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主机推进 > 船舶救生艇的释放程序(船舶救生艇的释放程序包括)
船舶救生艇的释放程序(船舶救生艇的释放程序包括)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15 00:00    点击:288   编辑:admin

1. 船舶救生艇的释放程序包括

一、施放时机的选择   (1)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存放设计位置处于船尾一侧,一般靠泊时不宜施放。据施放时的观察,救生艇下滑时的惯性冲力很大,救生艇落水后的第一位置至母船船尾的距离约50-60米之远。因此,演习应选择在海航行或港口锚地施放比较安全。若准备在某港口锚地进行施放演习,则必须事先选择好合适的锚位,如锚地船舶拥挤也不宜施放。   (2)考虑到施放救生艇后必须将救生艇回放复位的方便,水文气象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宜选择天气晴朗,蒲氏风力小于4级,浪小于1米,流速小于2节为合适。当然能选择到晴天,无风、无浪、无流的条件更为理想。   二、放艇前的准备工作   (1)放艇前先召开一个由全体船员参加的短会,布置任务,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2)施放操练开始前,负责指挥的高级船员应将程序须知再度布置给艇上船员。   (3)海上施放时,母船的主机必须备妥,随时处于可变速操纵状态。   (4)施放操纵要在具有经验的高级船员的监督下水面无障碍的条件时进行。   (5)检查吊艇机械(专用克令吊或滑式专用吊艇架子)的吊艇钢丝、吊钩及其它机械传动装置,并确认其处于安全技术状态。   (6)备好缆绳、艏尾缆绳、软梯(用于吊艇前除留艇外的艇员先从软梯登上大船,一般随艇下人员5-6人,随艇吊上人员留2名即可,通常留一名驾驶员和一名轮机员)。   (7)从降放开始前至救生艇复位的整个过程中,负责降放的高级船员与母船驾驶台之间应使用双向无线电话保持联系。   (8)在整个训练操纵过程中应做好随时提供援助的准备工作,如可行应做好降下救助艇的准备工作。   三、救生艇施放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随艇下人员进入救生艇后,脱下救生衣、安全帽进入规定座位,正确系好保险带。(驾驶员最后一个进入自己的座位系妥安全带并逐个检查艇员的装备是否正确。)   (2)检查并确认艇尾水密门及艇前顶部水密天窗关闭并水密,艇底塞旋妥。   (3)检查确认没有任何物体与救生艇连接。   (4)艇机确认在熄火状态。   (5)检查确认舵轮已置于正舵位置。   (6)确认艇钩速放阀的液压旁通管在关闭位置(驾驶座上方,平时在开启)。   (7)确认艇内不得有松散物品。   (8)在救生艇抛投降落下水前,确认母船的推进器已不在转动。   (9)艇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必须向指挥人(船长)报告,指挥员接到报告后,确认水面无障碍,才可下令放艇。   (10)装上释放杆,然后拔下释放器安全保险插销,检查并确认艇钩速放阀的液压旁通管已关闭(驾驶座上方,平时在开启)。   (11)当接到放艇命令后,随艇人员做好心理准备,并保持重心后移,双手握紧前排位置座椅靠背上的把手,双脚撑蹬。然后上下扳动操纵杆至救生艇脱钩为止。(一般拉3-4下,艇即自动脱钩)救生艇迅速自由降落入水。   (12)小艇入水后,立即操纵艇机,操纵救生艇,同时随艇下人员可以解开保险带,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   四、回收救生艇注意事项   一般来讲只要充分做好了放艇前的准备工作和掌握了施放救生艇的动作要领,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施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但是由于其艇架的结构、救生艇的安放位置与重力式救生艇艇架完全不一样,因此回收工作相对要困难一点,在回收救生艇过程中,一旦指挥或操纵不当,有可能发生救生艇回收不到位,严重者可能导致救生艇破损的后果,因此,在回收救生艇过程中,除专人指挥,专人操作,小心谨慎和充分做好回收准备工作外,还需按以下程序操作,确保救生艇回收工作万无一失。   (1)回收救生艇时,确认母船的推进器不在转动。   (2)救生艇的前进方向与大船艏尾线最好接近直角态势缓缓靠近船尾,带妥艏尾缆系于母船船尾。(艇上人员出艇作业必须穿好救生衣、戴安全帽)。   (3)调整克令吊,松吊艇专用钢丝(共4根),每根专用钢丝尾部最好系上1.5-2.0米左右10mm的马尼拉小绳作为引索,这样艇上人员便以提前拿到吊艇钢丝的引索,安全可靠,否则有可能吊艇钢丝敲头。   (4)将一长一短专用吊艇钢丝系固在救生艇的专用令环上,先艇艏后艇尾,长的钢丝系于艇艏,短的系于艇尾。(长钢丝的长度约为短钢丝的二倍)   (5)当救生艇艏尾缆及吊艇钢丝全部安全带妥后,艇上仅留2人即可,其余人员可以从大船船尾的软梯登船。   (6)留艇人员进艇,关闭好水密门、天窗,脱下救生衣、安全帽,坐上座位系好安全带,一切就绪后报告指挥人员可以吊艇。   (7)缓缓起吊救生艇,调整好克令吊的仰角,调节好艏尾缆使救生艇与大船的艏尾一致,然后慢慢转至艇架上方,且不宜离艇架太高。   (8)待救生艇位置在艇架上方时,可将部分艇身降入艇架中,然后慢慢降落,同时调节吊臂,使艇到位后将救生艇完全降至艇架中,挂妥自动脱钩链环,将释放液压旁通阀打开。   (9)确认自动脱钩链环锁妥,解掉吊艇钢丝、艏尾缆,克令吊复位。   在降艇和收艇后,应进行情况总结,以巩固学到的经验。

2. 救生艇释放装置要求

轮船发生意外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如果轮船将要沉没,按照程序释放救生艇或者是救生筏,穿好保温服和救生衣,进入救生筏或者是救生艇内就安全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盲目跳入海中。

如果轮船没有沉没的危险,要积极的抢险自救,轮船没有沉没的危险,船上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3. 需要借助救生艇撤离弃船时应注意有序登船

借助救生艇撤离弃船时的一般顺序如下:

首先应该是应该是儿童、老人及妇女等弱势群体,然后是普通乘客,最后才是船上工作人员。但有一点一定要遵守,就是船长因要指挥全船的逃生工作,所以他应该最后一位逃生的,这是国际惯例也是有关法规规定的。

4. 救生艇的释放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施放时机的选择 (1)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存放设计位置处于船尾一侧,一般靠泊时不宜施放。据施放时的观察,救生艇下滑时的惯性冲力很大,救生艇落水后的第一位置至母船船尾的距离约50-60米之远。

因此,演习应选择在海航行或港口锚地施放比较安全。若准备在某港口锚地进行施放演习,则必须事先选择好合适的锚位,如锚地船舶拥挤也不宜施放。 (2)考虑到施放救生艇后必须将救生艇回放复位的方便,水文气象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宜选择天气晴朗,蒲氏风力小于4级,浪小于1米,流速小于2节为合适。

当然能选择到晴天,无风、无浪、无流的条件更为理想。 二、放艇前的准备工作 (1)放艇前先召开一个由全体船员参加的短会,布置任务,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2)施放操练开始前,负责指挥的高级船员应将程序须知再度布置给艇上船员。

5. 用于释放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各种装置

1、自动释放:静水压力释放器将在海水中深度1.5~4m之间自动切断联接绳,从而释放救生筏。随后由于首缆被拉紧将启动救生筏的充气膨胀过程,最后是薄弱环被拉断,使救生筏完全脱离船体。

2、手动释放:打开滑脱环就可放下救生筏。随后由于首缆被拉紧将启动救生筏的充气膨胀过程,最后由人工切断首缆,使救生筏完全脱离船体。

6. 船舶救生艇的释放程序包括什么

soLas公约规定救生艇释放时间在船员换班后,船舶开航后和抵港前都要进行救生艇试放。萊垍頭條

7. 船舶救生艇释放步骤

抛投式救生筏施放步骤:将静水压力释放器上链钩开口稍拉脱,推出小环,使链钩下坠,或者旋转手动脱钩装置向上,筏即从筏架滑向海面。或者用人工将筏抬起,抛投入水。筏入水后如呈翻覆状态则应扶正,扶正人员穿救生衣,爬上筏底,站在钢瓶一边,双手拉筏底扶正带,下蹲往后仰,注意须迎风扶正。

8. 船舶救生艇操作规程

  一、施放时机的选择 (1)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存放设计位置处于船尾一侧,一般靠泊时不宜施放。据施放时的观察,救生艇下滑时的惯性冲力很大,救生艇落水后的第一位置至母船船尾的距离约50-60米之远。  因此,演习应选择在海航行或港口锚地施放比较安全。若准备在某港口锚地进行施放演习,则必须事先选择好合适的锚位,如锚地船舶拥挤也不宜施放。   (2)考虑到施放救生艇后必须将救生艇回放复位的方便,水文气象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宜选择天气晴朗,蒲氏风力小于4级,浪小于1米,流速小于2节为合适。  当然能选择到晴天,无风、无浪、无流的条件更为理想。 二、放艇前的准备工作 (1)放艇前先召开一个由全体船员参加的短会,布置任务,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2)施放操练开始前,负责指挥的高级船员应将程序须知再度布置给艇上船员。   (3)海上施放时,母船的主机必须备妥,随时处于可变速操纵状态。 (4)施放操纵要在具有经验的高级船员的监督下水面无障碍的条件时进行。 (5)检查吊艇机械(专用克令吊或滑式专用吊艇架子)的吊艇钢丝、吊钩及其它机械传动装置,并确认其处于安全技术状态。     (6)备好缆绳、艏尾缆绳、软梯(用于吊艇前除留艇外的艇员先从软梯登上大船,一般随艇下人员5-6人,随艇吊上人员留2名即可,通常留一名驾驶员和一名轮机员)。 (7)从降放开始前至救生艇复位的整个过程中,负责降放的高级船员与母船驾驶台之间应使用双向无线电话保持联系。     (8)在整个训练操纵过程中应做好随时提供援助的准备工作,如可行应做好降下救助艇的准备工作。 三、救生艇施放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随艇下人员进入救生艇后,脱下救生衣、安全帽进入规定座位,正确系好保险带。  (驾驶员最后一个进入自己的座位系妥安全带并逐个检查艇员的装备是否正确。  ) (2)检查并确认艇尾水密门及艇前顶部水密天窗关闭并水密,艇底塞旋妥。 (3)检查确认没有任何物体与救生艇连接。   (4)艇机确认在熄火状态。 (5)检查确认舵轮已置于正舵位置。 (6)确认艇钩速放阀的液压旁通管在关闭位置(驾驶座上方,平时在开启)。 (7)确认艇内不得有松散物品。   (8)在救生艇抛投降落下水前,确认母船的推进器已不在转动。   (9)艇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必须向指挥人(船长)报告,指挥员接到报告后,确认水面无障碍,才可下令放艇。 (10)装上释放杆,然后拔下释放器安全保险插销,检查并确认艇钩速放阀的液压旁通管已关闭(驾驶座上方,平时在开启)。     (11)当接到放艇命令后,随艇人员做好心理准备,并保持重心后移,双手握紧前排位置座椅靠背上的把手,双脚撑蹬。然后上下扳动操纵杆至救生艇脱钩为止。(一般拉3-4下,艇即自动脱钩)救生艇迅速自由降落入水。   (12)小艇入水后,立即操纵艇机,操纵救生艇,同时随艇下人员可以解开保险带,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   四、回收救生艇注意事项 一般来讲只要充分做好了放艇前的准备工作和掌握了施放救生艇的动作要领,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施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但是由于其艇架的结构、救生艇的安放位置与重力式救生艇艇架完全不一样,因此回收工作相对要困难一点,在回收救生艇过程中,一旦指挥或操纵不当,有可能发生救生艇回收不到位,严重者可能导致救生艇破损的后果,因此,在回收救生艇过程中,除专人指挥,专人操作,小心谨慎和充分做好回收准备工作外,还需按以下程序操作,确保救生艇回收工作万无一失。     (1)回收救生艇时,确认母船的推进器不在转动。 (2)救生艇的前进方向与大船艏尾线最好接近直角态势缓缓靠近船尾,带妥艏尾缆系于母船船尾。(艇上人员出艇作业必须穿好救生衣、戴安全帽)。   (3)调整克令吊,松吊艇专用钢丝(共4根),每根专用钢丝尾部最好系上1。5-2。  0米左右10mm的马尼拉小绳作为引索,这样艇上人员便以提前拿到吊艇钢丝的引索,安全可靠,否则有可能吊艇钢丝敲头。   (4)将一长一短专用吊艇钢丝系固在救生艇的专用令环上,先艇艏后艇尾,长的钢丝系于艇艏,短的系于艇尾。(长钢丝的长度约为短钢丝的二倍) (5)当救生艇艏尾缆及吊艇钢丝全部安全带妥后,艇上仅留2人即可,其余人员可以从大船船尾的软梯登船。     (6)留艇人员进艇,关闭好水密门、天窗,脱下救生衣、安全帽,坐上座位系好安全带,一切就绪后报告指挥人员可以吊艇。 (7)缓缓起吊救生艇,调整好克令吊的仰角,调节好艏尾缆使救生艇与大船的艏尾一致,然后慢慢转至艇架上方,且不宜离艇架太高。   (8)待救生艇位置在艇架上方时,可将部分艇身降入艇架中,然后慢慢降落,同时调节吊臂,使艇到位后将救生艇完全降至艇架中,挂妥自动脱钩链环,将释放液压旁通阀打开。   (9)确认自动脱钩链环锁妥,解掉吊艇钢丝、艏尾缆,克令吊复位。   在降艇和收艇后,应进行情况总结,以巩固学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