,把一座大隧道划分为四座小隧道来施工,工艺极其复杂,不利于机械化施工,且工效低.中铁一局海底隧道项目部对CRD工法的断面大小、中隔墙拆除、沉降控制、通风、出碴、机具配置等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与提升,极大提高了CRD法施工的安全性与工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