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渔场 > 正文
谁知道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
产品图片
重要参数

产品简介

一、谁知道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

欧洲北海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由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海底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鱼类的饵料丰富,形成渔场。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极的寒流交汇形成的,冷暖水流在此交汇,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产鲱、鲭、鳕等鱼,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年平均捕获量3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捕获量的5%,鲱鱼和鲐鱼几乎占总捕捞量的一半,其他有鳕鱼、鳘鱼和比目鱼等。还盛产龙虾、牡蛎和贝类。

二、优质渔场的形成条件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世界上几大著名的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1、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

2、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成的;

3、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

4、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

渔场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1、渔场一般都位于沿海大陆架

因为海洋大陆架地区,深度没有那么深,阳光比较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烈。浮游生物较多,吸引大量鱼类聚集生存。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寒暖流交汇地区,同样饵料丰富,吸引大量鱼类聚集生存。

3、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地区温度较寒带地区高,温度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4、河流入海口处

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到达入海口附近,因而浮游生物繁盛。

简单回答,祝好!

河流入海口,寒暖流交汇处,寒流补偿流上升流带来营养物质。

三、地理中的寒流和暖流是什么

1、北海道渔场

2、纽芬兰渔场

3、北海渔场

4、秘鲁渔场

北海道渔场 世界第一大渔场――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而且因为捕鱼业的科技发达,国家的养殖渔业发达,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

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

纽芬兰渔场 位置及性质:位于加拿大境内,大西洋上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它同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秘鲁渔场齐名。

形成原因: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 扰动引起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类在此大量繁殖,从而形成。

主要海产:

鳕鱼

北海渔场 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又称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形成的。

主要海产

北海渔场,鳕鱼、鲱鱼、毛鳞鱼

形成原因

北海渔场处于北大西洋海流(暖流)与来自北极的海水(寒流)交汇处。

冷、暖海流交汇,产生涌升流。涌升流区海水不断从下层涌到表层,海水下层的腐解的有机质等营养物质也随之被带到表层。因此,这一海区水质肥沃,形成北海高产渔区。

渔场简介

北海渔场

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位于大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荷比低地之间。北海西以大不列颠岛和奥克尼群岛为界,北为设得兰群岛,东邻挪威和丹麦,南接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西南经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通大西洋。北部以开阔水域与大西洋连成一片,东经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厄勒海峡与波罗的海相通。海区南北长965.4千米,东西宽643.6千米,面积57.5万平方千米。位于西欧大陆架上,除靠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南端有一平行于岸线的宽约28~37千米,水深200~800米的海槽外,大部分海区水深不超过100米,南部浅于40米,英格兰北面外海有很多冰碛物构成的沙洲、浅滩,其中面积达650平方千米的多格浅滩水深仅15~30米,是世界著名的浅海之一。

地理位置

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是沿岸各国以及欧洲与其他各洲之间大宗货运的主要航道。在历史上,北海对沿岸各国之间以及与中东等地区之间的货物交流和人民交往,起了重要的作用,对西北欧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但因风暴频繁,雾浓浪大,水浅滩多,航行常易遇险。重要港口有伦敦、汉堡、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和哥本哈根等。

位居高纬度,常年盛行西风,又有北大西洋暖流调节,冬季不结冰,夏季气温不高。2月平均气温为0~5℃,8月平均气温为15~17℃。年降水量比较多,北部达1000毫米,南部为600~700毫米,季节分配均匀。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时北海又处于极锋南北徘徊位置,气旋活动频繁,尤其冬季(11月~次年3月)经常发生风暴,并可形成高达数米、甚至10米多的风浪,往往使海区南部的荷兰、丹麦、比利时和英国等沿岸地区遭受风暴潮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北海近表层海流是气旋型环流,底层则不很规则,在设得兰群岛附近流速较强,中部减弱,一般不超过35厘米/秒。北海潮流较大,在开阔海区潮流流速为1~1.5米/秒,多佛尔海峡为2.5米/秒,设得兰群岛附近有时达5米/秒。北海表层水温2月最低,8月最高。受海流特别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西北海区水温为7.5℃,而东南海区为2℃;夏季则相反,西北海区为13℃,东南海区为18℃。

北海,大西洋东部的一个海湾,西面部分地以英格兰、苏格兰为界,东面与挪威、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相邻,南部从法国海岸的沃尔德灯塔,越过多佛尔海峡到英国海岸的皮衣角的连线为界;北部从苏格兰的邓尼特角,经奥克尼和设得兰群岛,然后沿西经0°53′经线到北纬61°,再沿北纬61°纬线往东到挪威海岸的连线为界。北海南部经多佛尔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部,经苏格兰与挪威间的缺口,与大西洋及挪威海相接;东部,经挪威、瑞典、丹麦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与波罗的海相通。北海,长约965公里,北部宽为580公里。总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91米,容积为15.5万立方公里。该海区内几个岛屿共占面积为的73平方公里。

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

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等。秘鲁渔业资源之所以如此丰富,是与沿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湾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于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鱼(喜 20℃以下的冷水)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因而秘鲁沿海一带便成为大渔场,渔区宽约370千米。

秘鲁是世界最大的渔业生产和出口国之一。鱼体扁平,身长10厘米左右,呈蓝绿色,形似沙丁鱼,习称秘鲁沙丁鱼。每年夏秋之交群集于秘鲁海滨。鱼虽不能食用,但其骨骼是鱼粉工业的主要原料(平均每5.3吨鱼可制一吨鱼粉)。秘鲁所获鱼的90%以上用来制作鱼粉和鱼油。渔产品90%以上供出口,鱼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销往50多个国家。

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亚洲的北海道渔场,欧洲的北海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只有南美洲的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沿海盛行上升补偿流,将深海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而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秘鲁沿岸盛行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南信风。海水由岸边流向大洋深处,出发海区海水减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补充,也就是上升补偿流,将大量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表层,成为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不是的

寒流是从较冷海域流来的海水,会使它的流域环境变干燥

暖流和它相反是从较暖海域流来的海水,海水中营养物质丰富,会给它的流域带来湿润的气候

1、北海道渔场

2、纽芬兰渔场

3、北海渔场

4、秘鲁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