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机舱应急设备首先在运输之前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最优化的运输路线及方式。 在风电设备运输途中,需要确保没有水(如雨水)及其他物质进入风机,电机或其他的敏感元件,以避免造成损坏。 运输中需用到叉车装卸时,需要注意叉子必须位于风机基座以下,以保证风机的结构和部件不会被碰到和损坏。用吊车起吊时,吊钩只可以挂在风机的起吊环上。撞击、晃动和坠落都可能导致风机叶轮不平衡。 在装车时保证平稳,不偏载、不偏重。 叶片属于整个运输环节中最长的货物,且容易破碎,在运输风机前,厂商要尽量做好风机的包装工作,用泡沫等防损材料给风机“穿上外衣”,防止风机在运行中的颠簸情况下受到损坏。 2. 船舶机舱应急设备管理规定一是高度重视极端天气预警信息。船舶要高度重视海事部门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长江干线恶劣天气等条件下船舶禁限航管理规定》及《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特别规定》要求,杜绝违规航行。 二是切实做好船舶开航前安全评估。开航前船舶(特别是内河船以及中小型海轮)应全面评估自身抗风能力和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情况,熟悉航路沿线的避险水域,适时调整航行计划,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如有必要,绕开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水域。 三是加强水密设施、排水管系检查。封闭舱盖、舱门,关闭货仓通风筒和水密门,检查疏通甲板出水孔和有关下水道,确认各泵阀管系污水井等排水设施状态良好,确保排水畅通。 四是扎实做好货物绑扎系固工作。船舶应按要求做好货物平舱、配载、系固工作,避免出现上重下轻现象或货物发生滑动移位,影响船舶稳性;同时应注意做好机舱可移动设备及备件的绑扎加固工作。 五是在航船舶保证安全航速。在航船舶应使用安全航速,加强瞭望,谨慎驾驶,常核定船位,通过VHF加强与周边船舶的联系,必要时提前选择锚地、停泊区等安全水域锚泊,以免受大风浪影响船舶偏航,导致倾翻、搁浅等事故的发生。 六是加强锚泊期间应急值守。船舶在锚泊期间,保持高频守听,AIS设备正常开启,加强对救生设备、锚泊设备及系泊设备的全面检查。如遭遇强风天气时,应松出足够长度的锚链,汛期锚泊时抛双锚;机舱备好主、辅机,随时用车舵配合抗风,用车时要注意保持船头顶风,切忌横向受风。 七是强化装卸作业应急处置。在港作业船舶,特别是进行怕水湿货物装卸作业或危险货物作业船舶,应及早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现雷雨大风来临先兆,应及时停止作业,关闭货舱及管线阀门,拆开与码头连接的装卸装置,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八是时刻关注船员人身安全。船员应尽量待在生活处所内,不要在甲板等室外随意走动,如确需到开敞甲板,必须多人同行,同时做好人身安全措施,系好安全带、安全绳,派专人盯守,在发生意外时能第一时间施救。船员在机器处所时,要特别留意抓好扶手,避免船舶摇晃引起的失足受伤。 3. 船舶机舱应急设备包括哪些对进水的堵漏应急通常分成排水、隔离、堵漏、救护四队,分别由大副、轮机长、大管轮、水手长担任队长,船长为现场指挥。 1,发现船舶漏损进水,应立即发出堵漏警报(警铃和汽笛二长声一短声,连放1分钟),召集船员,报告船长和通知机舱。 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除固定值班人员外),应根据应变部署表/船舶进水应急计划的分工,携带规定的堵漏器材迅速赶到现场,做好堵漏准备。 2,大副应率领隔离队和堵漏队的队长,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害情况和进水量等,立即报告船长确定施救方案,指挥各队人员开始抢救。 水手负责测量压载舱、淡水舱和污水沟等舱柜水位,大管轮测量油舱的液位。大副率人测定破洞的位置、大小及进水情况。查找漏损部位的方法:测量舱柜液位;倾听各空气管内有无水声;观察船旁水面有无气泡和旋涡;在舱内听声和目测漏损部位等。 3,船舶发生漏损后,船长应通知机舱备车,立即采取减速或停车等措施,以减少水流和波浪对船体冲击;若已知漏损部位,保持破损位置位于下风(流)处,以减小进水量。 4,一旦发现船舶进水部位,应立即通知机舱组织排水,同时由轮机长率领隔离队关闭进水舱室四周的水密门和隔舱阀等,使进水舱室与其他舱室隔离,必要时应加固邻近舱壁。 5,堵漏队在大管轮的领导下,直接负责堵漏和抢修工作,实施行之有效的堵漏措施。船长应根据漏情发展,及时调整部署。 6,大副率领排水队使用所有水泵(包括便携式水泵)全力排水,并根据情况注入、排出和调驳压载水,保持船体平衡。 7,水手定时测量水位,并派专人不断观察并记录前后吃水和干舷高度的变化,估算进水量和排水量之差,判断险情的发展和大量进水对船舶稳性及浮力的影响,以便决定下一步的应急行动。 8,若进水严重且情况紧急,船长应当请求第三方的支援,并尽可能选择适宜地点抢滩。若船长确认堵漏无效,船舶面临沉没危险时,应宣布弃船。 9,船长应指示值班驾驶员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向船公司和有关当局报告 4. 船舶机舱内设备1:柴油机,柴油机提供动力。 2:波箱,波箱可以双向转动来控制船前后行驶。 3发电机。 。 船上所有照明等。 缺一不可 5. 船舶机舱应急设备标识红色, 排油管路上涂刷黄色箭头指示流向。调速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回油管、排油管、溢油管和污油管是黄色。调速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压力袖管、进油管和净油管是红色,且没有色环。 有的管道标识都必须要标明它本身的识别色介质名称以及其流向,对于人体无伤害无污染的物质。管道色颜色是对管道里面的介质进行一种识别,且使用的专门的一种颜色将其进行标志,一般都用艳绿色标识。 6. 船舶机舱火灾应急处置1.船舶发生火灾跟火灾大小,发现人员必须首先激发火警报警或大声呼叫报警,并立即报告驾驶台或船,立即使用附近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2.船长应按照船舶应变部署表的分工,组织全体船员进行灭火,并及时报告公调度室。 3.关闭所有通往火场的通风,切断通往火场的电源。 4.因事火情,派出熟悉现场情况的探火员,携带必要的消防用具,探明火源的位置,火势和火的性质。 5.在施救过程中,如有人在火场生命受到威胁,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6,如在港外或航行时,应注意减速操纵船舶,火区处于下风处用水扑救时,要充分考虑船舶稳性和负性。 7.在港时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船长应迅速报告港口当局,根据火情决定是否对外发出火警救援请求。 8.在释放二氧化碳前,需通知在舱室内的所有人员撤离清点人数,确认舱,室无人,关闭通风切断电源,向室内释放二氧化碳灭火剂时,要一次性放足并随时检查舱,室的封闭情况,防止二氧化碳泄露。 9.如需救助船长应及时发出救助的请求,并报公司,救助人员登船后应介绍火情。 10.灭火后,组织探火员对火场进行检查,确认火已彻底熄灭,严防死危复燃,及时清点施救人员并救护伤员。 11.注意保护火灾现场,保留现场必要的实物照片或录像带等有效证据。 7. 船舶机舱应急设备有哪些船舶必须按救生设备规范的要求配置各种救生设备,目的是:为了保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以便船舶一旦遇难弃船时,船上的所有乘员都能利用这些救生设备等待援救。救生设备的种类:救生艇、救生筏、救助艇、救生浮具、救生圈、救生衣、抛绳器和救生烟火信号等。 8. 船舶机舱应急设备操作1.通知转应急操作,将舵机系统开到OFF位置。 2.机舱将机房启动任一主泵(停止司服马达工作)。 3.将开关转换打到应急位置。 4.拔出应急插销将其插入应急插口。 5.操纵手轮根据驾驶台发出的命令打到所需的航向上。 9. 船舶应急设备管理应急电源系统包括应急发电机组、应急配电板和应急蓄电池组及其充放电板组成应急电源系统的所有设备,还应包括作定期功能试验的一些设备。 通常称应急发电机为大应急电源,称临时应急蓄电池组为小应急电源。 10. 船上应急设备有哪些巨型轮船由于惯性不能短时间内减速。现代的大型轮船中,有些会装放在水下的稳定器,有利于轮船减速。这个稳定器类似于刹车的功能,通过增加与水的接触面,起到减缓船速的作用。 一般来说,船舶不需要紧急刹车。船舶即使不使用反向推力,也有足够的空间和操作时间,如抛锚。船上会有链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链条的抓地力量,增加船在航行的前进阻力,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减低船速。 |
海运发展前景 |
2024-03-21
|
查看详情 >> |
2024年3月20日起长三角水域实施首批创新海事服务举措! |
2024-03-21
|
查看详情 >> |
3月18日同江中俄水运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开启运营 |
2024-03-21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