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综合信息 > 造船生产线(造船厂简介)
造船生产线(造船厂简介)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08 15:55 点击:96 编辑:admin

1. 造船生产线

上海长兴岛只有个造船基地一中船长兴岛基地。

长兴岛位于上海市东北5公里的长江入海口处,紧邻崇明岛。依长江、濒东海,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具有59公里常年不淤、不积、不冻的深水岸线,是一块造船宝地。2003年11月18日,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中船长兴岛基地的前期工程开始启动。

长兴造船基地就位于长兴岛的东南端。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岸线长4.5公里,腹地深1.1公里左右,共有3条生产线,1、2号线为民品生产线,3号线为军品生产线。将建立4个大型船坞。其中一号船坞长520米、宽76米,二号船坞长510米、宽106米。特别是3号船坞长达580米、宽120米,面积大约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4个大型船坞都堪称“巨无霸”。

2. 造船厂简介

广州黄埔造船厂始建于1851年,是中国船舶集团公司属下大型国有企业,位于广州东南部的长洲岛,与闻名于世的黄埔军校仅有一墙之隔。

可建造潜艇、各类战斗舰艇、军辅船,各类货船、工作船、工程船、公务船、出口渔业捕捞加工船,450客位各类铝质高速船,近海工程项目、钢构工程、大型港口机械等。公司坚持“军品为主,民品兴业”的发展战略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可靠顶用、精益求精、诚信服务”的质量方针,锐意进取,奋力开拓,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五三一”目标不断创造新业绩!

3. 造船厂图片

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江河纵横,湖泽棋布,数千里海岸线绵延围绕。为了征服江海,造福人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创造和发展了造船和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举世闻名,当时的造船技术之高举世公认。其实,中国古代造船业的繁盛,明代并不是起点,据考古发现,目前已知的中国造船史不少于七千年。而从秦汉到明初的千余年时间内,我国造船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春秋战国

舟战推高古代造船技术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有力量以武力兼并他国,开拓疆土。据《左传》《国语》记载,楚、吴、越等国地处河流湖泊众多的南方,这些区域经常发生水战,这些诸侯国也大规模制造军舟运用于战争。

当时长江流域各国用于水上攻伐的战船图像,被战国初年的人们绘铸在青铜器上并保留下来。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镶错图像铜壶”和河南汲县发掘出的“水陆攻战铜鉴”,以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宴乐射猎铜壶”等,都形象逼真地绘画着春秋时期的战船图形,并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激烈的水战场面,嵌错铜壶描绘的两层甲战船,上层载水战士卒,挥戈射箭奋战。下层居划船水手,奋力挥划长桨,向敌船冲击。这是春秋时常见的战船。

自楚康王十一年到楚昭王十二年的66年间,楚国六次派出大批战舰向邻国发动大规模的水上战争,这已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造船实力。在楚国与吴国多次水上较量中,楚国胜多败少,表明楚国的战船已具有航速较高、性能较好、结构牢固、战用装置先进以及战斗能力强等优势。他们建造的战船,有“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类型。

吴国是一个以舟立国的方国,无论是保卫本土,还是向外开拓地盘,都必须借助大量舟船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楚吴之间战争不断,吴国也因此大力建造舰船。吴王僚在位时建造的“艅艎”大舰,体形宽大,首尾高耸,是这一时期型制最大的水战指挥舰。阖闾掌政时期,在伍子胥的指导下,吴国也建造出“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舡”等战船。

吴国建造战船的技术先进之处,在于他们能根据各种战舰的不同用途,来设计其不同的大小、形制与长宽比例。

吴国勾践在位时,越国已经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造船工厂和专门从事伐木与造船的工匠。公元前494年,勾践败给夫差以后,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强国大计。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采取各种措施,振兴国家。其间,他深感于越国水师力量薄弱,吸取失败的教训,决心大造战船,加紧训练舟师习流(水军),以实现灭吴复仇的大志。

这一时期,舟师水军已成为流域各大国显示军事实力的重要武装力量。先进的造船技艺首先被用于军舟的建造之中,大型战舰往往被看作具有威慑力量的战略装备。水战的胜败,也往往与各国航运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所掌握的造船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

秦汉时期

造船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秦朝至汉朝这段时期,我国古代传统的农、医、天、算等四大学科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造船业、航海业的发展和水师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时出现了我国造船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秦代的造船,继承和发展了巴蜀地区以及以前各诸侯国家发达的造船业。秦始皇非常重视航运业,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就开始筑弛道,整治全国各江河水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使水上交通四通八达;为统一和开发岭南地区,花了五年时间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运河——灵渠,它“深不数尺,广可二丈,足泛千斛之舟”,由此可知秦代已能造载重50吨左右的船舶了。

1974年,考古人员在广州发掘出一处造船工场遗址。其中心有三个平行排的船台和一个木料加工场地。船台与滑道相结合,是由枕木、滑板和木墩组成的。木墩与滑板不固定,滑道宽距根据不同需要可宽可窄。

滑板上平置两行承受船体的木墩,共有13对,两两相对排列,高约1米,正好适应在船底进行钻孔、打钉、捻缝等工作需求。这种采用船台与滑道下水相结合的原理,已和现代船厂的船台、滑道下水的原理一致。从较大的二号船台推算,该工场可造宽6—8米,长30米,载重50—60吨的木船。

到了汉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冶铁、煮盐、丝绸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水运的需要和水师的强大,加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使造船业随之兴旺起来。《汉书》记载,汉代名将马援曾率领过配备二千余艘船的庞大海上船队。

《太平御览》说,汉武帝时有一种称为“豫章”的大船,船上有宫室。这段记载说明当时有些船的规模已经很大了。

东汉末年刘熙所著《释名》书中也提到,汉代的大船有好几层,第一层称为“庐”,第二层称为“飞庐”,最高的一层称“爵室”。汉代造的船不但体积大,而且种类多,仅战船就有“先登”(冲锋船)、“斥候”(侦察船)、“艨冲”(战舰)、“赤马”(快船)等等。

西汉时期,造船中心就有数十处之多。主要在长安,雒阳(今洛阳东)、巴蜀(今四川)、长沙、洞庭湖一带,庐江郡(今安徽省庐江县一带)、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长江口附近的吴(今苏州市)、会稽(今绍兴市),还有福州、番禺(今广州市)等地。

当时已能按照不同需要,造出多种类型的客船、货船和战船。客、货船中有龙舟、酒肪、舸、艇、轻舟之分;战船中更有楼船、斗舰、艨、桥船、戈船、赤马、斥候之別。船舶建造趋于专业化,造船技术进一步提高。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我国的木帆船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那种在甲板上建数重楼的大楼船,船体雄伟坚固,能在海上抗风斗浪;帆、舵、锚等船用设备也已齐全。

这个时候出现了能使前侧风平衡的纵帆。这种我国独创的纵帆,性能优良,操作简便。

它的出现,在帆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使帆从只能顺风时使用的辅助地位,变为能适应不同风向,基本取代人力推进的主导地位,为船舶远航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唐宋元明

造船水平世界领先

充分而灵巧地利用风力,是我国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正因为有着高超的造船工艺,唐朝时沿海一带造船业发展迅速,有私营的世代造船的船厂,亦有官营的造船厂,技术工人分工细致,所有用料皆有政府部门组织。唐贞观年间,攻打高句丽,李世民派遣了几百艘战舰,数万士兵,这样规模的海战,没有强大的船舶制造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到了宋代,中国海船已能横渡大西洋,开辟了直达东非的航线。《宋书》记载了当时“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盛况。南宋时,仅海关税收即年达200万贯,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可以想象当时航海事业之兴盛。元代,泉州港成为最大的外贸中心,拥有海船多达1万5千多艘。指引船舶进出港口的六胜塔,至今还屹立在泉州海岸。

明代郑和于1405年首次远航“西洋”,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89年)早84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绕好望角到印度(1497年)早92年,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早87年,比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1522年)早一百多年。郑和的确是世界大规模航海事业的先驱,他的成功表明,直到15世纪,中国的航海事业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规模都很大。如龙江船场年产就超过200艘,它还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称。1957年在南京宝船场遗址出土一个全长11米以上的巨型舵杆,令人叹为观止。再如清江船场,有总部四处,分部82处,工匠3000多人,规模也甚为可观。

明朝造船工场有与之配套的手工业工场,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还有木材、桐漆、麻类等的堆放仓库。当时造船材料的验收,以及船只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从公元1405年开始,郑和第一次奉命出海,首次出去带领的船队规模就达到了200余艘,这些船根据规模、作用和载重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长度为151米,宽度为60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帆船,承载的重量高达800吨,能够同时容纳上千人,而这种“宝船”在船队中就有60多艘,占到了三成以上的比例,此外船队中还有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在船队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光是有庞大的船队还不足以在变化多测的海上航行,精确的航线和航海技术是船队必需的。郑和船队掌握了天文定位和罗盘技术,这在当时称为“牵星术”,能够非常精准的定位船队的航行方位,也被认为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航行水平,郑和的船队出海到达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很多岛屿,甚至有人推测美洲大陆也是明朝的船队最先发现的,直到现在东南亚的科伦坡博物馆还保管着当年明朝船队在这里拜访时,留下的纪念碑刻等大量物证。

4. 最新造船业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第一部船舶生产企业的行业准入标准——《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首次对全国船舶生产企业的基本生产条件要求进行统一规范。

国防科工委官员称,此举将对中国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保障航运生产安全、促进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令世界船舶制造商刮目相看的中国造船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了。而近几年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和竞争实力明显提高,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显然不光是坐三望二的态势了。专家预测,中国造船业直取世界第一将为期不远了。

5. 国内大型造船厂

四大船厂:

1、大连造船厂

前身是中东铁路公司轮船修理工场和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的结合体,,始建于1898年6月10日。大连造船厂可以说是我国最全能的造船厂。拥有军工、造船、海洋工程、修船和重工五大产业的综合企业集团。

曾建造导弹驱逐舰、导弹潜艇、军舰、油水补给船、167舰、116舰、115舰、912舰、814舰、南运953等海军舰艇。以及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航母。就连俄罗斯受损的库兹涅佐夫航空母舰也只能在这里修理。

2、渤海造船厂

中国唯一的核潜艇装备厂。渤海造船厂位于葫芦岛,这里专门生产定海神针。拥有七跨式室内造船台、两个30万吨级船坞、15万吨级半坞式船台、5万吨级干船坞。其主要产品为核潜艇。

从中国第一艘091型攻击核潜艇到092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再到093型和094型核潜艇,每艘潜艇的移动都会影响世界的神经。最先进的095型攻击核潜艇和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将确保中国在未来30年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反击能力。

3、江南造船厂

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于1865年。目前具有室内船台,30万吨船坞等生产设施。其主要产品为052型系列驱逐舰,常规潜艇等。这里建造的052C型和052D型中国神盾舰已经为超过15艘船只服务,成为海军区域防空的骨干力量。

中国第一艘055型万吨大驱在这里下水,中国最新的003号航空母舰已经在这里建造。江南造船厂将利用江南水滋润强大海军的崛起。

4、沪东造船厂

沪东造船厂的前身为英商爱立克·马勒于1874年在上海创建的“赉赐洋行”。其主要军舰包括051驱逐舰,054A护卫舰,071登陆舰等,054A至少有15艘出自该造船厂。

903型20000吨级综合补给舰也出自该厂。现正担负075大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任务。大国海军的建设,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6. 造船厂生产流程

船舶涂料滚涂法是指用滚筒沾满油漆后进行涂漆。滚筒不可沾漆太多,以油漆不溢出滚筒两边为原则,涂漆时滚筒不能滚动过快,应使滚筒上下左右缓慢滚动,粗糙表面、焊缝处要特别留意,边角处应用漆刷找补。滚涂法效率较高,在大面积涂漆时使用,但快干型涂料不能用滚涂法。

刷涂法是指用漆刷在构件表面交错纵涂与横涂油漆。刷涂具有较强的渗透力,能使涂料渗透到细孔和缝隙申去,当钢板表面有潮气时,刷涂能排挤水分,从而使涂料真正粘附到构件上,另外,刷涂也节约涂料。但刷涂法效率低,仅在小面积、边角处及个别地方补漆时使用。

无空气喷涂法是用高压将涂料喷出,涂料在喷嘴出口处被强制雾化,喷到被涂物表面形成漆膜。与喷涂法相比较,使用无气喷涂时涂料飞散少、效率高并可涂较厚的漆膜,因此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施工时应用。但使用无气喷涂时对人工的技术要求较高,也要注意防火。目前几乎所有的船厂在大面积涂漆时都是使用此方法。

喷涂法是用压力为3-5Pa的压缩空气使涂料雾化,喷到被涂物表面形成漆膜。喷涂时喷嘴应与被涂表面垂直,且应上下平行移动,不可摆动。使用喷涂法时要特别注意被涂表面保持非常清洁和干燥,否则油漆的附着力将会降低,由压缩空气引起的涂料飞散及溶剂挥发很多,要特别注意火花。喷涂法的效率高,适合大面积涂漆时使用,但涂料飞散造成部分涂料损失。由于受设备的限制,此法一般仅在船厂内使用。

7. 造船生产设计

船舶工程技术专升本能升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这4个专业。

船舶工程技术是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船体识图与制图船体放样等基本知识具备船舶制造与修理相关的生产建设和管理能力,从事船体焊接构件加工,船体装配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8. 造船生产流程

需要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包括名称预核准、现场提交材料、名称登记、刻制印章、开设基本户、办理税务登记等。

9. 造船厂设备

丹东就一家造船厂(小渔船的厂子不算),在大东港。

10. 船厂生产线

浙江凯灵船厂(海军4806工厂)地处浙江省舟山市,创建于一九五一年,是海军所属大型军工企业。工厂现有职工21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工厂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海岸线长1800米,拥有完备的修造船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具有修理万吨级舰船和批量建造各类中小型船舶的能力,工厂已为国内外用户建造了各类中小型船舶近百艘,工厂以船舶修理、建造、拆解为主线,同时致力于民用产品的研制开发,已形成纺织机械系列、电工绝缘处理设备系列、大型钢结构件等民用生产线,还承接集装箱桥吊等港口机械安装和修理业务。

工厂以“诚信为本,质量第一”为宗旨,赢得了军内外客户的信任。工厂注重质量体系建设,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已涵盖工厂修船、造船、民用机电产品等全厂主要产品。工厂连续15年被浙江省舟山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连续10年被评为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工厂坚持以“内抓管理,外争市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企业方针,竭诚为海内外客户服务,愿与海内外各界同仁携手合作,共展鸿途。

11. 造船厂百科

山东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主力国产航空母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基于对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