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地址1,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隶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舰船材料与工艺及应用性研究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涉及船体结构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特种材料、焊接工艺、自然环境试验等多个重点领域。目前,七二五所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站。 2,黎明化工研究院 黎明化工研究院,是原化工部直属综合性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现隶属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全院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黎明院位于洛阳市王城大道北段,占地55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黎明院长期致力于聚氨酯原材料、助剂以及多种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辐射,是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建院40多年来,黎明院共完成数百项科研课题,获得中国科技进步奖11项。以黎明院为主在吉利科技园区投资建成的年产10万吨过氧化氢装置,为我国中西部生产规模最大。 3,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代号014中心)创建于1961年,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及批量生产的基地。公司研究领域涵盖导弹总体设计、导航制导、自动控制、红外、激光、微波、通讯、信号处理、计算机、火箭发动机、机械设计与制造等100多个专业技术领域。拥有一流的科研队伍,两千余名科技人员。60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先后获得各级科技成果2000余项,国家科技奖40余项。设立有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站。 4,洛阳轴承研究所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是重点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关键主机研制“高、精、尖、特、专”轴承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洛阳轴承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一类综合性研究所,1999年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公司批量生产内径0.6毫米至外径6.8米的各种类型的高端轴承产品和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床工具、风力发电、矿山冶金、石油化工、医疗器械、汽车与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各个领域,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5,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9年,现有职工1200余人(80%为科技人员)。2000年10月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科技型企业,2005年10月,由国机集团所属的四院、五院创立式合并重组组建了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公司是国内最强的大型机械工业设计院和中国机械行业规模最大、拥有甲级资质最多的工程公司之一。在5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医药、电子、电力、民用建筑等行业的工程设计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6,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建于1963年,原为冶金部直属重点科研院所,1999年进入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钢洛耐院是中国耐火材料专业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学术、信息与服务中心和耐火材料科技成果的主要辐射中心。中钢洛耐院拥有以耐火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特种耐火材料示范工程为主体的产业基地。本部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生产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和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产品销至美洲、欧洲等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7,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洛矿院),原为机械工业部洛阳矿山机械研究所,是中信重工下属的独立法人单位。洛矿院是以矿山、建材、冶金、电力、化工、环保、机械行业工程设计和重型与矿山机械产品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为主的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科研开发与设计单位,是国家认定的首批企业技术中心之一。洛矿院近年来承接了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多米尼加、委内瑞拉等十余个国家的水泥、活性石灰等领域的成套工程建设项目。 8,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1964年3月成立,原名洛阳有色冶金研究院,隶属冶金工业部,现为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加工企业设计任务,是国家唯一集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规划、工程设计、设备研制、技术开发及工程总承包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在全国大中型有色金属加工工程设计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以上,自主研发的技术设备已经成功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 2. 中船重工七二四所中国第一所水中兵器研究机构1958年4月成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是我国水下武器装备及其发射装置总体技术研究所, 1958年4月创建于上海复兴岛,先后在上海、扬州、洛阳、昆明、西安等地建址,目前所部设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昆明和上海分别建有分部和技术工程部。 50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水中兵器事业和七〇五所的发展非常重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该所视察工作,对七○五所改革发展工作进行指导。在中央和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下,在全所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七〇五所已发展成为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军民结合型研究所。 七〇五所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贴和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60多人,研究员120人,具有高级专业职称500多人;设有博士、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中国惯性技术学校会的理事单位,现已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配套、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 3. 中船重工七一二所中船重工底下的6个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还有就是航天科工下面的三江航天设计所,现在三江航天已改名为航天科工第九研究院。 701所:总体所,主攻舰船设计。 719所:总体所,主攻潜艇设计。 712所:电机所,研究电机。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线。 717所:光电所,研究光电设备。待遇比712,722略好。 709所:计算所,研究计算机。 三江航天设计所:总体所,主攻导弹设计。 4.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地址719研究所,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隶属于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建于60年代,是以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 学科、多专业的大型总体研究所。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 专业的技术人员700多人。 是武汉东湖开发区光谷主要科技力量之一。 719所科研设计任务饱 满,经费充足,科研任务多属"十五"预研和技术攻关的研发项目。 1965年建所以来获得国 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0多 项。 该所地处湖北省会武汉市,科研环境优越、小区生活环境优美,连续四次获"湖北省最 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中船重工七二三研究所中远海运有限公司,扬州大洋船厂,扬州科进船厂,扬州金陵船厂,鼎恒船舶厂,龙和船厂,润扬船厂!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厂! 扬州泛洋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 金诚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江都分公司)扬州亚华船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6. 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地址Q245b钢板按GB/T700或GB/T1591标准执行。Q245b钢板是碳素结构钢,铁素体金相组织,屈服强度≤245Mpa,是普通碳素钢板,宜室内存放,室外存放容易生锈,按照GB/T700或GB/T1591标准保证化学成分,保证机械性能,钢板出厂做常温冲击试验 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地址1.机电部第十四研究所――号称“远东第一大所”,成就是军品雷达,成功防止相控阵雷达。 2、机电部第五十五研究所――是中国最早从事光电器件研究的大型军工企业之一,几十年来研制的特种光电产品为国防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利用军工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立的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电子技术公司,志立于特种电视和夜视的研制和开发。 3、南京中船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重型船舶雷达是主项; 4、南京第二十八所――科研实力也是很强的,在为我国航天事业上也有很大的贡献。 8. 中船重工第七二二研究所地址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二研究所(又称: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是国家认定的重点军工科研院所,是专门从事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研究。 制造及通信电子工程开发和设计,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军民结合的高科技工程技术研究所,尤其在船舶通信领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优势,是国内唯一从事舰船综合通信系统和配套设备研制的研究所。 |
中船重工研究所历年考研分数线(中船重工712所好吗) |
2022-12-27
|
查看详情 >> |
中船重工第七研究院领导(中船重工第七研究所) |
2022-12-27
|
查看详情 >> |
中船重工716研究所青岛(中船重工青岛725研究所) |
2022-12-27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