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轮运输运营分析1.班轮运输的运价水平较高 班轮运输的特点决定了从事班轮经营的船舶的技术性能较好,船龄较低,船速较高。为满足各种货物的装运要求,船舱及货物运输设备齐全,所以,船舶的造价也高。 班轮运输是按公布的船期表中的时间和挂靠港口次序派遣船舶的,有时难以保证在每一挂靠港开航时都能使船舶达到满舱满载。 为开展揽货业务,保证船舶装载率和整个班轮经营业务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在航线的各挂靠港口委托代理或设置揽货机构,这就增加了营运管理费用。 2. 班轮运输的营运特点海上班轮运输的性质是定期船运输,是指班轮公司将船舶按事先制定的船期表,在特定航线的各挂靠港口之间按既定操作规则为特定的货主提供规范、反复的货物运输服务并按运价表或协议运价计收运费的一种营运方式。 3. 主要的班轮运输公司马士基物流公司(MAERSK LOGISTICS) 随着港到港运输市场的日益成熟,海运业的发展范围已经扩张,远洋承运人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方式,才能使自己与其它海运企业相区别,马士基物流公司就是因应传统海运业向物流业转型的大趋势而成立的。马士基物流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有利集运和海陆物流公司合并而成。马士基物流公司是A.P.穆勒集团下属的供应链公司,集团下属的马士基海陆则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两者相对独立,但又高度互补。 发展战略 马士基物流公司在全球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地理性扩张和引入新产品、新服务。马士基物流自成立后就在美国、法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收购了多家货运代理商和报关代理商,从而以较低的成本使其网络迅速遍布全球各大洲。目前马士基在全球70个国家共设有200多个办事处。马士基物流取得迅速发展和良好信誉的关键还在于,只要客户需要,他们就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不断地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象UPS等大型物流企业一样,马士基物流非常重视数据传送电子化对提高服务质量的作用。在过去的5年中,公司投入了上百万美元实现物流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化,建立了适合业务发展的系统——M·Power。M·Power可以在多种操作平台上工作,可以在电子数据交换机和因特网上工作。M·Power使各个级别的客户都可以跟踪其业务过程。马士基物流“以客户为本”的指导思想还体现在,在公司整个改革过程中,使客户及时充分地了解公司的改革;马士基物流从不划地为牢,只要需要,宁愿与APL的ACS物流合作,来提高自己为客户服务的质量。 马士基物流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也秉承了上述思路,即从“量”和“质”两方面来扩大市场影响和份额,以实现其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全面的覆盖内陆及国际顾客的配送网络。 从“量”的方面看,1998年获准进入中国以后,马士基将其业务范围不断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目前马士基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3个分公司,业务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重点货物流通区域,对中国本土物流企业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完备的物流网络是物流企业开展业务的支持和保障,随着中国物流业开放程度的提高,马士基不断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涉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与其全球运输服务网络对接。2001年6月,马士基在上海设立了首家独资配送中心,该中心占地1.7万平方英尺,临近高速公路,与码头连成一个快速而完善的配送体系。2002年7月,原外经贸部的试点通知下发后不久,马士基开始与上海港务局洽谈投资兴建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第四期。外高桥码头第四期共有6个泊位,兴建费约42亿元人民币。这是马士基首次进军中国投资码头业务。2003年7月下旬马士基集团又和英国铁行集团共同投资中国青岛前湾码头。在多种场合下,马士基坦言它在期待中国更开放的政策,以便全资拥有自己在中国的港口、铁路、公路及仓库、代理公司等全套运输设施,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最新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已打破外资投资港口的比例限制,允许外商在港口建设中控股、甚至独资,并欢迎任何其他投资方式。随着中国逐步放宽对外商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的其他限制,包括马士基在内的跨国公司将掀起新一轮投资中国基础设施热潮。 在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以扩大市场份额,即“质”的方面看,马士基物流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抓住有利时机扩大市场影响,实现名利双收。马士基看准中国入世和举办奥运会的契机,精心布局,抢先投巨资赞助北京申奥,成为运输及物流业的独家赞助商。此举将使马士基享有在各个方面所能得到的最大权益和优先权,可谓投一还十。 2.把全球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理念和模式引入中国,借助强大的资金优势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网络,为客户整合供应链管理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提供完备的仓储、配送以及海运和空运服务。这一服务优势使得马士基能够轻而易举地与跨国公司建立业务联系,在国际物流业务方面占尽先机。由于国际物流业务的毛利率可以达到50%,远高于国内物流3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另外国内物流业的市场秩序尚待健全,因此象马士基物流这样实力雄厚的跨国物流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服务对象主要以外资或合资企业为主。 3.马士基物流致力于通过建立全面的配送网络拓展在中国的物流业务。全面的配送网络包括连接配送中心的供应链行政管理系统、高科技资讯系统、一流的仓储管理,同时具备完善的交通网络,连接主要城镇。此外,马士基物流还以高增值服务,包括包装、装配等加工活动,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开展上述业务时,为了降低成本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马士基物流表示除了投资基建项目外,必要时会与其他中国公司合作,共同拓展物流业务。 ² 竞争优势与不足 马士基物流的竞争优势不言而喻:母公司A.P.穆勒集团的强大实力、兄弟公司马士基海陆在世界航运业的翘楚地位、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 尽管国外物流企业在管理和实力上优于本土企业,但国外公司也并非没有劣势。首先,国外物流企业服务价格较高,这是国内企业大多选择本土物流企业的原因之一;其次,在加入WTO之前,我国对于国外物流企业投资国内基础设施、合资项目的股权比重等都有诸多限制,客观上制约了国外物流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就物流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和配套性而言,包括马士基物流在内的国外物流企业都不及本土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第三,国外公司在本地化运作经验、与官方的关系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这将对其开拓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4. 班轮运输的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国际多式联运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这里所指的至少两种运输方式可以是:海陆,陆空,海空等。这与一般的海海,陆陆,空空等形式的联运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虽也是联运,但仍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之间的运输方式。众所周知,各种运输方式均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一般来说,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公路运输则具有机动灵活,便于实现货物门到问运输的特点,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不受气候影响,可深入内陆和横贯内陆实现货物长距离的准时运输;而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由于国际多式联运严格规定必须采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联运,因此这种运输组织形式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充分体现社会化大生产大交通的特点。 由于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其它运输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这种国际运输新技术已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家多式联运主要有远东/欧洲,远东/北美等海陆空联运,其组织形式包括: 1.海陆联运 海陆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目前组织和经营远东/欧洲海陆联运业务的主要有班轮公会的三联集团、北荷、冠航和丹麦的马士基等国际航运公司,以及非班轮公会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台湾长荣航运公司和德国那亚航运公司等。这种组织形式以航运公司为主体,签发联运提单,与航线两端的内陆运输部门开展联运业务,与大陆桥运输展开竞争。 2.陆桥运输 在国际多式联运中,陆桥运输(Land Bridge Service)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远东/欧洲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所谓陆桥运输是指采用集装箱专用列车或卡车,把横贯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中间“桥梁”,使大陆两端的集装箱海运航线与专用列车或卡车连接起来的一种连贯运输方式。严格他讲,陆桥运输也是一种海陆联运形式。只是因为其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独特地位,故在此将其单独作为一种运输组织形式。目前,远东/欧洲的陆桥运输线路有西伯利亚大陆桥和北美大陆桥。 (1)西伯利亚大陆桥(Siberian Landbridge) 西伯利亚大陆桥(SLB)是指使用国际标准集装箱,将货物由远东海运到俄罗斯东部港口,再经跨越欧亚大陆的西怕利亚铁路运至波罗的海沿岸如爱沙尼亚的塔林或拉脱维亚的里加等港口,然后再采用铁路、公路或海运运到欧洲各地的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线路。 西伯利亚大陆桥于1971年由原全苏对外贸易运输公司正式确立。现在全年货运量高达10万标准箱(TEU),最多时达15万标准箱。使用这条陆桥运输线的经营者主要是日本、中国和欧洲各国的货运代理公司。其中,日本出口欧洲杂货的V3,欧洲出口亚洲杂货的1/5是经这条陆桥运输的。由此可见,它在沟通亚欧大陆,促进国际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包括“海铁铁”、“海铁海”、“海铁公”和“海公空”等四种运输方式。由俄罗斯的过境运输总公司(SOJUZTRANSIT)担当总经营人,它拥有签发货物过境许可证的权利,并签发统一的全程联运提单,承担全程运输责任。至于参加联运的各运输区段,则采用“互为托、承运”的接力方式完成全程联运任务。可以说,西伯利亚大陆桥是较为典型的一条过境多式联运线路。 西伯利亚大陆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陆桥运输线。它大大缩短了从日本、远东、东南亚及大洋洲到欧洲的运输距离,并因此而节省了运输时间。从远东经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港口去欧洲的陆桥运输线全长13000km。而相应的全程水路运输距离(经苏伊士运河)约为20000km。从日本横滨到欧洲鹿特丹,采用陆桥运输不仅可使运距缩短1/3,运输时间也可节省1/2。此外,在一般情况下,运输费用还可节省20%~30%左右,因而对货主有很大的吸引力。 由于西伯利亚大陆桥所具有的优势,因而随着它的声望与日惧增,也吸引了不少远东、东南亚以及大洋洲地区到欧洲的运输,使西怕利亚大陆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就有了迅速发展。但是,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在经营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港口装卸能力不足、铁路集装箱车辆的不足、箱流的严重不平衡以及严寒气候的影响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兰新铁路与中哈边境的土西铁路的接轨,一条新的“欧亚大陆桥”形成,为远东至欧洲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了又一条便捷路线,使西怕利亚大陆桥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 (2)北美大陆桥(North American Landbridge) 北美大陆桥是指利用北美的大铁路从远东到欧洲的“海陆海”联远。该陆桥运输包括美国大陆桥运输和加拿大大陆桥运输。美国大陆桥有两条运输线路: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部大西洋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另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美国大陆桥于1971年底由经营远东/欧洲航线的船公司和铁路承运入联合开办“海陆海”多式联运线,后来美国几家班轮公司也投入营运。目前,主要有四个集团经营远东经美国大陆桥至欧洲的国际多式联运业务。这些集团均以经营人的身份,签发多式联运单证,对全程运输负责。加拿大大陆桥与美国大陆桥相似,由船公司把货物海运至温哥华,经铁路运到蒙特利尔或哈利法克斯,再与大西洋海运相接。 5. 班轮运输指数这是因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运大国。 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际海运量已占全球海运量的1/3,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到3.14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二位。全球海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水路国际运输航线往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海运班轮联通指数稳居世界第一。据统计,海上运输承担了我国9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为推动外贸发展、维护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6. 班轮运输运营分析报告班轮运输 (1)具有“四固定”的特点,即是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费率。这是班轮运输的最基本特征。 (2)班轮运价内包括装卸费用,即货物由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承托双方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也不规定装卸时间。 (3)承运人对货物负责的时段是从货物装上船起,到货物卸下船止,即“船舷至船舷”( Rail to Rail )或“钩至钩”( Tackle to tackle )。 (4)承运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以签发的提单为依据,并受统一的国际公约的制约。 (5)班轮运输面向大量的货主,单个货主所托运的货物数量不多,但通过明轮运输的货物,在海上运输中往往价值较高。 |
上一篇:黄石长江船运公司(黄石长江船运公司电话) | 下一篇:浙江船公司(浙江船舶公司) |
生产集装箱的厂家(中国最大的集装箱厂) |
2023-03-20
|
查看详情 >> |
one船公司(one船公司简介) |
2023-02-27
|
查看详情 >> |
邮轮订单(邮轮旅游报价) |
2023-02-0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