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综合信息 > 武汉水情日2017(武汉长江水情)
武汉水情日2017(武汉长江水情)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2-16 18:00 点击:138 编辑:admin

1. 武汉长江水情

凌汛多发生在冬春交替,天气转暖的时期,比如1、2、3月份。凌汛在黄河上的发生频次和规模比其它地区要高,而且造成的灾害也比较大。凌汛造成冰塞从而形成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封冻期,大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而凌汛造成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解冻期。

一、凌汛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1、凌汛多发生在冬春交替,天气转暖的时期,比如1、2、3月份。凌汛俗称“冰排”,也就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2、在中国北方的河流,比如黄河、黑龙江等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其中黄河凌汛洪水在发生频次和规模上比其它地区的要高,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灾害。

3、凌汛造成冰塞从而形成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封冻期,而且大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逐步抬高水位,对工程设施和人类有比较大的危害。

4、凌汛造成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解冻期,通常发生在流向由南向北的纬度差比较大的河段,而且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的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二、凌汛发生的条件

1、凌汛主要受到气温、水温、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凌汛可能会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在凌汛期一般需采取破冰措施,防漫堤决口,酿成灾害。

2、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态。在高寒地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在河道弯曲回环的地方出现严重凌汛的情形比较多,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而解冻时上段早于下段。

3、可以组织防凌队伍,防守在两岸大堤。做好有关河段气象、水情的观测和预报,以及冰情观测和预报工作,还要做好滩区及分泄凌洪区居民的迁移安置等项工作。

4、还可以利用沿河两岸的分凌分水工程,分泄凌洪,这样可以保障两岸大堤的安全。

2. 武汉长江水质

长江水质与洞庭湖水质的区别主要是含沙量和有机物。

 与长江干流互通相连的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既是长江洪水的天然调蓄场所,又是长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更是广大湖区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洞庭湖不仅承接湘、资、沅、澧四水水沙,还吞入由荆江三口分泄的长江水沙,经湖泊调蓄后由城陵矶吐入长江。长江水沙条件与河床变化势必引起洞庭湖的连锁反应,洞庭湖的变化又会再反馈于长江,形成复杂的江湖关系,影响到河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江湖蓄泄能力、水生生物多样性、湿地功能以及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科学认识、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始终是维护健康长江的重点和关键

3. 湖北汉江水情

1981年7月岷江、沱江、嘉陵江特大洪水,嘉陵江北碚站出现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峰,流量44800m3/s,长江干流上游同时大水,宜昌洪峰流量70800m3/s,8月嘉、涪、渠江再次大水,四川省138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达2000万,占全省人口的20%。城乡房屋被淹237间,其中倒毁近200万间,死亡1369人,14509人受伤。农田受灾175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汉江上游大水,石泉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6000m3/s,为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陕西汉中地区水灾严重。

1981年7月9~14日,四川盆地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暴雨,使各江河水位猛涨,沱江、涪江、嘉陵江及川江干流重庆至宜昌河段,出现了建国以来或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有的甚至超过最高历史调查水位,成灾巨大。

雨情

整个暴雨过程历时6天。雨区范围几乎笼罩了整个长江上游,而且波及汉江、清江以及黄河流域。全省178个县(区)分别降了中雨、大雨、暴雨及特大暴雨,其中一日雨量大于50mm的雨区复盖就有18个地(市、州)的94县(市)。包括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大渡河、青衣江、金沙江、川江等九大水系,尤以沱江、涪江、嘉陵江、岷江等流域降雨最大。

6天降雨过程中,雨量大于100mm,笼罩面积达17.36万km2, 居长江上游有实测资料以来的首位;大于和等于200mm的笼罩面积为6.96万km2,比河南“75.8”暴雨200mm以上范围4.38万km2还大。300mm以上笼罩面积为l.95万km2,400mm以上笼罩面积为2600km2。

暴雨中心在岷江中上游、沱江中上游、涪江中下游、嘉陵江中游,降雨最大的广元上寺站,过程雨量达489.6mm。

暴雨过程中,以11~13日三日降雨强度最大,范围最广,而这三天中,又以12日20时至13日20时雨强最大,占过程雨量的80%左右,在24小时内的8个时段中,多数站暴雨集中在4、5或第6、7两个时段,所以是一次分配集中的暴雨。

暴雨中心点重现期一般20~30年。上寺站(广元)6小时和24小时暴雨重现期约45年,三日暴雨重现期50年;天仙寺(射洪)七日暴雨重现期为80年,三日暴雨重现期为150年。说明长历时暴雨重现期比短历时暴雨重现期大,要稀遇得多。

从四川1928~1981年的54年降雨实测记录统计看,“81.7”的点暴雨不算大,也不及全国几场著名的特大暴雨,但其不同历时、不同量级的暴雨笼罩面积,却是四川有记载以来最大,且各种面积的面雨深都在历史记录中名居前位,而面雨深的衰减之慢更是历史上所少见。

水情

这次暴雨,使沱江,涪江绵阳以下,嘉陵江广元以下,川江重庆至宜昌段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或历史特大洪水。沱江三皇庙站(金堂)洪峰水位446.28m,洪峰流量8110m3/s,比1840年洪水水位高0.43m,为1840年以来首大洪水。资中登赢岩站洪峰水位339.92m,洪峰流量14000 m3/s,是1888年以来第二大洪水,建国以来最大洪水。下游李家湾站洪峰水位273.26m,洪峰流量15200 m3/s,为建国以来最大洪水。

涪江涪江桥站(绵阳)洪峰水位98.80m(假设高程),洪峰流量9900 m3/s,仅低于1978年洪水位0.18m,为建国以来第二大洪水。射洪站洪峰水位332.59m,仅比1954年洪峰水位低0.16m,洪峰流量25700 m3/s,是建国以来最大洪水。小河坝站洪峰水位232.68m,洪峰流量28700 m3/s,比1840年洪水水位高0.20m。

支流梓潼江天仙寺站(射洪)洪峰水位398.25m,洪峰流量8540m3/s,为建国以来最大洪水。白龙江三磊坝洪峰流量8960 m3/s,清江河上寺洪峰流量7750 m3/s,皆为建国以来最大洪水。汇集后,在嘉陵江亭子口站(苍溪)形成洪峰水位397.74m,洪峰流量23700 m3/s:,亦为建国以来最大洪水。

当亭子口洪水与支流东河洪水遭遇后,在中游金银台(阆中)形成洪峰水位353.80m,洪峰流量31000 m3/s,超过1903年洪水位0.52m,为本世纪以来最大洪水。支流西河洪水与金银台洪水汇集后,在武胜形成洪峰水位232.06m,洪峰流量28900 m3/s,为建国以来最大洪水。

嘉陵江干流洪水与渠江洪峰完全遭遇,再加上涪江洪水过程的尾部,在下游北碚形成洪峰水位208.17m,洪峰流量44800 m3/s,涨幅25.44m、为建国以来最大洪水,1870年以来第三大洪水。渠江罗渡溪站(岳池)洪峰水位223.58m,洪峰流量l4800 m3/s,超过保证水位2.58m;青衣江罗坝站(洪雅)洪峰水位505.52m,洪峰流量6910 m3/s,超过保证水位0.52m:大渡河福录镇站(乐山)洪峰水位4

32.29m,洪峰流量5900 m3/s,超过警戒水位0.29m。

以上就为四川省的个别特大洪灾记录,

4. 今日武汉长江实时水情

一、淡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二、对淡水资源,我们应厉行节约。

三、历史上,我国淡水湖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尤其是长江流域,更有众多的湖泊调节着长江水系的水情。

五、古往今来人们试图把家园建在淡水水源附近。

5. 重庆长江水情

2020年进入7月,武汉接连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7月6日,汉江新沟站水位达到27.54米,超警戒0.04米,我市接连启动排渍、防汛应急二级响应。

7月7日7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7.30米,超警戒水位;7月12日23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8.77米,居历史第4位。当天,通顺河水位达到27.64米,超保证水位0.14米,水位达历史之最。7月19日,长江、汉江以及倒水、府澴河、滠水、举水四大支流全部超警戒水位,其中府澴河超保证。7月22日16时,汉江新沟站水位29.21米,为历史同期最高水位。

6. 武汉长江水流向

黄河流入渤海,长江流入东海。

1、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2、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扩展资料:长江口是长江在东海入海口的一段水域,从江苏江阴鹅鼻嘴起,到入海口的鸡骨礁为止,长约232公里。长江口平面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宽度5.8公里,宽口江面宽度90公里。6000~7000年前,长江河口为一溺谷型河口湾,湾顶在镇江、扬州一带。近2000多年来河口南岸边滩平均以40年1公里的速度向海推进,北岸有沙岛相继并岸,口门宽度从180公里束狭到90公里,河槽成形加深,主槽南偏,逐渐演变成一个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

7. 长江水位实时水情表 武汉

不是真的。长江流域今年夏季由于出现长时间高温干旱天气,导致长江水位不断下降,水位之低,不断刷新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低记录,长江武汉段汉口水位9月份已低于14米,低于极枯水期水位,但长江仅仅是岸边露出江底,长江中间航道依然可以通行各种船只。

8. 武汉长江水见底

是至正二年(1342年)八月,长江水一夜之间枯竭见底。据说元朝发生的这次断流是在晚上,当江边的民众早上起来赶到江边想要出行时突然发现岸边河床裸露,鱼还在淤泥里扑腾,江水已经集中到了河流中央。当时的民众以为这是上苍要怪罪下来,赶紧焚香拜祭天地,祈求上天能原谅他们的过错,但更多的人却为河床上的鱼更感兴趣,因此纷纷下到江边捉鱼,次日江水突然而至,那些仍然在捉鱼的百姓很多都会冲走而命丧黄泉。